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A.\((1)\)关于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防止酒精的挥发,配置的油酸酒精溶液不能长时间放置

              B.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后,应立即将油膜的形状描下来

              C.处理数据时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除以油膜面积就得到了油酸分子的直径

              D.若实验中撒的痱子粉过多,则计算得到的油酸分子的直径将偏大

              \((2)\) 如图所示,理想气体做图示的循环,其中\(2→3\)过程是绝热过程,\(3→1\)过程是等温过程,则\(2→3\)过程中气体内能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3→1\)过程中气体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3)\) 若\(2→3\)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150 J\),\(3→1\)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100 J\),试求:

              \(①\) 全过程气体对外做功为多少?

              \(② 1→2\)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B.\((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B. 光电效应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

              C. 动量相同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相等

              D.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规律与黑体的温度无关

              \((2)\) 图示为金属\(A\)和\(B\)的遏止电压\(U\)\({\,\!}_{c}\)和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金属\(A\)的截止频率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金属\(B\)的截止频率;如果用频率为\(5.5×10\)\({\,\!}^{14}\) \(Hz\)的入射光照射两种金属,从金属________\((\)选填“\(A\)”或“\(B\)”\()\)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



              \((3)\)冰雪游乐场上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质量为\(m\)的冰车\(A\)上一起运动,迎面而来一个质量也为\(m\)的冰车\(B\),为了防止相撞,该人跳上冰车\(B\),冰车\(A\)速度立即变为零,人和冰车\(B\)一起以速度\(v\)沿\(A\)原来的方向运动\(.\)不计冰面与冰车间的摩擦,则

              \(①\)相撞前该人和两冰车的总动量大小\(p\)是多少?

              \(②\)若要使两冰车恰好不相撞,求该人跳到冰车\(B\)上后冰车\(A\)的速度大小\(v_{A}\).

            • 2.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

              A.\((1)\)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过状态\(B\)变化到状态\(C\),其\(V-T\)图象如图甲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

                      甲

              A.\( A→B\)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B.\( A→B\)的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

              C.\( B→C\)的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

              D.\( A→B→C\)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

              \((2)\) 图乙和图丙是某同学从资料中查到的两张记录水中炭粒运动位置连线的图片,记录炭粒位置的时间间隔均为\(30 s\),两方格纸每格表示的长度相同\(.\)比较两张图片可知若水温相同,图____\((\)填“乙”或“丙”\()\)中炭粒的颗粒较大\(;\)若炭粒大小相同,图____\((\)填“乙”或“丙”\()\)中水分子的热运动较剧烈\(.\) 

                           乙      丙

              \((3)\) 科学家可以运用无规则运动的规律来研究生物蛋白分子\(.\)资料显示,某种蛋白的摩尔质量为\(66 kg/mol\),其分子可视为半径为\(3×10^{-9} m\)的球,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 mol^{-1}.\)请估算该蛋白的密度\(.(\)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B.\((1)\) 接近光速飞行的飞船和地球上各有一只相同的铯原子钟,飞船和地球上的人观测这两只钟的快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 

              A. 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快

              B. 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慢

              C. 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快

              D. 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慢

              \((2)\) 野生大象群也有自己的“语言”\(.\)研究人员录下象群“语言”交流时发出的声音,发现以\(2\)倍速度快速播放录音时,能听到比正常播放时更多的声音\(.\)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播出声波的____\((\)填“周期”或“频率”\()\)也变为原来的\(2\)倍,声波传播速度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人的眼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折射率相同、半径不同的两个球体共轴\(.\)平行光束宽度为\(D\),对称地沿轴线方向射入半径为\(R\)的小球,会聚在轴线上的\(P\)点\(.\)取球体的折射率为\(\sqrt{2}\),且\(D=\sqrt{2}R.\)求光线的会聚角\(α.(\)示意图未按比例画出\()\)


              C.\((1)\)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有____\(.\) 

              A.\({{\;}}_{2}^{4}He\)核的结合能约为\(14 MeV\)

              B.\({{\;}}_{2}^{4}He\)核比\({{\;}}_{3}^{6}Li\)核更稳定

              C. 两个\({{\;}}_{1}^{2}H\)核结合成\({{\;}}_{2}^{4}He\)核时释放能量

              D.\({{\;}}_{92}^{235}U\)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_{36}^{89}Kr\)核中的大

              \((2)\) 质子\(\mathrm{(}_{1}^{1}H)\)和\(α\)粒子\(\mathrm{(}_{2}^{4}He)\)被加速到相同动能时,质子的动量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α\)粒子的动量,质子和\(α\)粒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之比为____\(.\)  

              \((3)\) 甲、乙两运动员在做花样滑冰表演,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速度大小都是\(1 m/s.\)甲、乙相遇时用力推对方,此后都沿各自原方向的反方向运动,速度大小分别为\(1 m/s\)和\(2 m/s.\)求甲、乙两运动员的质量之比.

            • 3.

