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1)\)中的人用大锤连续敲打,小车能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持续向右运动
              B.图\((2)\)中若改用绿光照射,验电器金属箔可能不张开
              C.图\((3)\)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它们自发地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能使逸出功为\(2.21eV\)的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的光谱线有\(4\)条
              D.图\((4)\)可以得知原子核\(F\)的比结合能小于原子核\(E\)的比结合能,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时会有质量亏损,要释放能量
            • 2.

              用不同频率的紫外线分别照射钨和锌的表面而发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_{k}\)随入射光频率\(ν\)变化的\(E_{k}-ν\)图象\(.\)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 eV\),锌的逸出功是\(3.34eV\),若将二者的图线画在同一个\(E_{k}-ν\)坐标图中,用实线表示钨,虚线表示锌,则能正确反映这一过程的是下图中的


              A.
              B.
              C.
              D.
            • 3. 如图所示,电路中所有元件完好,但光照射到光电管上,灵敏电流计中没有电流通过,其原因可能是(    )

              A.入射光太弱
              B.入射光波长太短
              C.光照时间短
              D.电源正、负极接反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相邻原子核内的所有核子之间都有核力作用
              B.原子序数大于83的元素都具有放射性,小于83的个别元素也具有放射性
              C.当某种色光照射金属表面时,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入射光的波长越长,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的过程中,吸收光子
            • 5. \(10\)、如图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4.27\),与纵轴交点坐标\(0.5\)。由图可知\((\)  \()\)

              A.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4.27×10^{14}Hz\)
              B.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5.5×10^{14}Hz\)
              C.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
              D.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 eV\)
            • 6.
              A、\(B\)两块正对的金属板竖直放置,在金属板\(A\)的内侧表面系一绝缘细线,细线下端系一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两块金属板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路中的\(R_{1}\)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所受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R_{2}\)为滑动变阻器,\(R_{3}\)为定值电阻\(.\)当\(R_{2}\)的滑片\(P\)在中间时闭合电键\(S\),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I\)和\(U\),带电小球静止时绝缘细线与金属板\(A\)的夹角为\(θ.\)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一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将\(R_{2}\)的滑动触头\(P\)向\(a\)端移动,则\(θ\)变小
              B.若将\(R_{2}\)的滑动触头\(P\)向\(b\)端移动,则\(I\)减小,\(U\)减小
              C.保持滑动触头\(P\)不动,用较强的光照射\(R_{1}\),则小球重新达到稳定后\(θ\)变小
              D.保持滑动触头\(P\)不动,用较强的光照射\(R_{1}\),则\(U\)变化量的绝对值与\(I\)变化量的绝对值的比值不变
            • 7.
              关于近代物理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外结构模型建立的基础是汤姆孙发现了电子
              B.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C.重核裂变过程生产中等质量的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但质量一定减少
              D.\(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经一个半衰期后,一定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
              E.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_{k}\)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_{0}\)就越小
            • 8.

              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回到\(n=1\)的过程中(    )

              A.放出\(4\)种频率不同的光子
              B.放出\(6\)种频率不同的光子
              C.放出的光子的最大能量为\(12.75\) \(eV\),最小能量是\(0.66\) \(eV\)
              D.放出的光能够使逸出功为\(13.0\) \(eV\)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 9.

              A.\((\)选修模块\(3-3)\)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B. 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无关

              C. 有规则外形的物体是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外形的物体是非晶体

              D. 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2)\)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初始状态\(A\)经状态\(B\)、\(C\)再回到状态\(A\),变化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到\(B\)曲线为双曲线\(.\) 图中\(V_{0}\)和\(p_{0}\)为已知量。


              \(①\) 从状态\(A\)到\(B\),气体经历的是 \((\)填“等温”“等容”或“等压”\()\)过程。

              \(②\) 从\(B\)到\(C\)的过程中,气体做功大小为

              \(③\) 从\(A\)经状态\(B\)、\(C\)再回到状态\(A\)的过程中,气体吸放热情况为 \((\)填“吸热”“放热”或“无吸放热”\()\)。

              \((3)\) 某教室的空间体积约为\(120 m^{3}.\)试计算在标准状况下教室里的空气分子数\(.\)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N_{A}=6.0×10^{23} mol^{-1}\),标准状况下摩尔体积\(V_{0}=22.4×10^{-3} m^{3}.(\)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C.\((\)选修模块\(3-5)\)

              \((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B.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

              C.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

              D.\({\,\!}^{210}_{83}Bi\)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210}_{83}Bi\)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



              \((2)\)如图甲所示,合上开关,用光子能量为\(2.5 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K\),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 V\)时,电流表计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 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把电路改为图乙,当电压表读数为\(2 V\)时,则逸出功为\(­­­­­­­­­­\)         及电子到达阳极时的最大动能为        



              \((3)\)一质量为\(M\)的航天器,正以速度\(v\)\({\,\!}_{0}\)在太空中飞行,某一时刻航天器接到加速的指令后,发动机瞬间向后喷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气体喷出时速度大小为\(v\)\({\,\!}_{1}\),加速后航天器的速度大小为\(v\)\({\,\!}_{2}\),求喷出气体的质量\(m\)。

            • 10.

              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中光电流强度与照射光的强弱、频率等物理量的关系\(.\)图中\(A\)、\(K\)两极间的电压大小可调,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也可以对调\(.\)分别用\(a\)、\(b\)、\(c\)三束单色光照射,调节\(A\)、\(K\)间的电压\(U\),得到光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    )


              A.单色光\(b\)的频率大于\(a\)的频率
              B.单色光\(a\)和\(c\)的光子能量相同,但\(a\)光强度更强些
              C.单色光\(a\)的遏止电压小于单色光\(b\)的遏止电压
              D.随着电压的增大,光电流不断增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