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是用激光器、缝间距可调节的双缝屏、光屏等器材研究光的干涉现象的装置.实验中用激光照射双缝,其目的是产生______相同的两束光;为了增大光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只调节双缝间隙△s,其它条件不变,应使△s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如果将红光换为紫光,其它条件不变,光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将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 2.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甲):
              (1)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__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
              A.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应放上单缝和双缝.
              B.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板
              中心刻线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
              C.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用测微目镜测出n条亮纹
              中心间的距离a,求出相邻两条亮纹间距△x=
              (2)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条纹的中心对齐,将该亮条纹定为第1条亮条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1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条纹中心对齐,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1乙所示,则图乙读数为 ______ mm,求得这种色光的波长λ= ______  nm.(已知双缝间距d=0.2mm,双缝到屏间的距离L=700mm)
            • 3.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调节分划板的位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第\(1\)条亮条纹的中心,此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则读数为 ______ \(mm\);
              \(②\)如果用上述装置测量氦氖激光器发出激光的波长,则图中除了光源以外,其他不必要的器材元件有 ______ .
            • 4.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时:
              \((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L_{1}\),双缝与屏的距离\(L_{2}\),单缝宽\(d_{1}\),双缝间距\(d_{2}.\)用测量头测量条纹间距时,采用累积的方法进行小量放大,将相邻\(6\)条亮纹依次标记为:第\(1\)条、第\(2\)条\(…\)第\(6\)条,测得第\(1\)条亮纹中心到第\(6\)条亮纹中心间的距离,并计算出相邻的两条亮纹中心间的距离\(\triangle x\),由此可以得出这次实验中所测得的单色光波长的表达式为\(λ=\)______\(.(\)用本题中提到的字母表示\()\)

              \((2)\)某同学在屏上察到图\(2\)中\((\)甲\()\)图所示的条纹,之后他进行了某项操作,观察到的条纹变为\((\)乙\()\)图所示\(.\)则他进行的操作可能是______.
              A.将蓝色滤光片换为红色滤光片
              B.减小了双缝与屏的距离
              C.换了一个双缝间距更小的双缝
              D.将单缝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
            • 5.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该同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______
              A.改用红光作为入射光                   \(B.\)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
              C.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2)\)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①\)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 ______ \((\)填选项前的序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②\)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 ______ \((m_{1}\)、\(m_{2}\)、\(OM\)、\(OP\)、\(ON\)表示\()\).
            • 6.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将白纸平铺在木板上并用图钉固定,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然后在白纸上确定玻璃砖的界面aaˊ和bbˊ.O为直线AO与aaˊ的交点.在直线OA上竖直地插上P1、P2两枚大头针.
              (1)该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有 ______
              A.插上大头针P3,使P3仅挡住P2的像
              B.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的像和P2的像
              C.插上大头针P4,使P4仅挡住P3
              D.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
              (2)过P3、P4作直线交bbˊ于Oˊ,过O作垂直于aaˊ的直线NNˊ,连接OO′.测量图中角α和β的大小.则玻璃砖的折射率n= ______
            • 7. 登山运动员在登雪山时要注意防止紫外线的过度照射,尤其是眼睛更不能长时间被紫外线照射,否则将会严重地损伤视力.有人想利用薄膜干涉的原理设计一种能大大减小紫外线对眼睛伤害的眼镜.他选用的薄膜材料的折射率为n=1.5,所要消除的紫外线的频率为f=8.1×1014Hz.
              (1)他设计的这种“增反膜”所依据的原理是 ______
              (2)这种“增反膜”的厚度是 ______
              (3)请判断以下有关薄膜干涉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A.薄膜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如果薄膜的厚度不同,产生的干涉条纹一定不平行
              C.干涉条纹一定是彩色的
              D.利用薄膜干涉也可以“增透”
            • 8.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该同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______
              A.改用红光作为入射光                   B.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
              C.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2)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①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 ______ (填选项前的序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②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 ______ (m1、m2、OM、OP、ON表示).
            • 9.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采用双缝干涉仪,它包括以下元件\((\)其中双缝和光屏连在遮光筒上\()\):
              A.白炽灯 \(B.\)单缝片   \(C.\)光屏     \(D.\)双缝     \(E.\)滤光片
              \((1)\)把以上元件安装在光具座上时,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______
              \((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分别用红色和绿色的激光照射同一双缝,在双缝后的屏幕上,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triangle x_{1}\)与绿光的干涉条纹间距\(\triangle x_{2}\)相比,\(\triangle x_{1}\) ______ \(\triangle x_{2}(\)填“\( > \)”、“\(=\)”或“\( < \)”\().\)若实验中红光的波长为\(630nm\),双缝与屏幕的距离为\(1.00m\),测得第\(1\)条到第\(6\)条亮条纹中心问的距离为\(10.5mm\),则双缝之间的距离为 ______ \(mm\).
            • 10.
              现将白光光源\(A\)、滤光片\(B\)、单缝\(C\)、双缝\(D\)和测量头\(E\)等光学元件,从左到右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如图甲所示,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①\)元件\(B\)的作用是 ______ ;
              \(②\)如果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如图乙所示,则在这种情况下测量条纹间距\(\triangle x\)时,测量值实际值 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