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月球上含有丰富的\( \;_{ 2 }^{ 3 }He(\)氦\(3)\),有它参与的一种核反应的方程式为\( \;_{ 2 }^{ 3 }He+ \;_{ 2 }^{ 3 }He→2 \;_{ 1 }^{ 1 }H+X\),如果\( \;_{ 2 }^{ 3 }He\)、\( \;_{ 1 }^{ 1 }H\)、\(X\)质量分别为\(m_{1}\)、\(m_{2}\)、\(m_{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核反应的质量亏损为\(m_{1}-2m_{2}-m_{3}\)
              B.该反应属于裂变反应
              C.该核反应吸收的能量为\((2m_{1}-2m_{2}-m_{3})c^{2}\)
              D.生成物中的\(X\)为\( \;_{ 2 }^{ 4 }He\)
            • 2.
              氘核与氚核结合成一个氦核的核反应方程是\( \;_{ 1 }^{ 2 }H+ \;_{ 1 }^{ 3 }H→ \;_{ 2 }^{ 4 }He+ \;_{ 0 }^{ 1 }n+17.6MeV\),关于此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核反应称为核裂变
              B.要发生该核反应,需要将反应物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值
              C.氦核的比结合能小于氘核的比结合能
              D.该核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比核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要增加
            • 3.
              \(2017\)年\(11\)月\(6\)日“华龙一号”核电项目首台发电机已通过了“型式试验”,全部指标达到和优于设计要求,标志着我国“华龙一号”首台发电机自主研制成功。“华龙一号”是利用原子核链式反应放出的巨大能量进行发电的,\( \;_{ 92 }^{ 235 }U\)是核电站常用的核燃料。\( \;_{ 92 }^{ 235 }U\)受一个中子轰击后裂变成\( \;_{ 56 }^{ 144 }Ba\)和\( \;_{ 36 }^{ 92 }Kr\)两部分,并产生\(3\)个中子。要使链式反应发生,裂变物质的体积要大于它的临界体积。已知\( \;_{ 92 }^{ 235 }U\)、\( \;_{ 56 }^{ 141 }Ba\)、\( \;_{ 36 }^{ 92 }Kr\)和中子\( \;_{ 0 }^{ 1 }n\)的质量分别是\(235.043\) \(9u\)、\(140.913\) \(9u\)、\(91.897\) \(3u\)和\(1.008\) \(7u.\)若取\(1u=931.5Me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核反应方程为:\( \;_{ 92 }^{ 235 }U→ \;_{ 56 }^{ 141 }Ba+ \;_{ 36 }^{ 92 }Kr+2 \;_{ 0 }^{ 1 }n\)
              B.该核反应方程为:\( \;_{ 92 }^{ 235 }U+ \;_{ 0 }^{ 1 }n→ \;_{ 56 }^{ 141 }Ba+ \;_{ 36 }^{ 92 }Kr+3 \;_{ 0 }^{ 1 }n\)
              C.因为裂变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减少
              D.一个\( \;_{ 92 }^{ 235 }U\)裂变时放出的能量约为\(\triangle E=200.55\) \(MeV\)
            • 4.
              铀原子核既可发生衰变,也可发生裂变。其衰变方程为\( \;_{ 92 }^{ 238 }U→ \;_{ 90 }^{ 234 }Th+X\),裂变方程为\( \;_{ 92 }^{ 235 }U+ \;_{ 0 }^{ 1 }n→Y+ \;_{ 36 }^{ 89 }kr+3 \;_{ 0 }^{ 1 }n\),其中\( \;_{ 92 }^{ 235 }U\)、\( \;_{ 0 }^{ 1 }n\)、\(Y\)、\( \;_{ 36 }^{ 89 }kr\)的质量分别为\(m_{1}\)、\(m_{2}\)、\(m_{3}\)、\(m_{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_{ 92 }^{ 238 }U\)发生的是\(β\)衰变
              B.\(Y\)原子核中含有\(56\)个中子
              C.若提高温度,\( \;_{ 92 }^{ 238 }U\)的半衰期将会变小
              D.裂变时释放的能量为\((m_{1}-2m_{2}-m_{3}-m_{4})c^{2}\)
            • 5.
              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结合成一个氦核同时放出中子,释放\(17.6MeV\)的能量。已知氘核、氚核、氦核和中子的质量分别为\(m_{1}\)、\(m_{2}\)、\(m_{3}\)和\(m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核反应方程是\( \;_{ 1 }^{ 2 }H+ \;_{ 1 }^{ 3 }H→ \;_{ 2 }^{ 4 }He+2 \;_{ 0 }^{ 1 }n\)
              B.该核反应中的核燃料是当前核电站采用的核燃料
              C.\(m_{1}+m_{2} > m_{3}+m_{4}\)
              D.该核反应可以在常温下进行
            • 6.
              一对正负电子相遇后转化为光子的过程被称为湮灭。速度足够大且等值反向的一对正负电子发生湮灭时产生两个光子,每个光子的能量均为\(E.\)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则\((\)  \()\)
              A.两个光子可能同向运动
              B.两个光子的波长均为\( \dfrac {hc}{E}\)
              C.两个光子的动量均为\(mc\)
              D.每个光子的能量\(E=mc^{2}\)
            • 7.
              核能具有高效、清洁等优点,利用核能是当今世界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_{ 2 }^{ 4 }He\)核的比结合能大于\( \;_{ 3 }^{ 6 }Li\)核的比结合能,因此\( \;_{ 3 }^{ 6 }Li\)核更稳定
              B.两个\( \;_{ 1 }^{ 2 }H\)核结合成\( \;_{ 2 }^{ 4 }He\)核时释放能量
              C.\( \;_{ 2 }^{ 4 }He\)核的结合能约为\(7MeV\)
              D.\( \;_{ 47 }^{ 107 }Ag\)的比结合能大于\( \;_{ 83 }^{ 209 }Bi\)的比结合能
            • 8.
              \(1932\)年考克饶夫特\((J⋅D⋅Cockroft)\)和瓦耳顿\((E⋅T⋅S⋅Walton)\)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粒子加速器--高压倍压器,他们将质子\(( \;_{ 1 }^{ 1 }H)\)加速到\(0.5MeV\)的能量去撞击静止的原子核\(X\),得到两个动能均为\(8.9MeV\)的氦核\(( \;_{ 2 }^{ 4 }He)\),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用人工加速粒子实现的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 \;_{ 3 }^{ 6 }Li\)
              B.\(X\)由\( \;_{ 2 }^{ 4 }He\)组成
              C.上述核反应中出现了质量亏损
              D.上述核反应的类型是裂变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为\(T\),质量为\(m\),则该放射性物质经过半个半衰期后,质量还剩\( \dfrac {1}{2}m\)
              B.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用频率为\(v\)的光照射某金属表面发生了光电效应,遏止电压为\(U_{c}\),则该金属的逸出功为\(hv-eU_{c}\)
              D.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 10.
              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了一次\(α\)衰变,生成了一个质量为\(M\)的新核,同时放出质量为\(m\)、电量为\(q\)的\(α\)粒子,\(α\)粒子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反应中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的新核和\(α\)粒子的动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的新核和\(α\)粒子的动能之比为\(m\):\(M\)
              B.生成的新核的比结合能大于衰变前原子核的比结合能
              C.生成的\(α\)粒子的动能为\( \dfrac {q^{2}B^{2}R^{2}}{2m}\)
              D.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 \dfrac {q^{2}B^{2}R^{2}(M+m)}{2m^{2}c^{2}}\)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