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I.\((1)\)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液体与大气相接触的表面层内,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B.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

              C.布雨伞能够遮雨,其原因之一是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D.荷叶上的露珠呈球形的主要原因是液体的表面张力

              E.露珠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凝结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减小

              \((2)\)竖直放置粗细均匀的\(U\)形细玻璃管两臂分别灌有水银,水平部分有一空气柱,各部分长度如图所示,单位为厘米\(.\)现将管的右端封闭,从左管口缓慢倒入水银,恰好使水平部分右端的水银全部进入右管中\(.\)已知大气压强\(p\)\({\,\!}_{0}\)\(=75cmHg\),环境温度不变,左管足够长\(.\)求:

              \((i)\)此时右管封闭气体的压强;

              \((ii)\)左管中需要倒入水银柱的长度.


              \(II\).\((1)\)如图波源\(S\)\({\,\!}_{1}\)在绳的左端发出频率为\(f\)\({\,\!}_{1}\),振幅为\(A\)\({\,\!}_{1}\)的半个波形\(a\),同时另一个波源\(S\)\({\,\!}_{2}\)在绳的右端发出频率为\(f\)\({\,\!}_{2}\)、振幅为\(A\)\({\,\!}_{2}\)的半个波形\(b\),已知\(f\)\({\,\!}_{1}\)\( < f\)\({\,\!}_{2}\),\(A\)\({\,\!}_{1}\)\( > A\)\({\,\!}_{2}\)\(.P\)为两个波源连线的中点,则两波源起振方向______\((\)填“相同”或“相反”\()\),两列波到达\(P\)点的先后情况是_____\((\)填“\(a\)先”、“\(b\)先”或“同时”\()\);两列波在\(P\)点叠加时\(P\)点的位移最大可达________.


              \((2)\)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折射率为\(n=\)\( \sqrt{3} \)的正方体玻璃砖,若光线以入射角\(θ \)\(=60^{\circ}\)照射到\(AB\)面上\(E\)点,接着在\(BC\)面上发生全反射,然后从\(CD\)面上射出,已知\(E\)点到\(BC\)距离\(d=5 \sqrt{3} cm\),\(BC\)边长\(L=60cm\),求:

              \((i)\)从\(E\)点进入玻璃砖的光线与\(AB\)边的夹角;

              \((ii)D\)点到从\(CD\)边射出的光线距离.

            • 2.

              \((1)\)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C.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D.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就一直减小

              E.液体与大气相接触,表面层内分子所受其他分子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2)\)如图所示,钢筒质量为\(M\),活塞质量\(m= \dfrac{M}{4} \),活塞横截面积为\(S\),当绳索松驰时筒内空气柱长为\(L_{0}\),已知大气压强为\(P_{0}\),求:


              \((\)Ⅰ\()\)拉力至少多大时,钢筒才能开始上升\(?\) 此时筒内气柱长度为多少\(?\)

              \((\)Ⅱ\()\)若拉力\(F{{'}}=2Mg\),当钢筒与活塞的加速度相同时,筒内空气柱长度又为多少 \(?\)

            • 3.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的分子所做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动
              B.金属铁有固定的熔点
              C.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
              D.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E.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和温度都在减小,一个正在上升的氢气球\((\)体积不变\()\)内的氢气内能减小


              \((2)\)如图所示为上端开口的“凸”形玻璃管,管内有一部分水银柱密封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细管足够长,粗、细管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_{1}=4 cm^{2}\)、\(S_{2}=2 cm^{2}\),密封的气体柱长度为\(L=20 cm\),水银柱长度\(h_{1}=h_{2}=5cm\),封闭气体初始温度为\(67℃\),大气压强\(p_{0}=75 cmHg\)。




              \((i)\)求封闭气体初始状态的压强。

              \((ii)\)若缓慢升高气体温度,升高至多少\(K\)方可将所有水银全部压入细管内?

            • 4.

