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为测试飞机滑跑阶段动力性能的监控屏幕截图。飞机前端装有d=6mm的挡光片,跑道上隔一段距离有一个感光装置。图中上方的两个时间表示挡光片经过感光装置的挡光时间,图中秒表表示飞机到达感光装置的时刻。若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飞机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
              (2)最后一个图片是飞机起飞前的瞬间,则飞机起飞的瞬时速度v=______km/h;
              (3)请结合所给图片,估算飞机的长度l=______m(结果保留到个位数)。
            • 2. 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展品周围环境较暗\()\),该展品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龙头\((\)刚滴出的水滴速度为零\()\),在平行频闪光源的照射下,可以观察到一种奇特的现象:只要耐心地缓慢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在适当的情况下,看到的水滴好象都静止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不动,如图中\(A\)、\(B\)、\(C\)、\(D\)所示\(.\)该展品的最大高度为\(2m\),重力加速度\(g=10m/s^{2}\).

              \((1)\)要想出现图中这一现象,滴水时间间隔应为\(T=\) ______ \(s\),光源闪光频率为\(f=\) ______ \(Hz\).
              \((2)\)若将滴水时间间隔减小为现在的一半,请将观察到的现象画在刻度尺图中\((\)水滴用点表示即可\()\).
              \((3)\)若将现在的光源闪光频率\(f\)略微调大一些,则将观察到的奇特现象为 ______ .
            • 3.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将一端带有光滑的定滑轮的长木板的另一端抬起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在长木板上合适的位置固定两光电门\(A\)和\(B\),现将一带有遮光条的物块放在长木板上,并用质量不计的细绳连接一质量为\(m\)的钩码\(Q\),然后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已知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物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为\(M\),挡光宽度为\(d(\)且\(d\)远小于\(L)\),物块经过两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分别为\(Δt_{A}\)、\(Δt_{B}\)

              通过以上的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该小组的同学利用上述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外力的关系时,平衡摩擦力后,还需满足________时物块的合外力近似等于钩码的重力,则物块在长木板上下滑时加速度的关系式为________\((\)用题中的物理量表示\()\);

              \((2)\)实验前,该小组的同学已经平衡了摩擦力,如图所示,不挂\(Q\),滑块能匀速滑行,则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该装置验证\(PQ\)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其原因为________.

            • 4.

              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前面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 。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若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_{0}=\)_______  \((\)用\(L\)、\(g\)表示\()\)。

              \((3)\)某同学通过实验对平抛运动进行研究,他在竖直墙上记录了抛物线轨迹的一部分,如图所示\(.O\)点不是抛出点,\(x\)轴沿水平方向,由图中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_____\(m/s\),抛出点的坐标\(x=\)_____\(m\), \(y=\)_____\(m (g\)取\(10m/s^{2})\)

            • 5.

              某同学现要用图甲来“探究动能定理”.


                                 甲                                                                 乙                                                           

              \((1)\) 完成下列部分实验步骤所缺的内容:

              \(①\) 安装好实验器材,小车先不挂钩码,对小车进行________的实验操作\(.\) 

              \(②\) 给小车挂上钩码进行实验\(.\)图乙是从多次实验中选出的一条纸带置于一透明刻度尺上\(.\)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O\)及\(A\)、\(B\)、\(C\)、\(D\)、\(E\)和\(F\)七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s\),由图乙读得\(O\)到\(C\)点的位移为\(s_{3}=\)____\(cm.\) 

              \(③\) 由图乙求出小车在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的大小\(v_{1}\)、\(v_{2}\)、\(…\)、\(v_{5}\),则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v_{3}=\)____\(m/s.\) 

              \((2)\) 由图乙可知小车在此次实验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m/s^{2}.\) 

              \((3)\) 计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A\)、\(B\)、\(…\)、\(E\)时小车瞬时速度的平方\(v_{1}^{2}\)、\(…\)、\(v_{5}^{2}\),然后分别求出\(v_{2}^{2}\)、\(…\)、\(v_{5}^{2}\)与\(v_{1}^{2}\)的差值\(Δv_{1}^{2}\)、\(Δv_{2}^{2}\)、\(…\)、\(Δv_{5}^{2}\),最后计算出小车通过\(s_{AB}\)、\(s_{BC}\)、\(…\)、\(s_{DE}\)的位移时钩码重力对小车做的功\(W_{1}\)、\(W_{2}\)、\(…\)、\(W_{4}\),最后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Δv^{2}-W\)图象\(.\)通过图象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4)\) 若图线的斜率\(k=18\),则小车的质量\(M=\)___\( kg.(\)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6.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200g\)的重物拖着纸带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纸带下落的起始点,\(A\)、\(B\)、\(C\)为纸带上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0m/s^{2}\),那么:

