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5秋•潮州期末)在如图所示电路中,每节电池均相同,当开关S分别置于a、b两处时,导线MM′与NN′之间的安培力的大小为Fa、Fb,判断这两段导线(  )
              A.相互排斥,Fa<Fb
              B.相互排斥,Fa>Fb
              C.相互吸引,Fa<Fb
              D.相互吸引,Fa>Fb
            • 2. 如图,两方向相同的直线电流P、Q,若Ip>Iq,P、Q受到安培力大小分别 为F1和F2,则P和Q(  )
              A.相互吸引.F1>F2
              B.相互排斥.F1>F2
              C.相互排斥.F1=F2
              D.相互吸引.F1=F2
            • 3. 两条长直导线AB和CD相互垂直彼此相隔一很小距离,通以图所示方向的电流,其中AB固定,CD可以以其中心为轴自由转动或平动,则CD的运动情况是(  )
              A.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靠近导线AB
              B.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离开导线AB
              C.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靠近导线AB
              D.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离开导线AB
            • 4. 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两段通电直导线ab、cd相互垂直放置,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已知导线cd固定,导线ab可以在纸面内自由移动、转动.则通电后导线ab在安培力作用下将(  )
              A.保持与导线cd垂直向上移动
              B.保持与导线cd垂直向下移动
              C.保持与导线cd垂直向右移动
              D.向下移动并发生转动,同时远离cd
            • 5.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通电直导线间的相互作用,通电后,发现两根平行导线m、n相互吸引,由此可知,该同学的操作是(  )
              A.闭合开关S1,开关S2接a
              B.闭合开关S1,开关S2接b
              C.断开开关S1,开关S2接a
              D.断开开关S1,开关S2接b
            • 6. 两个相同的圆形扁平线圈,能在一个光滑绝缘的圆柱体上自由滑动,设大小不同的电流按图中所示的方向分别通入两个线圈,则两线圈的运动情况是(  )
              A.都绕圆柱体转动
              B.彼此相向平动,且电流大的加速度的值较大
              C.彼此背向平动,且电流大的加速度的值较大
              D.彼此相向平动,且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值
            • 7. 如图所示,光滑的平行导轨MN、PQ水平放置,处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未标明).两导体棒ab、cd横跨在导轨上,当cd棒绕O点顺时针转动时,导体棒ab(  )
              A.顺时针转动
              B.逆时针转动
              C.向左平动
              D.向右平动
            • 8. 如图所示,环形导线和直导线AB相互绝缘,且直导线又紧靠环的直径,若直导线被固定不动,则两者通以图示方向(直线电流向右,环形电流顺时针)的电流后,环形导线的运动情况是(  )
              A.静止不动
              B.以直导线为轴转动
              C.向上运动
              D.向下运动
            • 9. 如图所示,同轴的两个平行导线圈M、N,M中通有右侧图象所示的交变电流,则(  )
              A.在t1到t2时间内导线圈M、N 互相排斥
              B.在t2到t3时间内导线圈M、N 互相吸引
              C.在t1时刻M、N 间相互作用的磁场力为零
              D.在t2时刻M、N 间相互作用的磁场力最大
            • 10. 两根长直导体相互垂直放置并通以如图所示的电流,两根导体在O点是隔离开的,已知通以I2的导体固定,通以I1的导体可以自由移动,则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知其不受力,故其保持静止
              B.可知其受力向上,故向上运动
              C.绕O点顺时针转动,并最终靠近I2
              D.绕O点顺时针转动,并最终远离I2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