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欲采用课本上介绍的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等装置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已知安装在\(A\)滑块上的窄片宽度为\(d\),在碰撞前滑块\(A\)经过光电门\(1\)时,窄片挡光时间为\(\Delta {{t}_{1}}\),碰撞后滑块\(A\)、\(B\)粘合在一起运动,运动方向与碰撞前滑块运动方向相同,此后滑块\(A\)再次经过光电门\(2\)时窄片挡光时间为\(\Delta {{t}_{2}}\)。

              \((1)\)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片宽度\(d\)如图乙所示, 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mm\)

              \((2)\)为了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除了上述已知条件外,还必须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

              A.滑块\(A\)包括窄片的总质量\(m_{1\;\;\;\;\;\;\;\;\;\;\;}\)

              B.滑块\(B\)的总质量\(m_{2}\)

              C.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 

              \((3)\)为了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定律,需要验证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用题干中已知量字母和\((2)\)问中所选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 2.

              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出挡光片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宽度\(d=\)_____\(\_cm\).

              \((2)\)接通气源,调节气垫导轨水平,让滑块从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记录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测出释放点到光电门的间距为\(s\),以\(s\)为纵轴,\(\dfrac{1}{{{t}^{2}}}\)为横轴作图,得到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且斜率为\(k\),则滑块的加速度\(a=\)__________\((\)用\(d\)、\(k\)表示\()\)。

              \((3)\)若以测得的滑块加速度\(a\)为纵轴,所挂钩码的重力代替拉力\(F\),作出如图丙中图线\(1.\)为了减小误差,该兴趣小组将一个力传感器安装在滑块上\((\)传感器的质量可忽略不计\()\),从力传感器中得出拉力\({F}{{{'}}}\),作出\(a-{F}{{{'}}}\)图象是图丙中的图线_________\((\)填“\(2\)”或“\(3\)”\()\)。

            • 3.

              某探究小组想利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如图\((\)甲\()\)所示。框架上装有可上下移动位置的光电门\(1\)和固定不动的光电门\(2\);框架竖直部分紧贴一刻度尺,零刻度线在上端,可以测量出两个光电门到零刻度线的距离;框架水平部分用电磁铁吸住一个质量为\(m\)的小钢球,小钢球的重心所在高度恰好与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切断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时,小钢球由静止释放,当小钢球先后经过两个光电门时,与光电门连接的传感器即可测算出其速度大小\(v_{1}\)和\(v_{2}\)。小组成员多次改变光电门\(1\)的位置,得到多组\(x_{1}\)和\(v_{1}\)的数据,建立如图\((\)乙\()\)所示的坐标系并描点连线,得出图线的斜率为\(k\)。

              \((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的直径,如图\((\)丙\()\)所示,该小钢球的直径是____________\(cm\)。

              \((2)\)关于光电门\(1\)的位置,下面哪个做法可以减小重力加速度的测量误差____________。

              A.尽量靠近刻度尺零刻度     \(B.\)尽量靠近光电门\(2\)

              C.既不能太靠近刻度尺零刻度,也不能太靠近光电门\(2\)

              \((3)\)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用\(k\)表示\()\)

            • 4.

              \((1)\)有一种“傻瓜”相机的曝光时间\((\)快门打开到关闭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为了估测相机的曝光时间,有位同学提出了下述实验方案:他从墙面上\(A\)点的正上方与\(A\)相距\(1.5m\)处,使一个小石子自由落下,在小石子下落通过\(A\)点后,立即按动快门,对小石子照相,得到如图所示的照片,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一条模糊的径迹\(CD\)。已知每块砖的平均厚度是\(6cm\),估算出这个“傻瓜”相机的曝光时间为__________\(s (\)保留\(1\)位有效数字\()\)。


              \((2)①\)有一段粗细均匀的金属丝,现要用实验的方法测定这种金属丝的电阻率,先用刻度尺测出接入电路中金属丝的长度,从图\(1\)中读出金属丝的长度\(L=\)_________\(mm\)。

              \(②\)如图\(2\)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直径\(D\)时,当测微螺杆\(P\)将要接触被测物体时,要停止使用旋钮\(K\),改用_____\((\)填部件的字母代码\()\),当听到“咔、咔\(…\)”声后,操作______部件\((\)填部件的字母代码\()\),即可读数。图\(3\)所示,\(D =\)___________\(mm\)。

              \(③\)首先用多用电表粗测金属丝的电阻,若选择多用电表“\(×10\)”档,从图\(4\)中读出金属丝的电阻\(R=\)_________\(Ω\)。

              \(④\)有两位同学所设计的测量电路的一部分分别如图\(5\)甲、乙所示,若分别用这两个电路进行实验,则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的应是_____图所示的电路。\((\)选填“甲”或“乙”\()\)

              \(⑤\)要用伏安法较为准确地测量其电阻值,除了需要导线、开关以外,在以下备选器材中应选用的是__________。\((\)只填写字母代号\()\)

              A.电池\((\)电动势\(14 V\)、内阻可忽略不计\()\)

              B.电流表\((\)量程\(0~0.6 A\),内阻约\(0.12Ω)\)

              C.电流表\((\)量程\(0~60m A\),内阻约\(12 Ω)\)

              D.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约\(3 kΩ)\)

              E.电压表\((\)量程\(0~15 V\),内阻约\(15 kΩ)\)

              F.滑动变阻器\((0~10Ω\),允许最大电流\(2.0A)\)

              G.滑动变阻器\((0~5000 Ω\),允许最大电流\(0.5 A)\)

