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B.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其光学性质与某些多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同性的光学性质
              C.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D.分子平均速率大的物体的温度比分子平均速率小的物体的温度高
              E.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其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2)\)如图所示,直立的气缸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气缸内壁光滑且缸壁导热良好,周围环境温度保持不变。开始时活塞恰好静止在\(A\)处,现轻放一物体在活塞上,活塞下移。经过足够长时间后,活塞系统停在\(B\)点,已知\(AB=h\),\(B\)处到气缸底部的距离为\(h\),大气压强为\(p_{0}\),重力加速度为\(g.\)求:



              \((i)\)物体将活塞压至\(B\)处平衡时,缸内气体的压强\(p_{2}\);整个过程中,缸内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
              \((i i)\)已知初始温度为\(27℃\),若升高环境温度至\(T_{1}\),活塞返回\(A\)处达稳定状态,\(T_{1}\)的值是多大。
            • 2.

              \((1)\)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C.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D.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就一直减小

              E.液体与大气相接触,表面层内分子所受其他分子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2)\)如图所示,钢筒质量为\(M\),活塞质量\(m= \dfrac{M}{4} \),活塞横截面积为\(S\),当绳索松驰时筒内空气柱长为\(L_{0}\),已知大气压强为\(P_{0}\),求:


              \((\)Ⅰ\()\)拉力至少多大时,钢筒才能开始上升\(?\) 此时筒内气柱长度为多少\(?\)

              \((\)Ⅱ\()\)若拉力\(F{{'}}=2Mg\),当钢筒与活塞的加速度相同时,筒内空气柱长度又为多少 \(?\)

            • 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增大,体积一定减小
              B.单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都是各向同性的
              C.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D.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E.在温度一定时,对某种气体,处于一定速率范围内的分子数所占百分比是确定的

              \((2)\)如图所示,粗细均匀、底端封闭的三通细玻璃管中用水银与活塞封闭了两段温度相同、长度均为\(30 cm\)的理想气体\(A\)、\(B\),竖直管和水平管中各段水银柱长均为\(h=15 cm\),水平管右端和大气相通,大气压强\(p_{0}=75 cmHg\)。现缓慢抽动玻璃管上端的活塞,使\(A\)、\(B\)两部分气体体积之比达到最大值,求此最大值以及活塞上移的距离。

            • 4.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随着温度升高一定增大

              B. 第一类永动机和第二类永动机研制失败的原因是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C. 当分子间距\(r > r_{0}\)时,分子间的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分子间的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D. 大雾天气学生感觉到教室潮湿,说明教室内的相对湿度较大

              E. 一定质量的单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分子势能一定是增大的

              \((2)\)内壁光滑的汽缸通过活塞封闭有压强为\(1.0×10^{5}Pa\)、温度为\(27℃\)的气体,初始活塞到汽缸底部距离为\(50cm\),现对汽缸加热,气体膨胀而活塞右移。已知汽缸横截面积为\(200cm²\),总长为\(100cm\),大气压强为\(1.0×10^{5}Pa\)。


              \(ⅰ\) 计算当温度升高到\(927℃\)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ⅱ\) 若在此过程中封闭气体共吸收了\(800J\)的热量,试计算气体增加的内能。

            • 5.

              \((1)\)以下有关热学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在两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一定减小

              B.用\(N\)\({\,\!}_{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M\)表示铜的摩尔质量,\(ρ\)表示实心铜块的密度,那么铜块中一个铜原子所占空间的体积可表示为\( \dfrac{M}{ρN_{A}}\)

              C.雨天打伞时,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D.晶体一定具有规则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

              E.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吸热

              \((2)\)如图所示,气缸放置在水平平台上,活塞质量为\(10 kg\),横截面积\(50 cm\)\({\,\!}^{2}\),厚度不计。当温度为\(27 ℃\)时,活塞封闭的气柱长\(10 cm\)。若将气缸倒过来放置时,活塞下方的空气能通过平台上的缺口与大气相通。\(g\)取\(10 m/s\)\({\,\!}^{2}\),不计活塞与气缸之间的摩擦,大气压强保持不变。

              \(①\)将气缸倒过来放置,若温度上升到\(127 ℃\),此时气柱的长度为\(20 cm\),求大气压强;

              \(②\)分析说明上述过程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

            • 6.