              \((1)\)计算\(B\)点瞬时速度时,甲同学用\(v_{B}=\sqrt{2g{S}_{OB}} \),乙同学用\(v_{B}=g(nT)\),丙同学用\(v_{B}=\dfrac{{S}_{AC}}{2T} \)。其中所选择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甲”、“乙”或“丙”\()\)同学。\((S_{OB}\)与\(S_{AC}\)分别表示纸带上\(O\)、\(B\)和\(A\)、\(C\)之间的距离,\(n\)为从\(O\)到\(B\)之间的间隔数\()\)

              \((2)\)纸带下落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f=\)______\(N\)。

            • 7. \(18.(12\)分\()\)如图所示为粮食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它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A\)、\(B\)两端相距 \(L_{1}\)\(=3m\);另一台倾斜传送,传送带与地面间的倾角 \(θ\)为\(37^{o}\),\(C\)、\(D\)两端相距 \(L_{2}\)\(=4.45m\),\(B\)、\(C\)相距很近\(.\)水平传送带以 \(v_{0}\)\(=5m/s\)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现将质量为 \(m\)\(=10kg\)的一袋大米无初速度的放在\(A\)端,它随传送带到达\(B\)点后,速度大小不变的传到倾斜传送带的\(C\)端\(.\)米袋与两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素均为\(0.5\),取\(g=10m/s^{2}\),\(\sin 37^{o}=0.6\),\(\cos 37^{o}=0.8\).

                \((1)\)若倾斜传送带\(CD\)不转动,则米袋沿传送带\(CD\)所能上滑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若倾斜传送带\(CD\)以\(v\)\(=4m/s\)的速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则米袋从\(C\)端运动到\(D\)端的时间为多少?


            • 8. 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用来测量滑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水平面上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带有挡光片的滑块接触\((\)弹簧与滑块不固连\()\)。压缩弹簧后,将其释放,滑块被弹射,离开弹簧后经过\(O\)处的光电门,最终停在\(P\)点。

              \((1)\)除了需要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

                  \(A.\)光电门与\(P\)点之间的距离\(s. B.\)挡光片的挡光时间\(t\)

                  \(C.\)滑块\((\)带挡光片\()\)的质量\(m\)          \(D.\)滑块释放点到\(P\)点的距离\(x\)

              \((2)\)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    \((\)用上述测量量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3)\)请提出一个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建议:

            • 9.

              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如图是采用正确的实验手段,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图\(.0\),\(1\),\(2\),\(3\),\(4\)是所取的五个计数点,图中数值是各计数点对应的以厘米为单位的尺的读数.




              \((1)\)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s\) .

              \((2)\)计数点\(2\)到计数点\(3\)的位移\(s{{{'}}}=\)__________\(cm\)      

              \((3)\)由以上数据,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m/s^{2}\), 打下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___\(m/s\) .

            • 10. 为了测量两个质量不等沙袋的质量,由于没有可直接测量的工具\((\)如天平、弹簧秤等\()\),某实验小组应用下列器材测量:轻质定滑轮\((\)质量和摩擦可忽略\()\)、一套总质量为\(m{=}0{.}5kg\)砝码,细线、米尺、秒表,他们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改变实验条件进行多次测量,选择合适的变量得到线性关系,作出图线并根据图线的斜率和截距求出沙袋的质量\((g\)取\(10m{/}s^{2}){.}\)具体操作如下: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设左右两边沙袋的质量分别为\(m_{2}\)、\(m_{1}\);
              \((2)\)从\(m\)中取出质量为\({\triangle }m\)的砝码放在右边沙袋中\((\)剩余砝码都放在左边沙袋中,发现质量为\(m_{1}\)的沙袋下降,质量为\(m_{2}\)的沙袋上升\((\)质量为\(m_{1}\)的沙袋下降过程未与其他物体相碰\()\);
              \((3)\)用米尺测出质量为\(m_{1}\)的沙袋从静止开始下降的距离\(h\),用秒表测出质量为\(m_{1}\)的沙袋下降距离\(h\)所对应的时间\(t\),则可求沙袋的加速度大小为\(a{=}\) ______ ;
              \((4)\)改变右边砝码的质量\({\triangle }m\),测量相应的加速度\(a\),得到多组\({\triangle }m\)及\(a\)的数据,作出“\(a{~}{\triangle }m\)”图线;
              \((5)\)若求得图线的斜率\(k{=}4m{/}kg{⋅}s^{2}\),截距为\(b{=}2m{/}s^{2}\),沙袋的质量\(m_{1}{=}\) ______  \(kg\),\(m_{2}{=}\) ______\( kg\).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