              \((1)\)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是由于库仑斥力的影响。

                  \(B.\)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周期变小

                  \(C.\)原子核能发生\(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存在电子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它所处环境的温度和压强无关

                  \(E.\)结合能越大表示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2)\)如图所示,一质量\(M=0.4kg\)的小物块\(B\)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台面上静止不动,其右侧固定有一轻质水平弹簧\((\)处于原长\()\)。台面的右边平滑对接有一等高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始终以\(ν=1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另一质量\(m=0.1kg\)的小物块\(A\)以速度\(ν_{0}=4m/s\)水平滑上传送带的右端。已知物块\(A\)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传送带左右两端的距\(l=3.5m\),滑块\(A\)、\(B\)均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2}\)。


                  \(①\)求物块\(A\)第一次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_{pm}\)

                  \(②\)求物块\(A\)第二次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

            • 4.

              【物理\(——\)选修\(3-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光子像其他粒子一样,不但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

              B.原子核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C.核泄漏事故污染物\(C\)\({\,\!}_{S}137\)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其核反应方程式为 可以判断\(x\)为电子

              D.\(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直线径迹,说明\(β\)射线也有波动性

              E.一个氢原子处在\(n\)\(=4\)的能级,当它跃迁到较低能级时,最多可发出\(3\)种频率的光子


              \((2)\)如图所示,\(ABC\)是光滑轨道,\(BC\)段水平,\(C\)端固定一重锤线,重锤正下方为\(O\)点,在轨道上固定一挡板\(D\),从贴紧挡板\(D\)处由静止释放质量为\(m\)\({\,\!}_{1}\)小球\(1\),小球\(1\)落在\(M\)点,测得\(M\)点与\(O\)点距离\(2\)\(l\)。在\(C\)的末端放置一个大小与小球\(1\)相同的小球\(2\),其质量为\(m\)\({\,\!}_{2}\);现仍从\(D\)处静止释放小球\(1\),小球\(1\)与小球\(2\)发生正碰,小球\(2\)落在\(N\)点,小球\(1\)落在\(P\)点,测得\(OP\)\(l\)\(ON\)为\(3\)\(l\);求

              \((i)\)小球\(1\)与小球\(2\)的质量之比

              \((ii)\)试通过计算判断两球的碰撞是否完全弹性碰撞。

            • 5.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

              A.\([\)选修\(3–3]\)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过状态\(B\)变化到状态\(C\),其\(V–T\)图象如图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

              \((A)A→B\)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B)A→B\)的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

              \((C)B→C\)的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

              \((D)A→B→C\)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

              \((2)\)题\((\)甲\()\)和\((\)乙\()\)图中是某同学从资料中查到的两张记录水中炭粒运动位置连线的图片,记录炭粒位置的时间间隔均为\(30 s\),两方格纸每格表示的长度相同。比较两张图片可知:若水温相同,_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中炭粒的颗粒较大;若炭粒大小相同,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中水分子的热运动较剧烈。

              \((3)\)科学家可以运用无规则运动的规律来研究生物蛋白分子。资料显示,某种蛋白的摩尔质量为\(66 kg/mol\),其分子可视为半径为\(3×10–9 m\)的球,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6.0×1023 mol–1\)。请估算该蛋白的密度。\((\)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C.\([\)选修\(3–5]\)

              \((1)\)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_________ .

              \((A){}_{2}^{4}{He}\)核的结合能约为\(14 MeV\)

              \((B){}_{2}^{4}{He}\)核比\({}_{3}^{6}{Li}\)核更稳定

              \((C)\)两个\({}_{1}^{2}{H}\)核结合成\({}_{2}^{4}{He}\)核时释放能量

              \((D){}_{92}^{235}{U}\)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_{36}^{89}{Kr}\)核中的大

              \((2)\)质子(    )和\(α\)粒子(    )被加速到相同动能时,质子的动量_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α\)粒子的动量,质子和\(α\)粒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之比为_________.

              \((3)\)甲、乙两运动员在做花样滑冰表演,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速度大小都是\(1 m/s\),甲、乙相遇时用力推对方,此后都沿各自原方向的反方向运动,速度大小分别为\(1 m/s\)和\(2 m/s.\)求甲、乙两运动员的质量之比.

            • 6.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的穿透能力弱
              B.结合能是由于核子结合成原子核而具有的能量
              C.若质子、电子具有相同动能,则它们的物质波波长相等
              D.普朗克认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
              \((2)\)完成下列核反应方程
              A.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_{7}^{14} {N} )\)发现质子:\({\,\!}_{2}^{4} {H}e+_{7}^{14} {N} →\)____________
              B.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核\((_{4}^{9} {B}e )\)发现中子:\({\,\!}_{2}^{4} {H}e+_{4}^{9} {B}e →\)____________
              C.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核\((_{13}^{235} {A}I )\)发现放射性磷\({\,\!}_{15}^{30} {P}:_{2}^{4} {H}e+_{13}^{27} {A}I →\)____________
              D.哈恩和他的助手发现铀核\((_{92}^{235} {U} )\)裂变生成钡\((_{56}^{144} {B}a )\)和氪\((_{36}^{89} {K}r )\):____________
              \((3)\)从\(1907\)年起,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开始以精湛的技术测量光电效应中几个重要的物理量\(.\)他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某金属的遏止电压\(U_{c}\)与入射光频率\(v\),作出\(U_{c}-v\)的图象,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h\),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测出的\(h\)相比较,以检验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图中频率\(v_{1}\)、\(v_{2}\)、遏止电压\({U}_{c1} \)、\({U}_{c2} \)及电子的电荷量\(e\)均为已知,求:

              \(①\)普朗克常量\(h\);

              \(②\)该金属的截止频率\(v_{0}\).

