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气垫导轨上相隔一定距离的两处安装两个光电传感器\(A\)、\(B\),滑块\(P\)上固定一遮光条,若光线被遮光条遮挡,则光电传感器会输出高电压,两光电传感器采集数据后与计算机相连\(.\)滑块在细线的牵引下向左加速运动,遮光条经过光电传感器\(A\)、\(B\)时,通过计算机可以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1)\)实验前,接通气源,将滑块\((\)不挂钩码\()\)置于气垫导轨上,轻推滑块,当图乙中的\(Δt_{1}\)____\((\)选填“\( > \)”“\(=\)”或“\( < \)”\()Δt_{2}\)时,说明气垫导轨已经水平\(.\) 

              \((2)\)用螺旋测微器测遮光条宽度\(d\),测量结果如图丙所示,则\(d=\)____\(mm.\) 

              \((3)\)滑块\(P\)用细线跨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钩码\(Q\)相连,将滑块\(P\)由图甲所示位置释放,通过计算机得到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若\(Δt_{1}\)、\(Δt_{2}\)和\(d\)已知,要验证滑块和钩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还应测出            \(.(\)写出物理量的名称及符号\()\) 

              \((4)\)若上述物理量间满足关系式   \(\_\), 则表明在上述过程中,滑块和砝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2.

              如图甲所示是用光电门测定小车瞬时速度的情境,轨道上\(a\)、\(c\)间距离恰等于小车长度,\(b\)是\(ac\)的中点。某同学采用不同的挡光片重复做同一实验,并对测量精确度加以比较。

              \((1)\)如图乙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挡光片的宽度,读数为___________\(mm\)

              \((2)\)若挡光片安装在小车中点处,光电门安装在\(b\)点处,它测量的是小车前端\(P\)抵达________\((\)填“\(a\)”、“\(b\)”或“\(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3)\)若每次小车从相同位置释放,更换不同宽度的挡光片重复实验,记录三次数据如表所示,那么测得瞬时速度较精确的值为_____________\(m/s\)

            • 3. Ⅰ\(.(1)\)图甲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_\(mm\);
              \((2)\)图乙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___\(mm\)。

              Ⅱ\(.\)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后端连着纸带,纸带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左右移动垫在长木板右下方的薄木片,使小车\(A\)牵着纸带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A\)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在一起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


              \((1)\)实验获得的打点纸带如图乙所示,\(A\)为运动的起点\(.\)应选_____段来计算\(A\)碰前的速度;应选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选填“\(AB\)”、“\(BC\)”、“\(CD\)”或“\(DE\)“\()\)

              \((2)\)若测得小车\(A\)的质量 \(m_{1}=0.4kg\),小车\(B\)的质量为\(m_{2}=0.2kg\),则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____\(kg⋅m/s\),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____\( kg⋅m/s.(\)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4. 下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20\)分度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cm\)。

            • 5.

              在利用碰撞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图甲中斜槽\(PQ\)与水平槽\(QR\)平滑连接,按要求安装好仪器后开始实验。先不放被碰小球,使入射小球从斜槽上的\(A\)点由静止滚下,重复实验若干次;然后把被碰小球静止放在槽的水平部分的前端边缘\(B\)处\((\)槽口\()\),再使入射小球从斜槽上的\(A\)点由静止滚下,再重复实验若干次,在白纸上记录下挂于槽口\(B\)的重锤线在记录纸上的竖直影点和各次实验时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从左至右依次为\(O\)、\(M\)、\(P\)、\(N\)点,测得两小球直径相等,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_{1}\)、\(m_{2}\),且\(m_{1}=2m_{2}\)。则:


              \((1)\)两小球的直径用螺旋测微器核准相等,测量结果如图乙,则两小球的直径均为________\(m\)。

              \((2)\)入射小球每次滚下都应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其目的是________。

              A.为了使入射小球每次都能水平飞出槽口

              B.为了使入射小球每次都以相同的动量到达槽口

              C.为了使入射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不变

              D.为了使入射小球每次都能与被碰小球对心碰撞

              \((3)\)下列有关本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未放被碰小球和放了被碰小球时,放射小球的落点分别是\(M\)、\(P\)

              B.未放被碰小球和放了被碰小球时,入射小球的落点分别是\(P\)、\(M\)

              C.未放被碰小球和放了被碰小球时,入射小球的落点分别是\(N\)、\(M\)

              D.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测得\(|ON|=2|MP|\),则表明碰撞过程中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满足动量守恒定律

            • 6. 回答下题

                 

              \((1)\)如图甲所示的三把游标卡尺,它们的游标尺从上至下分别为\(9 mm\)长\(10\)等分、\(19 mm\)长\(20\)等分、\(49 mm\)长\(50\)等分,它们的读数依次为________\(mm\),________\(mm\),________\(mm\).

              \((2)\)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_\(mm\).

              \((3)①\)图丙使用\(0.6 A\)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A\),图中表针示数是________\(A\);当使用\(3 A\)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中每一小格代表______\(A\),图中表针示数为________\(A\).

              \(②\)图丁使用较小量程时,每小格表示________\(V\),图中表针的示数为________\(V.\)若使用的是较大量程,则这时表盘刻度每小格表示________\(V\),图中表针示数为________\(V\).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