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固体中的分子是静止的,液体、气体中的分子是运动的
              B.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
              C.液体的蒸发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D.汽化现象是液体分子间因相互排斥而发生的
              E.有的物态变化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不升高
              \((2)\)在一个密闭的气缸内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图所示是它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V-T\)图象,已知\(AB\)的反向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气体在\(A\)状态的压强为\(p=1.0×10\)\({\,\!}^{5}\) \(Pa\),在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Q=7.0×10\)\({\,\!}^{2}\) \(J\),求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量\(\triangle U\)。

            • 2.

              \((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分子间存在引力,使液体分子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

              B. 气体的温度越高,某速率区间分子占总分子数的百分率一定越大

              C. 液晶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但排列有大致相同的取向

              D. 蜘蛛网上挂着的小露珠呈球状属于毛细现象

              \((2)\) 如图所示,汽车在进行撞击实验时,安全气囊内迅速产生大量氮气而打开,气囊表面的气孔开始排气\(.\)若气囊表面有\(n\)个面积均为\(S\)的气孔,密度为\(ρ\)的氮气以速度\(v\)从气孔排出,氮气的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_{A}\),则在短时间\(t\)内排出的氮气分子数为____\(;\)设气囊内氮气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则排气过程中气囊内温度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导热汽缸水平放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封闭在汽缸内,外界大气压强为\(p_{0}\)、温度为\(T_{0}.\)现对汽缸缓慢加热,体积由\(V_{1}\)增大为\(V_{2}\),此过程气体吸收热量\(Q_{1};\)然后固定活塞,停止加热,封闭气体的温度逐渐降低至与外界大气温度相同\(.\)求:


              \(①\) 刚停止加热时封闭气体的温度\(T\).

              \(②\) 停止加热后,封闭气体向外传递的热量\(Q_{2}\).

              \((II)(1)\) 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1915\)年提出广义相对论,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光的本性\(.\)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光能在弯曲的光导纤维中传播,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曲线传播的

              B. 白光照射到\(DVD\)片表面时出现彩色是因为光具有波动性

              C. 某参考系中的两处同时发光,在另一惯性参考系中观察一定也是同时发光

              D. 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相同,因此光的频率与参考系无关

              \((2)\) 飞机黑匣子是用来记录飞行数据和驾驶舱语音的电子设备\(.\)一旦飞机失事黑匣子入水,水敏开关启动水下超声波脉冲发生器工作,通过金属外壳把频率为\(37.5kHz\)的超声波信号发射到周围水域\(.\)已知超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约\(1500m/s\),则该波在水中的波长约为____\(m;\)超声波不能发生____\((\)填“干涉”、“衍射”或“偏振”\()\)现象\(.\) 

              \((3)\) 如图所示,银行为了安全在水平柜台上安装了厚度为\(d\)的竖直玻璃板\(.\)某同学为了粗测其折射率,用一支激光笔在垂直于板面的竖直平面内,让激光以\(45^{\circ}\)的入射角斜向下射向玻璃板,入射点到柜台面的距离为\(h\),他请银行柜员测量了激光透过玻璃板落在柜台面上光点到玻璃板的距离为\(s.\)求:


              \(①\) 激光透过玻璃板后光线方向与玻璃板的夹角\(θ\).

              \(②\) 该玻璃板的折射率\(n\).

              \((II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γ\)射线是原子受激发后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的

              B. 在稳定的重原子核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多

              C. 核反应过程中如果核子的平均质量减小,则要吸收核能

              D. 诊断甲状腺疾病时,注入放射性同位素碘\(131\)作为示踪原子

              \((2) 2014\)年三位科学家因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发光二极管\((LED)\)产生波长\(450~455nm\)的蓝光,照射荧光粉后发光\(.\)荧光粉辐射光子的波长____\((\)填“\(\geqslant \)”、“\(\leqslant \)”或“\(=\)”\()\)入射蓝光光子的波长\(.\)荧光粉辐射光形成的光谱是_____\((\)填“连续光谱”或“线状谱”\().\) 

              \((3) 1930\)年英国物理学家考克饶夫和瓦尔顿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粒子加速器,他们获得了高速运动的质子,用来轰击静止的锂\(7\mathrm{(}_{3}^{7}Li)\)原子核,形成一个不稳定的复合核后分解成两个相同的原子核.

              \(①\) 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②\) 已知质子的质量为\(m\)、初速度为\(v_{0}\),反应后产生的一个原子核速度大小为\(\dfrac{3}{4}v_{0}\),方向与质子运动方向相反,求反应后产生的另一个原子核的速度以及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设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变为动能\()\).

            •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可能为零,瞬时速度不可能为零

              B.液体与大气相接触时,表面层内分子所受其他分子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C.附着层内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时,液体与固体间表现为浸润

              D.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
            • 4.

              液体的表面张力: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____的趋势,表面张力跟液面相切,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垂直.

            • 5.

              \([\)物理\(-\)选修\(3-3]\)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上午十时,教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分子平均动能是相同的

              B.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明存在表面张力

              C.水中的水分子总是在水不停息地做杂乱无章的运动,当两个水分子运动到适当的位置使分子力为零时,它们具有的分子势能一定最小

              D.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发生等温膨胀时,可能会向外散热

              E.熵增加原理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2)\)如图所示,两个导热的圆筒底部有一条细短管连通,圆筒内装有约\(20cm\)深的水银,\(K\)为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左侧大圆筒的横截面积\({S}_{1}=800c{m}^{2} \),水银面到圆筒顶部的高度\(H=115cm \),水银上方是空气,空气的压强\(P_{1}=100cmHg\),室温\(t1={27}^{0}C \)。左侧圆筒中竖直放置一根托里拆利管,管的横截面积远小于两圆筒的横截面积,托里拆利管中水银上方有氮气,氮气柱的长度\(L_{1}=20cm\),水银柱的高度\(L_{2}=70cm\)。右侧小圆筒的横截面积\({S}_{2}=100 cm^{2}\),一个活塞紧贴水银放置。已知大气压强\(P_{0}=75cmHg\)。求:

                \((\)Ⅰ\()\)若环境温度缓慢升高\(60℃\),左侧圆筒内空气的压强变为多大?

