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中电子发射的情况与光照强度、光的频率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阴极\(K\)和阳极\(A\)是密封在真空玻璃中的两个电极,\(K\)在受到光照射时能够发射光电子。\(K\)、\(A\)之间的电压大小可以调节,电源极性也可以对调。当分别用\(a\)、\(b\)、\(c\)三束不同的光照射阴极\(K\),得到的\(I-U\)关系分别如图\((\)乙\()\)中\(a\)、\(b\)、\(c\)三条曲线所示。下列关于三束光的频率\(ν\)、三束光的强度\(E\)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ν_{a} > ν_{b} > ν_{c}\),\(E_{a} > E_{b} > E_{c}\)
              B.\(ν_{a} > ν_{b} > ν_{c}\),\(E_{a}=E_{c} < E_{b}\)
              C.\(ν_{b} > ν_{a}=ν_{c}\),\(E_{a} > E_{b} > E_{c}\)
              D.\(ν_{a} < ν_{b} < ν_{c}\),\(E_{a} < E_{b} < E_{c}\)
            • 2.
              在利用图示电路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用频率为\(5.3×10^{14}Hz\)的单色光照射光电管。光电管分别用下表中的材料制成,已知普朗克常量为\(6.6×10^{-34}J⋅s\),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0×10^{8}m/s\)。则\((\)  \()\)
              材料
              逸出功\((×10^{-19}J)\) \(1.9\) \(2.3\) \(3.2\) \(3.7\)
              A.若要使电流表\(G\)中有电流,则\(c\)端一定要接电源的正极
              B.铯的极限波长小于镁的极限波长
              C.用该单色光照射钙光电管时,一定会发生光电效应
              D.用该单色光照射铯光电管时,通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从\(b\)到\(a\)
            • 3.
              图甲和乙是两个著名物理实验的示意图,这两个实验使人们对光的本性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有关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为单缝衍射实验的示意图,实验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B.图乙为光电效应实验的示意图,实验证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C.图甲实验中光屏上接收到的条纹是与双缝垂直的竖条纹
              D.图乙实验中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张开,若改用黄光照射,验电器的指针也张开
            • 4.
              如图所示,一束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从圆弧面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入射方向对准玻璃砖圆心,入射角为\(θ_{1}\)时恰好只有\(a\)光能以\(θ_{2}\)折射角从直径边界出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反射光束中只有\(b\)光
              B.\(a\)、\(b\)两种单色光在该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之比为\(1\):\(\sin θ_{2}\)
              C.若用\(a\)、\(b\)两种单色光分别照射某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一定是\(b\)光对应的大
              D.\(a\)光光子的动量小于\(b\)光光子的动量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实验中,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强就可以发生光电效应
              B.由玻尔理论知道所所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吸收光子
              C.物体所受的冲量不为零,但物体的动量大小却不变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有关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现象表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B.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三种粒子都是实物粒子
              C.\(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原子核具有一定结构
              D.气体导电时发光的机理是气体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
            • 7.
              \((1)\)如图甲为光电管产生的光电子进行比荷测定的原理装置图,整个装置放在真空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_{0}\)的总电阻为\(4r\),两块水平的平行金属板分别由两种材料制成,其中\(N\)为锌板,\(M\)为铜板,两板相距为\(d\),当仅锌板\(N\)受紫外线照射后,将发射沿不同方向运动的光电子,形成电流,从而引起电流计的指针偏转,若闭合开关\(S\),调节\(R_{0}\)逐渐增大极板间电压,可以发现电流逐渐减小,当电压表示数为\(U\)时,电流恰好为零,此时滑动变阻器\(Pb\)之间的阻值为\(R_{pb}.\)若切断开关\(S\),在\(MN\)间加垂直于纸面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时,也恰能使电流计的电流为零,求:
              \(a.\)滑动变阻器\(Pb\)的阻值\(R_{pb}\)大小?
              \(b.\)光电子的比荷为多大?
              \((2)\)现将装置中的部分器材拆除,如图乙所示。让频率为\(υ\)紫外线同时照射原来都不带电的锌板和铜板,已知锌板和铜板的极限频率分别为\(υ_{1}\)和\(υ_{2}\),且\(υ_{1} < υ < υ_{2}\),板面积为\(S\),间距\(d\)保持不变。假设光电子全部到达另一极板,试导出电容器的最终所带的电荷量\(Q.(\)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的电量的绝对值为\(e\),真空中介质的介电常数为\(ε_{0}\),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决定式为\(C= \dfrac {ϵ_{0}S}{d})\)
            • 8.
              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认为,电子绕核运转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
              B.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为: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或等于某个临界值
              C.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运动电子具有粒子性
              D.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核质量和体积都很大
            • 9.
              用频率为\(ν_{0}\)的光照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测出光电流\(i\)随电压\(U\)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的带电量为\(e\),求:
              \(①\)照射在金属表面上的这束光的最小功率\(P\);
              \(②\)该金属的极限频率\(ν_{c}\)。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
              B.按照波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动能增大了,氢原子系统能量也增大了
              C.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D.\( \;_{ 83 }^{ 210 }Bi\)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 \;_{ 83 }^{ 210 }Bi\)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