              \((1)\)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质量恒定的理想气体,其内能随温度的升高一定增大

              B.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理想气体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不断碰撞器壁,对器壁产生一个持续的压力所造成的

              C.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其本质也一样

              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会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E.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物理过程均能自发的进行

              \((2)\)如图所示,一粗细均匀的玻璃瓶水平放置,瓶口处有阀门\(K\),瓶内有\(A\)、\(B\)两部分用一活塞分开的理想气体。开始时,活塞处于静止状态,\(A\)、\(B\)两部分气体长度分别为\(2L\)和\(L\),压强均为\(p\)。若因阀门封闭不严,\(B\)中气体向外缓慢漏气,活塞将缓慢移动,整个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瓶口处气体体积可以忽略。当活塞向右缓慢移动的距离为\(0.4L\)时,\((\)忽略摩擦阻力\()\)求此时:

              \(①A\)中气体的压强;

              \(②B\)中剩余气体与漏气前\(B\)中气体的质量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因为声波的波长可以与通常的障碍物尺寸相比,所以声波比较容易产生衍射现象

              B.向人体内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又被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能知道血流的速度,这种方法俗称“彩超”

              C.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D.麦克斯韦关于电磁场的两个基本观点是: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和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E.狭义相对论认为在真空中的光速与光的频率、光源的运动状态有关

              \((2)\)如图所示, \(MN\)为竖直放置的光屏,光屏的左侧有半径为\(R\)、折射率为\(\sqrt{3}\)的透明半球体,\(O\)为球心,轴线\(OA\)垂直于光屏,\(O\)至光屏的距离\(\overline{{OA}}=\dfrac{11}{6}R\)。位于轴线上\(O\)点左侧\(\dfrac{R}{3}\)处的点光源\(S\)发出一束与\(OA\)夹角\(θ=60^{\circ}\)的光线射向半球体,求光线从\(S\)传播到达光屏所用的时间。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

            • 7.

              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运动,直至不再靠近\(.\)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

              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C.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E.分子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

            • 8.

              \([\)物理\(—\)选修\(3-3]\)

                 \((1)\)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

                 \(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C.\)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E.分子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

               \((2)\) 如图,两个侧壁绝热、顶部和底部都导热的相同气缸直立放置,气缸底部和顶部均有细管连通,顶部的细管带有阀门\(K.\)两气缸的容积均为\(V_{0}\)气缸中各有一个绝热活塞\((\)质量不同,厚度可忽略\()\)。开始时\(K\)关闭,两活塞下方和右活塞上方充有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压强分别为\(P_{o}\)和\(P_{o}/3;\)左活塞在气缸正中间,其上方为真空\(;\)右活塞上方气体体积为\(V0/4\)。现使气缸底与一恒温热源接触,平衡后左活塞升至气缸顶部,且与顶部刚好没有接触;然后打开\(K\),经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到平衡。已知外界温度为\(To\),不计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擦。

              求:\((i)\)恒温热源的温度\(T;\)

              \((ii)\)重新达到平衡后左气缸中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V_{X}\)。

            • 9.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各向异性的固定一定是晶体
              B.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剧烈
              C.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D.两个分子间的引力或斥力均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减小得更快
              E.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分子引力

              \((2)\)如图所示,两气缸\(A\)、\(B\)粗细均匀、等高且内壁光滑,其下部由体积可忽略的细管连通;\(A\)的直径为\(B\)的\(2\)倍,\(A\)上端封闭,\(B\)上端与大气连通;两气缸除\(A\)顶部导热外,其余部分均绝热。两气缸中各有一厚度可忽略的绝热轻活塞\(a\)、\(b\),活塞下方充有氮气,活塞\(a\)上方充有氧气;当大气压为\(P_{0}\)、外界和气缸内气体温度均为\(7℃\)且平衡时,活塞\(a\)离气缸顶的距离是气缸高度的\( \dfrac{1}{4} \),活塞\(b\)在气缸的正中央。

              \((ⅰ)\)现通过电阻丝缓慢加热氮气,当活塞\(b\)恰好升至顶部时,求氮气的温度;

              \((ⅱ)\)继续缓慢加热,使活塞\(a\)上升,当活塞\(a\)上升的距离是气缸高度的\( \dfrac{1}{16} \)时,求氧气的压强。

            • 10. 菁优网如图,一半径为R=1.00m的水平光滑圆桌面,圆心为O,有一竖直立柱,其横截面为圆形,半径为r=0.1m,圆心也在O点.一根长l=0.757m的细轻绳,一端固定在圆柱上的A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0.075kg的小球,将小球放在桌面上并将绳沿半径方向拉直,再给小球一个方向与绳垂直,大小为v0=4m/s的初速度.小球在桌面上运动时,绳子将缠绕在圆柱上.已知绳子的张力为T0=2N时,绳就被拉断,在绳断开前球始终在桌面上运动.试求:
              (1)绳刚要断开时,绳的伸直部分的长度为多少;
              (2)小球最后从桌面上飞出时,飞出点与开始运动的点B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