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物理\(-3-4\)】\((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但并非所有的波都能发生偏振现象

              B. 电磁波可以由电磁振荡产生,若波源的电磁振荡停止,空间的电磁波随即消失

              C.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D. 一束白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后形成彩色条纹,是因为玻璃三棱镜吸收了白光中的一些色光

              E. 火车过桥要慢行,目的是使驱动力频率远小于桥梁的固有频率,以免发生共振损坏桥梁

              \((2)\)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个半圆柱形玻璃砖,玻璃砖下表面镀了一层反射膜,并且下表面水平放置,\(O\)为圆心,\(M\)为最高点;一束与竖直方向成\(45^{0}\)角的单色光从\(M\)点入射,已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sqrt{2}\),光线在下表面反射后射出玻璃砖,请作出光线经过玻璃砖的光路图,并求光线射出玻璃砖时的折射角.

            • 2.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    )

              A.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              
              B.马路积水油膜上呈现彩色图样
              C.雨后天空彩虹的形成              
              D.泊松亮斑的形成
            • 3.

              \((1)\)如图所示,一束由两种色光混合的复色光沿\(PO\)方向射向一上、下表面平行且足够大的厚玻璃平面镜的上表面,得到三束光Ⅰ、Ⅱ、Ⅲ,则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光束Ⅰ仍为复色光,光束Ⅱ、Ⅲ为单色光,且三束光一定相互平行

              B、增大\(a\)角且\(a\leqslant {90}^{^{\circ}} \),光束Ⅱ、Ⅲ会靠近光束Ⅰ

              C、玻璃对光束Ⅲ的折射率大于对光束Ⅱ的折射率

              D、减小\(a\)角且\(a > {0}^{^{\circ}} \),光束Ⅲ可能会由于全反射而从上表面消失

              E、光束Ⅲ比光束Ⅱ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2)\)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和\(t=0.06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在\(t=0\)时刻,\(x=1.5m\)处的质点向\(y\)轴正方向运动。


              \(①\)判断该波的传播方向

              \(②\)若\(3T < 0.06s < 4T\),求该波的速度大小。

            • 4.

              【物理\(——\)选修\(3-4\)】

              \((1)\)有一列简谐横波的波源在\(O\)处,某时刻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振动形式传到\(20 cm\)处,此时\(x\)轴上\(10 cm\)处的质点已振动\(0.2 s\),\(P\)点离\(O\)处\(80 cm\),如图所示,取该时刻为\(t=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P\)点起振时的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B. 波的传播速度为\(0.5 m/s\)

              C. 经过\(1.3 s\),\(P\)点第一次到达波谷

              D.\( 0~0.1 s\)时间内,\(x=10 cm\)处的质点振动的速度逐渐增大

              E.\( x=15 cm\)处的质点从开始起振到\(P\)点开始起振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52 cm\)

              \((2)\)如图所示,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某种透明柱体介质,截面\(ABC\)的半径\(R=10 cm\),直径\(AB\)与水平屏幕\(MN\)垂直并与\(A\)点接触。由红光和紫光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沿半径方向射向圆心\(o\),已知该介质对红光和紫光的折射率分别为\({n}_{1}= \dfrac{2 \sqrt{3}}{3},{n}_{2}= \sqrt{2} \)。

              \((i)\)求红光和紫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比;

              \((ii)\)若逐渐增大复色光在\(O\)点的人射角,使\(AB\)面上刚好只有一种色光射出,求此时入射角的大小及屏幕上两个亮斑的距离。

            • 5.

              \(a\)\(b\)\(c\)\(d\)表示四种单色光,若:

              \(①\)\(a\)\(b\)从同种玻璃射向空气,\(a\)的临界角小于\(b\)的临界角;

              \(②\)用\(b\)\(c\)\(d\)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c\)的中央亮条纹间距最大

              \(③\)\(b\)\(d\)以相同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中,\(b\)光的偏折角大.

              则可推断\(a\)\(b\)\(c\)\(d\)可能分别是(    )

              A.紫光、蓝光、橙光、红光     
              B.紫光、橙光、红光、蓝光
              C.紫光、蓝光、红光、橙光      
              D.蓝光、紫光、红光、橙光
            • 6.

              如图所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细束白光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的\(ab\)间形成一条彩色光带\(.\)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侧是红色光, \(b\)侧是紫色光
              B.在真空中 \(a\)侧光的波长小于 \(b\)侧光的波长
              C.三棱镜对 \(a\)侧光的折射率大于对 \(b\)侧光的折射率
              D.在三棱镜中 \(a\)侧光的传播速度大于 \(b\)侧光的传播速度
            • 7. 下列关于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连续光谱就是由连续发光的物体产生的
              B.所有原子发射的光谱都相同
              C.线状光源产生的光谱是线状谱
              D.通过对连续谱的光谱分析,可鉴定物质成分
            • 8.

              \((1)\)光学是一门有悠久历史的学科,它的发展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下列有关光的一些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B. 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C. 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

              D. 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发出紫外线脉冲信号来变换频道的

              E. 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干涉现象

              \((2)\)有两列简谐横波\(a\)、\(b\)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列波在\(t=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已知\(a\)波的周期\(T_{a}=1s.\)求:

              \((i)\)两列波的传播速度;
              \((ii)\)从\(t=0\)时刻开始,最短经过多长时间\(x=1.0m\)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0.16m\)?
            • 9.

              下列关于光学现象或结论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B.有反射现象发生时,一定伴随着折射现象发生
              C.由 \(n\)\(= \dfrac{\sin i}{\sin r}\),可见光的折射率与入射角 \(i\)有关
              D.光纤的内层折射率小于外层折射率
            • 10. 下列关于光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有(    )
              A.通过游标卡尺测量爪的狭缝观察日光灯周围有彩纹,是由于光的折射
              B.雨后彩虹是阳光通过水雾形成的衍射现象
              C.激光全息照相利用了激光能量高的特点
              D.拍摄玻璃橱窗里的物体时,在镜头前装偏振滤光片可以减弱玻璃表面反射光的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