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一光电管的阴极用极限波长\(λ_{0}=5000\overset{^{\circ}}{A} \)的钠制成。用波长\(λ=3000\overset{^{\circ}}{A} \)的紫外线照射阴极,光电管阳极\(A\)和阴极\(K\)之间的电势差\(U=2.1V\),饱和光电流的值\((\)当阴极\(K\)发射的电子全部到达阳极\(A\)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称为饱和光电流\()I=0.56 μA\)。

              \((1)\)求每秒钟内由\(K\)极发射的光电子数目;

              \((2)\)求电子到达\(A\)极时的最大动能;

              \((3)\)如果电势差\(U\)不变,而照射光的强度增到原值的三倍,此时电子到达\(A\)极的最大动能是多大?\((\)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1\)\(\overset{^{\circ}}{A} \)\(=10\)\({\,\!}^{-10}\)\(m\)\({\,\!}\)\()\)

            • 2. 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用频率为\(ν\)的光源照射阴极\(K\),发生了光电效应;此时,若加上反向电压\(U\),即将阴极\(K\)接电源正极,阳极\(A\)接电源负极,在\(K\)、\(A\)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逐渐增大\(U\),光电流会逐渐减小;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所加反向电压\(U\)可能是下列的\((\)其中\(W\)为逸出功,\(h\)为普朗克常量,\(e\)为电子电荷量\() \)(    )

              A.\(U= \dfrac{hν}{e} + \dfrac{W}{e}\)
              B.\(U= \dfrac{W}{e} - \dfrac{hν}{e}\)
              C.\(U=hν-W\)                              
              D.\(U= \dfrac{hν}{e} - \dfrac{W}{e}\)
            • 3.

              氢原子能级如图,当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n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若该光恰使某一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辐射的光,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B.用波长为\(328nm\)的光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n=2\)的能级
              C.一个处于\(n=2\)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
              D.具有\(14eV\)的电子,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
            • 4. 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锌的逸出功是\(3.34eV\),那么对氢 原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A.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能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B.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锌板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2.09 eV\)

              C.用能量为\(10.3 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D.用能量为\(14.0 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
            • 5.

              现用某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入射时,有光电流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入射光的光强变大,饱和光电流变大
              B.入射光的频率变高,饱和光电流变大
              C.入射光的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D.遏止电压的大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光强无关 
            • 6. 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与历史事实不符的是\((\)  \()\)
              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
              B.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只具有能量,不具有动量
              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
              D.爱因斯坦在光电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光子说
            • 7.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某些原子核能够放射出\(β\)粒子,说明原子核内有\(β\)粒子
              C.某种色光照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若增大光照强度,则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增加
              D.一个氘核的质量小于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和
            • 8. 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  \()\)。
              A.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
              B.改用\(X\)射线照射
              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
              D.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B.\(235U\)的半衰期为\(7\)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
              C.原子核内部某个质子转变为中子时,放出\(\beta \)射线
              D.在\(\alpha \)、\(\beta \)、\(\gamma \)这三种射线中,\(\gamma \)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alpha \)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 10. 爱因斯坦因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_{km}\)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绝对值表示逸出功,与入射光频率\(ν\)有关
              B.\(E_{k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C.\(ν_{0}\)是该金属极限频率,当入射光频率\(ν < ν_{0}\)时,会逸出光电子
              D.图中直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