                \((\)Ⅱ\()\)在环境温度为\(60℃\)时,用力控制右侧圆筒中活塞,打开阀门\(K\),使活塞缓慢升高\({h}_{1}=40cm \)后固定,则托里拆利管中氮气柱的长度最终变为多大?\((\)结果可以带跟号\()\)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中下落的雨滴呈球形是因为液体有表面张力
              B.布朗运动表明了分子越小,分子运动越剧烈
              C.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知道,能源是不会减少的
              D.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光学性质的各向异性
            • 7.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可能为零,瞬时速度不可能为零

              B.液体与大气相接触时,表面层内分子所受其他分子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C.空气的相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表示

              D.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晶体

              E.随着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均减小,分子势能不一定减小

              \((2)\)如图所示,一汽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活塞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缸壁的摩擦可忽略不计,活塞的截面积\(S=100 cm^{2}.\)活塞与水平平台上的物块\(A\)用水平轻杆连接,在平台上有另一物块\(B\),\(A\)、\(B\)的质量均为\(m=62.5 kg\),物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两物块间距为\(d=10 cm.\)开始时活塞距缸底\(L_{1}=10 cm\),缸内气体压强\(p_{1}\)等于外界大气压强\(p_{0}=1×10^{5} Pa\),温度\(t_{1}=27℃.\)现对汽缸内的气体缓慢加热,\((g=10 m/s^{2})\)求:



              \(①\)物块\(A\)开始移动时,汽缸内的温度;

              \(②\)物块\(B\)开始移动时,汽缸内的温度.

            • 8.

              A.\( (\)选修模块\(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就越容易平衡

              B.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C.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t=T+273.15\)

              D.液体表面的分子距离大于分子间的平衡距离,使得液面有表面张力

              \((2)\)如图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它由状态\(A\)经等容过程到状态\(B\),再经等压过程到状态\(C.\)设\(A\)、\(B\)、\(C\)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为\(T_{A}\)、\(T_{B}\)、\(T_{C}\),则\(T_{A}=\)________\(T_{C}.\)从状态\(B\)到状态\(C\)过程气体________\((\)填“吸”或“放”\()\)热.

              \((3)\)某教室的空间体积约为\(120 m^{3}.\)试计算在标准状况下,教室里空气分子数\(.\)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N_{A}=6.0×10^{23}mol^{-1}\),标准状况下摩尔体积\(V_{0}=22.4×10^{-3}m^{3}.(\)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C.\( (\)选修模块\(3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光和电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C.\(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数量级为\(10^{-10}m\)

              D.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2)\)用下图\(1\)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当用光子能量为\(5 eV\)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测得电流计上的示数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____\( J\),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__\( J.(\)电子电量为\(1.6×10^{-19}C)\)



              \((3)\)一枚火箭搭载着卫星以速率\(v_{0}\)进入太空预定位置,由控制系统使箭体与卫星分离\(.\)已知前部分的卫星质量为\(m_{1}\),后部分的箭体质量为\(m_{2}\),分离后箭体以速率\(v_{2}\)沿火箭原方向飞行,若忽略空气阻力及分离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则分离后卫星的速率\(v_{1}\)是多大?

            • 9.

              \((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在两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一定减小

              B.用\(N_{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M\)表示铜的摩尔质量,\(ρ\)表示实心铜块的密度,那么铜块中一个铜原子所占空间的体积可表示为\(\dfrac{M}{\rho {{N}_{A}}}\)

              C.雨天打伞时,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D.晶体一定具有规则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

              E.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吸热

              \((2)\)如图所示,一圆柱形绝热气缸开口向上竖直放置,通过绝热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与容器底部相距\(h\)。现通过电热丝缓慢加热气体,当气体吸收热量\(Q\)时停止加热,活塞上升了\(2h\)并稳定,此时气体的热力学温度为\(T_{1}\)。已知大气压强为\(p_{0}\),重力加速度为\(g\),活塞与气缸间无摩擦且不漏气。求:


              \(①\)加热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量;

              \(②\)停止对气体加热后,在活塞上缓慢添加砂粒,当添加砂粒的质量为\(m_{0}\)时,活塞恰好下降了\(h\),求此时气体的温度。

            • 10.

              \((1)\)

              A.晶体中的原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其有空间周期性,因而原子是固定不动的

              B.毛细现象的产生与表面张力及浸润现象都有关系,都是分子力作用的结果

              C.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在密闭容器中,液面上方的蒸汽达到饱和状态时,从宏观上看蒸发现象停止

              E.空气中水热汽的实际压强越大,相对湿度就越大

              \((2)\)如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两端开口的固定气缸有两个卡环\(C\),\(D\),活塞\(A\)的横截面积是活塞\(B\)的\(2\)倍,两活塞用一根长为\(2L\)的不可伸长的轻线连接。已知大气压强为\(po\),两活塞与缸壁间的摩擦忽略不计,气缸始终不漏气。当两活塞在图示位置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0\)。现对封闭气体加热,使其温度缓慢上升到\(T\),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可能是多少\(?\)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