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x=0\)和\(x=0.6m\)处的两个质点\(A\)、\(B\)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波的波长大于\(0.6m\),求其波速和波长。
            • 2.
              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象\((\)图中仅画出\(0~12m\)范围内的波形\()\),经过\(\triangle t=1.2s\)的时间,恰好第三次重复出现图示的波形。根据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中正确的\((\)  \()\)
              A.波的传播速度的大小为 \(30m/s\)
              B.波中质点 \(P\) 的振动的周期为 \(0.4s\)
              C.图乙可能是波中质点\(P\)的振动图象
              D.该时间段内质点\(P\)经过的路程为\(80cm\)
              E.在\(t=0.3s\)时,\(P\)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下
            • 3.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如图\((\)甲\()\)是\(t=0\)时刻的波形图,图\((\)乙\()\)是\(x=3m\)处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的波长为\(5m\)
              B.该波的周期为\(1s\)
              C.该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
              D.该波的波速为\(2m/s\)
            • 4. 两种单色光a和b,a光照射某金属时有光电子逸出,b光照射该金属时没有光电子逸出,则(  )
              A.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较大
              B.在水中,a光的波长较小
              C.在真空中,b光光子的能量较大
              D.在水中,b光的折射率较小
            • 5. 简谐横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v,若某时刻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位于平衡位置的两质点a、b相距为s,a、b之间只存在一个波谷,则从该时刻起,下列四幅波形图中质点a最早到达波谷的是(  )
              A.    
              B.
              C.    
              D.
            • 6. 类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归类和比较,有助于掌握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类比过程中,既要找出共同之处,又要抓住不同之处.某同学对机械波和电磁波进行类比,总结出下列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机械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对电磁波也适用
              B.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C.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不依赖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纵波
            • 7. 图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0.6s时的波形图,波的周期T>0.6s,则(  )
              A.波的周期为2.4s
              B.经过0.4s,P点经过的路程为0.4m
              C.在t=0.5s时,Q点到达波峰位置
              D.在t=0.9s时,P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
            • 8. 今年是唐山地震四十周年纪念,汶川地震八周年纪念,时光穿越灾难,也见证重生,我们在废墟上又建设了美好家园.对于汶川地震,专家普遍认为引发地震的原因是印度板块往北推进,向亚洲板块挤压并不断地向亚洲板块下插入,导致青藏高原迅速上升,并在高原的边缘形成了地震多发的断裂带,其中就包括龙门山断裂带.汶川就位于龙门山断裂带上,这一地震带非常活跃,估计地震的震源就在此.地震时,由震源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我们就称之为地震波.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又称疏密波,其特征是振幅小、周期短、传播速度较快,是推进波,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又称剪切波,其特征是振幅较大、周期较长、传播速度较慢,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面波的传播速度最慢,但其周期最长、振幅最大.因此,是地震引起地面破坏的主要力量.据资料记录,汶川地震发生时,位于成都的某观测站记录的纵波和横波到达的时间相差25s,并测得这两种波的传播速度约为9km/s和4km/s.实验还测得,地震波在几种沉积岩中的波速如表所示:
              岩石类型 速度(m/s)
              湿砂 600~800
              粘土 1200~2500
              砂岩 1400~4500
              对于地震波运动的全面了解,我们还需要理解波的其它性质,比如波的干涉、衍射和共振等现象,科学家们仍在继续努力研究中.我们相信对于地震波了解的越多,人类躲避灾难的能力就越强.请仔细阅读上面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汶川地震中,位于震源上方的震中某中学地震测报组有单摆A与竖直弹簧振子B(如图所示),请判断地震发生时哪一个模型先有明显振动,并简要说明原因;
              (2)利用汶川地震中的某些数据,估算成都某观测站离震源的距离;
              (3)某次地震中,一列横波由粘土进入湿砂中(设频率不变),试分析说明此列波在哪种地质结构中衍射现象明显.
            • 9. 一根粗细均匀的绳子,右侧固定,使左侧的S点上下振动,产生一列向右传播的机械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该波的(  )
              A.频率逐渐增大
              B.频率逐渐减小
              C.波速逐渐增大
              D.波速逐渐减小
            • 10.

              有关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麦克斯韦首先预言并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B.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
              C.使用空间波来传播信息时主要是应用无线电波波长大、衍射现象明显,该可以绕过地面上的障碍物
              D.频率为750KHz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时,其波长为400m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