              \((1)\)关于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如果附着层内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斥力,这样的液体与固体间就表现为浸润

              B.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C.晶体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D.液体表面张力有使其表面积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E.饱和汽压与液体的温度有关,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如图所示,横截面积均为\(S\),内壁光滑的导热气缸\(A\)、\(B\)。\(A\)水平、\(B\)竖直放置,\(A\)内气柱的长为\(2L\),\(D\)为\(B\)中可自由移动的轻活塞,轻活塞质量不计。\(A\)、\(B\)之间由一段容积可忽略的细管相连,\(A\)气缸中细管口处有一单向小阀门\(C\),\(A\)中气体不能进入\(B\)中,当\(B\)中气体压强大于\(A\)中气体压强时,阀门\(C\)开启,\(B\)内气体进入\(A\)中。大气压为\(P_{0}\),初始时气体温度均为\(27℃\),\(A\)中气体压强为\(1.5P_{0}\),\(B\)中活塞\(D\)离气缸底部的距离为\(3L\)。现向\(D\)上缓慢添加沙子,最后沙子的质量为\(m=\dfrac{{P}_{0}S}{g} \)。求:


              \((i)\)活塞\(D\)稳定后\(B\)中剩余气体与原有气体的质量之比;

              \((ii)\)同时对两气缸加热,使活塞\(D\)再回到初始位置,则此时气缸\(B\)内的温度为多少\(?\)

            • 5.

              A.\( (\)选修模块\(3-3)\)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

              B. 由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可以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C. 布朗运动表明分子越小,分子运动越剧烈

              D. 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2)\) 某日中午,南通市空气相对温度为\(65\%\),将一瓶水倒去一部分,拧紧瓶盖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单位时间内进入水中的水分子数____\((\)填“多于”“少于”或“等于”\()\)从水面飞出的分子数\(.\)再经过一段时间后,瓶内水的上方形成饱和汽,此时瓶内气压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 

              \((3)\) 如图所示,一轻活塞将体积为\(V\)、温度为\(2T_{0}\)的理想气体,密封在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导热汽缸内,已知大气压强为\(p_{0}\),大气的温度为\(T_{0}\),气体内能\(U\)与温度\(T\)的关系为\(U=aT(a\)为正的常数\().\)在汽缸内气体温度缓慢降为\(T_{0}\)的过程中,求:

              \(①\)气体内能减少量\(ΔU\).

              \(②\)气体放出的热量\(Q\).


              B.\( (\)选修模块\(3-4)\)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分别用蓝光和红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条纹间距宽

              B. 光纤通信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

              C. 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是由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

              D. 动车组高速行驶时,在地面上测得车厢的长明显变短

              \((2)\) 一列简谐横波沿\(+x\)方向传播,波长为\(λ\),周期为\(T.\)在\(t=0\)时刻该波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O\)、\(a\)、\(b\)是波上的三个质点\(.\)则图乙可能表示____\((\)填“\(O\)”“\(a\)”或“\(b\)”\()\)质点的振动图象\(;t=\dfrac{T}{4}\)时刻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加速度____\((\)填“大”或“小”\().\) 

                甲          乙

              \((3)\) 如图所示,某种透明液体的折射率为\(\sqrt{2}\),液面上方有一足够长的细杆,与液面交于\(O\),杆与液面成\(θ=45^{\circ}\)角\(.\)在\(O\)点的正下方某处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光经折射后有部分能照射到细杆上\(.\)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求:

              \(①\)光在该液体中的传播速度\(v\).

              \(②\)能照射到细杆上折射光对应入射光的入射角.


              C.\( (\)选修模块\(3-5)\)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玻尔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 核力存在于原子核内任意两个核子之间

              C.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类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D.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2)\) 核电站所需的能量是由铀核裂变提供的,裂变过程中利用____\((\)填“石墨”或“镉棒”\()\)吸收一定数量的中子,控制反应堆的反应速度\(.\)核反应堆产物发生\(β\)衰变产生反电子中微子\((\)符号\({\overline{\nu}}_{e})\),又观察到反电子中微子\((\)不带电,质量数为零\()\)诱发的反应:\({\overline{\nu}}_{e}+p→n+x\),其中\(x\)代表____\((\)填“电子”或“正电子”\().\) 

              \((3)\) 一静止的钚核发生衰变后放出一个\(α\)粒子变成铀核\(.\)已知钚核质量为\(m_{1}\),\(α\)粒子质量为\(m_{2}\),铀核质量为\(m_{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①\)如果放出的\(α\)粒子的速度大小为\(v\),求铀核的速度大小\(v{{'}}\).

              \(②\)求此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总能量.

