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m/s\),振幅\(A=2cm\),\(M\),\(N\)是平衡位置相距为\(3m\)的两个质点,如图所示,在\(t=0\)时,\(M\)通过其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N\)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已知该波的周期大于\(1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该波的周期为\(6s\)

              B.在\(t=0.5s\)时,质点\(N\)正通过平衡位置沿\(y\)轴负方向运动

              C.从\(t=0\)到\(t=1s\),质点\(M\)运动的路程为\(2cm\)

              D.在\(t=5.5s\)到\(t=6s\),质点\(M\)的动能逐渐增大

              E.\(t=0.5s\)时刻,处于\(M\)、\(N\)正中央的质点加速度与速度同向

              \((2)\)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单色光照射到半圆形玻璃砖的平面上,入射光线的方向与玻璃砖平面成\(45^{\circ}\)角,玻璃砖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sqrt{2}\),入射到\(A\)点的光线折射后,折射光线刚好射到圆弧的最低点\(B\),照射到\(C\)点的光线折射后在圆弧面上的\(D\)点刚好发生全反射,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为\(R\),求:

              \(①\)在\(B\)点的光线反射与折射后,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大小\(;\)

              \(②OA\)间的距离及\(∠CDO\)各为多少?

            • 2.

              \((1)\)如图所示为一竖直的肥皂膜的横截面,用单色光照射薄膜,在薄膜上产生明暗相间的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薄膜上的干涉条纹是竖直的

              B.薄膜上的干涉条纹是水平的

              C.用蓝光照射薄膜所产生的干涉条纹的间距比用红光照射时的小

              D.干涉条纹是由于光线在薄膜前后两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光波叠加的结果

              E.干涉条纹的间距是不相等的

              \((2)\)玻璃半圆柱体的半径为\(R\),横截面如图所示,圆心为\(O\),\(A\)为圆柱面的顶点\(.\)两条单色红光分别按如图方向沿截面入射到圆柱体上,光束\(1\)指向圆心,方向与\(AO\)夹角为\(30^{\circ}\),光束\(2\)的入射点为\(B\),方向与底面垂直,\(∠AOB=60^{\circ}\),已知玻璃对该红光的折射率\(n= \sqrt{3}\),求:


              \((i)\)求两条光线经柱面和底面折射后的交点与\(O\)点的距离\(d\);

              \((ii)\)若入射的是单色蓝光,则距离\(d\)将比上面求得的结果大还是小?

            • 3.

              \(2017\)年\(11\)月\(10\)日上午,空军发言人表示,我国制造的首款具有“隐身能力”和强大攻击力的第五代作战飞机“歼\(-20\)”\((\)如图\()\)列装部队后,已经开展编队训练。隐形飞机的原理是:在飞机研制过程中设法降低其可探测性,使之不易被敌方发现、跟踪和攻击。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用隐蔽色涂层,无论距你多近,即使你拿望远镜也不能看到它
              B.使用能吸收雷达电磁波的材料,在雷达屏幕上显示的反射信息很小、很弱,很难被发现
              C.使用吸收雷达电磁波涂层后,传播到复合金属机翼上的电磁波在机翼上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D.主要是对发动机、喷气尾管等因为高温容易产生紫外线辐射的部位采取隔热、降温等措施,使其不易被对方发现
            • 4.

              如图,\(MN\)是竖直放置的长\(L=0.5m\)的平面镜,观察者在\(A\)处观察,有一小球从某处自由下落,小球下落的轨迹与平面镜相距\(d=0.3m\),观察者能在镜中看到小球像的时间\(\triangle t=0.2s.\)已知观察的眼睛到镜面的距离\(s=0.5m\),求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经多长时间,观察者才能在镜中看到小球的像。\((\)取\(g=10m/s^{2})\) 

            • 5.

              如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R=\)\( \sqrt{3}\)\(m\),折射率为\(n=\)\( \sqrt{3}\),直径\(AB\)与屏幕\(MN\)垂直并接触于\(A\)点\(.\)激光\(a\)以入射角\(θ_{1}=30^{\circ}\)射入玻璃砖的圆心\(O\),在屏幕\(MN\)上出现了两个光斑\(.\)求这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L\).

            • 6. 反射和折射是光在介质交界面处发生的两种常见光学现象,下列关于这两种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发生反射时,一定伴随着折射现象
              B.光发生折射时,一定伴随着反射现象
              C.光发生折射时,与入射光线相比,折射光线可偏折\(90^{\circ}\)
              D.光发生反射时,与入射光线相比,反射光线可偏折\(90^{\circ}\)
            • 7. \(2009\)年\(7\)月\(22\)日,在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是因为通常日全食观察时间只有两三分钟,但本次日全食观察时间长达\(6\)分钟,是近\(500\)年间在我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世界天文学界甚至称此次日食为“中国日全食”\(.\)假设若干年以后,长江流域将观察到日环食,那么\((\)  \()\)
              A.附近区域虽观察不到日环食,但可能观察到日偏食
              B.附近区域既观察不到日环食,也不可能观察到日偏食
              C.发生日环食时,地月距离比日全食时会近些
              D.发生日环食时,地月距离比日全食时会远些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干涉和衍射说明光是机械波
              B.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远离时,观察到的频率变大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D.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利用了光的衍射
            • 9.

              四川景区九寨沟湖水清澈见底,游客在湖边欣赏风景时,发现近处湖面水下的树枝和池底都看得很清楚,而观望远处则只看到对岸山峰和绿树的倒影,水面下的景物根本看不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光的波速变小,波长变小
              B.远处山峰的倒影非常清晰,是因为来自山峰的光线在水面上发生了全反射
              C.远处水面下景物的光线到水面处,入射角较大,可能发生了全反射,所以看不见
              D.来自近处水面下景物的光射到水面处,入射角较小,反射光强而折射光弱,因此有较多的能量射出水面从而进入人的眼睛中
            • 10.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正确答案标号\()\)

              A.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因为声波波长较长,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B. 赫兹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用实验加以证实

              C. 与平面镜相比,全反射棱镜的反射率高,几乎可达\(100{\%}\)

              D. 单摆在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无关

              E. 在磨制各种镜面或其他精密的光学平面时,可以用衍射法检查平面的平整程度

              \((2)\)如图所示,游泳池宽度\(L=15 m\),水面离左右岸边的高度均为\(0.5 m\),在左岸边一标杆上装有一\(A\)灯,\(A\)灯距地面高\(0.5 m\),在右岸边站着一个人,\(E\)点为人眼的位置,人眼距地面高\(1.5 m.\)若此人发现\(A\)灯光经水面反射所成的像与左岸水面下某处的\(B\)灯光经折射后所成的像重合,已知水的折射率为\(1.3\),则\(B\)灯在水面下多深处?\((B\)灯在图中未画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