              \(⑥\)有同学采用了图\(6\)所示电路,认为该电路能消除由于电表内阻造成测量的系统误差,请完成下列操作步骤:

              \(a.\)根据电路连接好实物;

              \(b.\)把滑动变阻器\(R_{1}\)滑动片移到______端,滑动变阻器\(R_{2}\)滑动片调到\(b\)端,闭合开关\(S_{1}\),并把开关\(S_{2}\)打到\(1\)位置;

              \(c.\)调节滑动变阻器\(R_{1}\)、\(R_{2}\)的滑动片,使电压表、电流表尽可能大些,读出电表的读数\(U_{1}\)、\(I_{1}\);

              \(d.\)把开关\(S_{2}\)打到\(2\)位置,保持滑动变阻器_______滑动片位置不动,调节另外一个滑动变阻器滑动片到适当位置,读出量电表的读数\(U_{2}\)、\(I_{2}\);

              \(e.\)断开电路开关,整理好仪器;

              \(f.\)则被测电阻值为___________\((\)用\(U_{1}\)、\(I_{1}\)、\(U_{2}\)、\(I_{2}\)表示\()\)。

            • 5.

              \((1)\)某学生用螺旋测微器在测定某一金属丝时,测得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 \(\_\)    \(\_\) \(mm\)。另一位同学用标有\(1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某一工件的长度,的如果如下图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______\(cm\)。


              \((2)\)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泡为“\(6V 3W\)”,其他可供选择的器材是:


              电压表\(V_{1}(\)量程\(6V\),内阻\(20kΩ)\)

              电压表\(V_{2}(\)量程\(20V\),内阻\(60kΩ)\)

              电流表\(A_{1}(\)量程\(3A\),内阻约\(0.2Ω)\)

              电流表\(A_{2}(\)量程\(0.6A\),内阻\(1Ω)\)

              变阻器\(R_{1}(0~1000Ω,0.5A)\)

              变阻器\(R_{2}(0~20Ω,0.5A)\)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Ω)\)

              开关\(S\)和导线

              实验中要求电压表在\(0~6V\)范围内读取并记录下\(12\)组

              左右不同的电压值\(U\)和对应的电流值\(I\),以便作出伏安

              特性曲线,在上述器材中,电压表应选用______,电

              流表应选用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

              在下图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实验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会产生误差,请你说出产生误差的一条原因:____________。

            • 6.

              某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P\)为连接数字计时器的光电门且固定在\(B\)点。实验时给带有遮光条的小滑块一个初速度,让它沿木板从左侧向右运动,小滑块通过光电门\(P\)后最终停在木板上某点\(C\)。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其读数\(d=\)____\( cm\)。 
              \((2)\)为了测量动摩擦因数,除遮光条宽度\(d\)及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时间\(t\)外,下列物理量中还需测量的有____。 
              A.木板的长度\(L\)\({\,\!}_{1\;\;\;\;\;\;}\) B.木板的质量\(m\)\({\,\!}_{1}\)
              \({\,\!}\)C.小滑块的质量\(m\)\({\,\!}_{2}\)        \(D.\)木板上\(BC\)间的距离\(L\)\({\,\!}_{2}\)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用题中所涉及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 7. 图甲为\(20\)分度游标卡尺的部分示意图,其读数为______\(mm\);图乙为螺旋测微器的示意图,其读数为______\(mm\)。
            • 8. 某同学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 \(A\)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 \(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易拉罐相连,易拉罐和里面的细沙总质量为 \(m\);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 \(B\)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为 \(t\)\(d\)表示遮光片的宽度, \(L\)表示 \(A\)\(B\)两点间的距离\(.\)滑块与导轨间没有摩擦,用 \(g\)表示重力加速度.

              \((1)\)该同学首先用游标卡尺测量了遮光片的宽度,如下图所示,遮光片的宽度 \(d\)\(=\)___\( cm\).

              \((2)\)该同学首先调整导轨倾角,易拉罐内盛上适量细沙,用轻绳通过滑轮连接在滑块上\(.\)让滑块恰好在\(A\)点静止\(.\)剪断细绳后,滑块开始加速下滑,则其受到的合外力为____.

              \((3)\)为验证从\(A\)\(→\)\(B\)过程中小车合外力做功与滑块动能变化的关系,需要验证的关系式为___\((\)用题目中所给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 9.

              研究小组欲测一新材料制成的均匀圆柱体的电阻率\(.\)步骤如下:
              \((1)\)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1\),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_ \(m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2\),由图\(2\)可知其直径为______ \(cm\)
              \((3)\)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测量其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
              待测圆柱体电阻\(R(\)阻值约为\(200\)欧\()\)
              电流表\(A_{1}(\)量程\(0~4\) \(m\)\(A\),内阻约\(50Ω)\)    电流表\(A_{2}(\)量程\(0~15\) \(m\)\(A\),内阻约\(30Ω)\)
              电压表\(V_{1}(\)量程\(0~3V\),内阻约\(10\) \(k\)\(Ω)\)     电压表\(V_{2}(\)量程\(0~15V\),内阻约\(25\) \(k\)\(Ω)\)
              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_{1}(\)阻值范围\(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
              滑动变阻器\(R_{2}(\)阻值范围\(0~20\) \(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开关\(S\)       
              导线若干
              电流表应用______,电压表应用______,滑动变阻器应用______\((\)填所用器材的代号\()\)

            • 10. \((1)\)如下图所示的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mm\).


              \((2)\)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某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A\)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s\)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甲                                          乙

              根据上述图线,计算\(0.4s\)时木块的速度\(v=\)      \(m/s\),木块加速度\(a=\)        \(m/s^{2}\).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