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将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把纸带的下端固定在重锤上,纸带穿过电火花计时器,上端用纸带夹夹住,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实验中该同学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纸带上的第一个点记为O,另选连续的三个点A、B、C进行测量,图乙中给出了这三个点到O点的距离.

              (1)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为g=    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实验中该同学选择电火花计时器,而不选择电磁打点计时器,请从误差分析的角度说明选择电火花计时器的主要理由    
            • 2. 如图甲所示是用来测量重力加速度的装置,试验时通过电磁铁控制小铁球从A处自由下落,小铁球下落过程中依次经过并遮挡两个光电门B、C,B、C光电门测得光束被遮挡的时间分别为t1、t2,用刻度尺测量出B、C光电门的高差h.

              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新式游标卡尺(刻度线看起来很“稀疏”,39mm等分成20份)测得小铁球直径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铁球的直径d=    mm;
              (2)重力加速度g与题中给定的物理量的关系为:g=    
              (3)写出一条减小实验误差的建议:    
            • 3. 某学习小组为测一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输出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
              A.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5kg
              B.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图甲所示安装
              C.接通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0.02s)
              D.使电动小车以额定输出功率起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时再停止打点(小车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保持恒定)
              E.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部分点迹如图乙所示

              请你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A、B两点中,打点计时器先打下的是    点;
              ②该过程中,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m/s;
              ③关闭小车电源后,小车滑行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
              ④小车的额定输出功率为    W.
            • 4. (2016•泰安二模)一组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铁架台上固定着光电门,让直径为d的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球心正好通过光电门.光电门记录下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直径时,卡尺的刻度如图(乙),则小球的直径为    cm.
              (2)某次实验中小球的上边缘与光电门间的距离为h,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则小球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可表示为
              d
              △t
              ,重力加速度可表示为g=    
              (3)严格来说
              d
              △t
              并不等于小球球心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由此计算出的速度比真实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5. 利用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将木板水平固定在桌面上,光电门A固定在木板上靠近物块处,光电门B的位置可移动,利用一根压缩的短弹簧来弹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实验步骤如下:

              (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其示数如图(b)所示,d=    cm;
              (2)两个光电门同时连接计时器,让滑块从O位置弹开并沿木板向右滑动,用计时器记录遮光片从光电门A运动至B所用的时间t,再用米尺测量A、B之间的距离s.则
              s
              t
              表示滑块在A至B段的    的大小;
              (3)保持光电门A的位置不动,逐步改变光电门B的位置,每次都使滑块从O位置弹开,用计时器记录每次相应的t值,并用米尺测量A、B之间相应的距离s.每次实验重复几次测量后取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    误差(填“偶然”或“系统”);
              (4)若用
              s
              t
              -t图象处理数据,所得图象如图(c)所示,该图线在
              s
              t
              轴上的截距表示滑块经过    速度的大小;用作图法算出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 6. 在暗室中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器材有:支架、漏斗、橡皮管、尖嘴玻璃管、螺丝夹子、铝盒、一根荧光刻度的米尺、频闪仪.具体实验步骤如下:①在漏斗内盛满清水,旋松螺丝夹子,水滴会以一定的频率一滴一滴地落下.②用频闪仪发出的白闪光将水滴照亮,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闪仪的频率直到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③用竖直放置的米尺测得各个水滴所对应的刻度.④采集数据进行处理.

              (1)实验中看到空间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满足的条件是    
              (2)若实验中观察到水滴“固定不动”时的闪光频率为30Hz,某同学读出其中比较圆的水滴到第一个水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根据数据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    m/s2;第8个水滴此时的速度v8=    m/s(结果都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实验存在的系统误差可能有(答出一条即可):    
            • 7.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重力加速度,同时研究重物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他认为如果实验中测量重力加速度的相对误差(
              |真实值-测量值|
              真实值
              ×100%)不超过5%,即可认为重物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请你帮他完成以下问题.

              (1)该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纸带,他选取了纸带上清晰连续的8个实际的点来进行数据分析,这8个点分别标记为A、B、C、D、E、F、G、H,各点与A点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变电流的频率为f,则G点速度的表达式为    
              (2)该同学用同样的方法继续算出B、C、D、E、F的速度,作出了如图3所示的v2-x图,由图可得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为g=    m/s2
              (3)如果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为g0=9.80m/s2,通过计算相对误差可知重物下落过程机械能    
              (填写“守恒”或“不守恒”).
            • 8. 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
              (1)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使用    (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每隔    s打一次点.
              (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下列方法能减少实验误差的是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
              (3)如图为物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画出来,已知打点计时器接交流50Hz的电源,则纸带上打下D点对应的瞬时速度为     m/s.纸带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9. 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接低压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相邻两计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编号为1、2、3、4、5、6、7都为记数点.测得:S1=1.40cm,S2=1.90cm,S3=2.40cm,S4=2.90cm,S5=3.40cm,S6=3.90c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
              (2)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m/s2;方向为    (填A→B或B→A)
              (3)打点计时器打记数点3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3=     m/s.
            • 10. 某同学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A、B、C、D、E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五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中间有四个计时点没有标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由图中的数据可知:(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在打点计时器先后打下A、C两点的这段时间内,小车的平均速度大小
              .
              vAC
              =    m/s.
              (2)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m/s2
              (3)打点计时器打下A点的瞬间,小车的速度vA=    m/s.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