            • 7.

              \([\)物理\(——\)选修\(3-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__

                 \(A.\)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83\)的元素具有放射性

                 \(B.\)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估测出了原子直径的数量级

                 \(C.\)用某种单色光照射铝板发生光电效应,其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大量处于第\(5\)能级\((\)即量子数\(n=5)\)的氢原子,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辐射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E.\)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结合能不一定越大,但是原子核越稳定,核子的平均质量一定越小

              \((2)\)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2kg\)的木板,右端有一根轻质弹簧与木板相连。质量\(m=2kg\)可看作质点的小物块以水平速度\(υ_{o}=4m/s\),从木板的左端滑上木板,压缩弹簧后又被弹回,最后恰好能停在木板的左端。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弹簧长度远小于木板长度。求在上述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和木板的长度。        

                            

               

            • 8.

              选做题

              A.\((\)选修模块\(3-3)\)

              \((1)\)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V-T\)图线\((V\)为气体体积,\(T\)为气体绝对温度\()\),当气体状态沿图线由\(A\)到\(B\)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对外界做功         \(B.\)外界对气体做功
              C.内能减少            \(D.\)内能增加

              \((2)\)如图,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F\)与两分子间距离\(x\)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 > 0\)为斥力,\(F < 0\)为引力,\(a\)\(b\)\(c\)\(d\)\(x\)轴上的四个特定位置\(.\)现把乙分子沿\(x\)轴负方向从\(a\)处移动到\(d\)处,则在 ______位置分子间作用力最小,在 ______位置分子势能最小\(.(\)两空均选填“ \(a\)”、“ \(b\)”、“ \(c\)”或“ \(d\)”\()\)


              \((3)\)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将\(1\)\(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1\)\(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100\)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最后形成的油酸膜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坐标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cm\),则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多少米?\((\)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B.\((\)选修模块\(3-5)\)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查德威克通过实验证实了原子核内存在中子
              C.放射性元素放出的\(β\)粒子就是原子的核外电子
              D.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2)\)如图所示,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a\)光的频率 ______\(b\)光的频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增加\(b\)光的强度 ______\((\)选填“会”或“不会”\()\)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


              \((3)\)如图所示,\(A\)\(B\)两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_{1}\)、\(m\)\({\,\!}_{2}\),\(A\)车上有一质量为\(m\)\({\,\!}_{0}\)的人,以速度\(v\)\({\,\!}_{0}\)向右跳上\(B\)车,并与\(B\)车相对静止\(.\)求:


              \(①\)人跳离\(A\)车后,\(A\)车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②\)人跳上\(B\)车后,\(A\)\(B\)两车的速度大小之比.

            • 9.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热辐射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B.\(α\)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部的一个中子转变成质子

              C.在核反应堆中,为使快中子减速,在铀棒周围要放置镉棒

              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2)\)加拿大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站揭示了中微子失踪的原因,即观测到的中微子数目比理论值少是因为部分中微子在运动过程中转化为一个\(μ\)子和一个\(τ\)子\(.\)该研究过程中牛顿运动定律________\((\)选填“依然适用”或“不能适用”\().\)若发现\(μ\)子和中微子的运动方向相反,则\(τ\)子的运动方向与中微子的运动方向________\((\)选填“相同”“相反”或“无法确定”\()\).

              \((3)\)一铜板暴露在波长为\(λ\)的紫外线中,观测到有电子从铜板表面逸出\(.\)在铜板所在空间加一方向垂直于板面、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时,电子能运动到距板面的最大距离为\(d.\)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电荷量为\(e\),求:

              \(①\)入射光光子的能量.

              \(②\)铜板的极限频率.

            • 10. \((1)\)核电站利用原子核链式反应放出的巨大能量进行发电,\(\rlap{_{92}}{^{235}}U\)是核电站常用的核燃料.\(\rlap{_{92}}{^{235}}U\)受一个中子轰击后裂变成\(\rlap{_{56}}{^{144}}Ba\)和\(\rlap{_{36}}{^{89}}Kr\)两部分,并产生________个中子\(.\)要使链式反应发生,裂变物质的体积要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它的临界体积.

              \((2)\)取质子的质量\(m\)\({\,\!}_{p}=1.672 6×10^{-27}kg\),中子的质量\(m\)\({\,\!}_{n}=1.674 9×10^{-27}kg\),\(α\)粒子的质量\(m\)\({\,\!}_{α}=6.646 7×10^{-27}kg\),光速\(c\)\(=3.0×10^{8} m/s.\)请计算\(α\)粒子的结合能\(.(\)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