            • 6. 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因此具有相互作用的能量叫表面张力能\(.\)水泼到桌面上,我们看到水马上就会收缩\(.\)在收缩过程中,水的表面张力做 ______ 功\((\)选填“正”或“负”\()\),表面张力能 ______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7.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竖直玻璃管里的水银面不是平面,而是“上凸”的,这是表面张力所致

              B.相对湿度是空气里水蒸气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的比值

              C.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

              D.压缩气体需要用力,这是气体分子间有斥力的表现

              E.汽缸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时,单位时间碰撞器壁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一定减少

              \((2)\)如图,体积为\(V\)、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导热汽缸顶部有一质量和厚度均可忽略的活塞\(;\)汽缸内密封有温度为\(2.4T_{0}\)、压强为\(1.2p_{0}\)的理想气体。\(p_{0}\)和\(T_{0}\)分别为大气的压强和温度。已知气体内能\(U\)与温度\(T\)的关系为\(U=aT\),\(a\)为正的常量\(;\)容器内气体的所有变化过程都是缓慢的。求:

              \((1)\)汽缸内气体与大气达到平衡时的体积\(V_{1};\)

              \((2)\)在活塞下降过程中,汽缸内气体放出的热量\(Q\)。

            • 8.

              \((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质量相同的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时内能也相同

              B. 荷叶上的小水珠呈球状,说明水不浸润荷叶

              C. 饱和汽压与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无关

              D.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压强必增大

              \((2)\) 已知铜的摩尔质量是\(M=63.5 g/mol\),铜的密度是\(ρ=8.9 g/cm^{3}\),那么铜原子的质量是\(m_{0}=\)___\(g\),铜原子的体积是\(V_{0}=\)____\(cm^{3}.(\)取阿伏加德罗常数\(N_{A}=6.0×10^{23} mol^{-1}\),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如图所示,轻质活塞将体积为\(V_{0}\)、温度为\(3T_{0}\)的理想气体,密封在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导热汽缸内\(.\)已知大气压强为\(p_{0}\),大气的温度为\(T_{0}\),气体内能\(U\)与温度的关系为\(U=aT(a\)为常量\().\)在汽缸内气体温度缓慢降为\(T_{0}\)的过程中,求:


              \(①\) 气体内能的减少量.

              \(②\) 气体放出的热量.

              \((I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物体做受迫振动时的频率、振幅都与其固有频率无关

              B. 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一个周期内向前传播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C. 在接近光速离开地球的飞行器里的人认为,地球上人的新陈代谢变慢了

              D. 同种介质中频率越低的声波,越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2) P\)、\(Q\)是一列简谐横波中的两质点,相距\(30 m\),各自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如果\(P\)比\(Q\)离波源近,且\(P\)与\(Q\)平衡位置间的距离小于\(1\)个波长,则该列波的波长\(λ=\)____\(m\),波速\(v=\)____\(m/s.\) 


              \((3)\)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扇形\(AOB\)为透明柱状介质的横截面,圆心角\(∠AOB=60^{\circ}.\)一束平行于角平分线\(OM\)的单色光由\(OA\)边射入介质,折射光线平行于\(OB\)且恰好射向\(M.(\)不考虑反射光线,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①\) 从\(M\)处射出的光线与\(OM\)的夹角.

              \(②\) 光在介质中的传播时间.

              \((II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铀\(\mathrm{(}_{92}^{238}U)\)经过\(α\)、\(β\)衰变形成稳定的铅\(\mathrm{(}_{82}^{206}Pb)\),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共有\(6\)个中子转变为质子

              B. 一个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辐射\(3\)个光子

              C. 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D. 某入射光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发生光电效应,当增大入射光频率时,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2)\) 太阳内部不断地进行着各种核聚变反应,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结合成一个氦核就是其中之一,请写出其核反应方程:________\(;\)如果氘核的比结合能为\(E_{1}\),氚核的比结合能为\(E_{2}\),氦核的比结合能为\(E_{3}\),则上述反应释放的能量可表示为______\(.\) 

              \((3)\)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_{1}=3 m/s\),\(v_{2}=2 m/s\),它们发生碰撞后仍在同一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_{1}\)和\(v{{'}}_{2}.\)求:

              \(①\) 当\(v{{'}}_{1}=2 m/s\)时\(v{{'}}_{2}\)的大小.

              \(②\) 在各种可能碰撞中,\(v{{'}}_{1}\)的最大值.

            •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PM2.5\)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B.露珠成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C.液晶显示屏是利用液晶的光学各向异性制成的
              D.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 10. 几根内径不同的细玻璃插入容器内的液体中,液面情况有如下四种,容器中液体的液面等高\(.\)其中,液体不浸润玻璃,则细玻璃内径最小的是\((\)  \()\)
              A.
              B.
              C.
              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