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如图所示为两个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分别垂直纸面向里和向外,磁场宽度均为\(L\),距磁场区域的左侧\(L\)处,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体线框,总电阻为\(R\),且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现用外力\(F\)使线框以速度\(v\)匀速穿过磁场区域,以初始位置为计时起点,规定:磁感线垂直纸面向里时磁通量\(Φ\)的方向为正,外力\(F\)向右为正\(.\)则以下关于线框中的磁通量\(Φ\)、感应电动势的大小\(E\)、外力\(F\)和电功率\(P\)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2)\)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依次放置小物块\(A\)和\(C\)以及曲面劈\(B\),其中\(A\)与\(C\)的质量相等均为\(m\),曲面劈\(B\)的质量\(M=3m\),劈\(B\)的曲面下端与水平面相切,且劈\(B\)足够高,各接触面均光滑。现让小物块\(C\)以水平速度\(v_{0}\)向右运动,与\(A\)发生碰撞,碰撞后两个小物块粘在一起又滑上劈\(B\)。求:


              \(①\)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E_{损}\);

              \(②\)碰后物块\(A\)与\(C\)在曲面劈\(B\)上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h\)。

            • 2.

              \((1)\)如图所示为两个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分别垂直纸面向里和向外,磁场宽度均为\(L\),距磁场区域的左侧\(L\)处,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体线框,总电阻为\(R\),且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现用外力\(F\)使线框以速度\(v\)匀速穿过磁场区域,以初始位置为计时起点,规定:磁感线垂直纸面向里时磁通量\(Φ\)的方向为正,外力\(F\)向右为正\(.\)则以下关于线框中的磁通量\(Φ\)、感应电动势的大小\(E\)、外力\(F\)和电功率\(P\)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2)\)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依次放置小物块\(A\)和\(C\)以及曲面劈\(B\),其中\(A\)与\(C\)的质量相等均为\(m\),曲面劈\(B\)的质量\(M=3m\),劈\(B\)的曲面下端与水平面相切,且劈\(B\)足够高,各接触面均光滑。现让小物块\(C\)以水平速度\(v\)\(0\)向右运动,与\(A\)发生碰撞,碰撞后两个小物块粘在一起又滑上劈\(B\)。求:

              \(①\)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E\)

              \(②\)碰后物块\(A\)与\(C\)在曲面劈\(B\)上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h\)。

            • 3.

              \((1)\)一静止的铝原子核\({\,\!}_{{13}}^{{27}}{Al}\)俘获一速度为\({1}{.0}\times {1}{{{0}}^{7}}\)\(m/s\)的质子\(p\)后,变为处于激发态的硅原子核\({\,\!}_{{14}}^{{28}}{S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正确的答案标号\()\)

              A.核反应方程为\({p}+_{{13}}^{{27}}{Al}\to _{{14}}^{{28}}{Si}\)

              B.核反应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

              C.核反应过程中系统能量不守恒

              D.核反应前后核子数相等,所以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

              E.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5}}m/s\),方向与质子初速度方向一致

              \((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个静止的小物块\(a\)和\(b\),其连线与墙垂直:\(a\)和\(b\)相距\(l\);\(b\)与墙之间也相距\(l\);\(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dfrac{3}{4}m\),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现使\(a\)以初速度\({{v}_{0}}\)向右滑动,此后\(a\)与\(b\)发生弹性碰撞,但\(b\)没有与墙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力因数满足的条件。


            • 4. 用细线系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已知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是\(4m/s\),最低点的速度是\(6m/s\),线长为\(0.5m\),又知小球通过圆周最低点和最高点时,绳上张力之差为\(30N\),试求:小球的质量\(.(\)取\(g=10m/s^{2})\)
            • 5. \((1)\)现用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的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入射时,有光电流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入射光的光强变大,饱和光电流变大
              B.入射光的频率变高,饱和光电流变大
              C.入射光的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D.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始终有光电流产生
              E.遏止电压的大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光强无关
              \((2)\)某游乐园入口旁有一喷泉,喷出的水柱将一质量为\(M\)的卡通玩具稳定地悬停在空中。为计算方便起见,假设水柱从横截面积为\(S\)的喷口持续以速度\(v0\)竖直向上喷出;玩具底部为平板\((\)面积略大于\(S)\);水柱冲击到玩具底板后,在竖直方向水的速度变为零,在水平方向朝四周均匀散开。忽略空气阻力。已知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i)\)喷泉单位时间内喷出的水的质量;
              \((ii)\)玩具在空中悬停时,其底面相对于喷口的高度。
            • 6.
              “天舟一号”飞船是我国首个货运飞船\(.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飞船在指定轨道成功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交会对接,对接后形成组合体,如图所示\(.\)组合体在轨道上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组合体距地球表面的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地球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
              \((1)\)求组合体运行时线速度的大小\(v\);
              \((2)\)求组合体运行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
              \((3)\)此次发射“天舟一号”除了完成交会对接、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补加燃料之外,它身上还携带了大量的实验设备,在太空运行期间要进行多项实验\(.\)在我们中学物理学习中的有些实验可以在太空中完成,但也有些实验不能在太空中完成,请你各举一例.
            • 7.

              \((1)\)一质量为\(m\)\(=2kg\)的木块在水平面上静止,现对它施加一水平打击力\(F\)\(=60N\),该力作用于木块的时间是\(t\)\(=0.1s\),已知木块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则该木块在水平地面上共滑行________\(s\)才能停下来。\((\)\(g\)\(=10m/s^{2})\) 


              \((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4kg\)的物体以\(4m/s\)的速度向右运动,另一质量为\(8kg\)的物体以\(5m/s\)的速度向左运动。两物体正碰后粘在一起,则它们的共同速度大小为__  \(m/s\),方向__  。  


              \((3)\)将\(20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提升\(4m\),不考虑空气阻力,取\(g=10m/s^{2}\),则拉力\(F=\)_____\(N\),拉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W\),到达\(4m\)高处拉力的瞬时功率为________\(W\),全过程中拉力对物体的冲量为________\(N·S.\)  


              \((4)\)如图所示“为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①\)因为下落高度相同的平抛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的飞行时间     ,所以我们在实验中可以用平抛时间作为时间单位。

              \(②\)本实验中,实验必须要求的条件是(    )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B.\)斜槽轨道末端点的切线是水平的

              C.入射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D.\)入射球与被碰球满足\(m_{a}\)\( > \)\(m_{b}\)\(r_{a}\)\(=\)\(r_{b}\)

              \(③\)图中\(M\)\(P\)\(N\)分别为入射球与被碰球对应的落点的平均位置,要验证的关系是(    )

              A.\(m_{a}\)\(·\)\(ON\)\(=\)\(m_{a}\)\(·\)\(OP\)\(+\)\(m_{b}\)\(·\)\(OM\)        \(B\).\(m_{a}\)\(·\)\(OP\)\(=\)\(m_{a}\)\(·\)\(ON\)\(+\)\(m_{b}\)\(·\)\(OM\)

              C.\(m_{a}\)\(·\)\(OP\)\(=\)\(m_{a}\)\(·\)\(OM\)\(+\)\(m_{b}\)\(·\)\(ON\)        \(D\).\(m_{a}\)\(·\)\(OM\)\(=\)\(m_{a}\)\(·\)\(OP\)\(+\)\(m_{b}\)\(·\)\(ON\)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