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用自由落体作“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在纸带上取得连续的清晰的7个点,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用米尺测得第A、B、C、D、E、F各点与第O点的距离d如下表:
              表:
              点的次序 O A B C D E F
              距离d(厘米) 0 6.0 12.4 19.2 26.4 42.0

              由于他的同伴不太明白该实验额目的及原理,他从实验室里借取了图中的器材,还取了如下器材:
              (1)下列哪些器材是多余的: ______
              ①天平 ②低压交流电器  ③长导线两根  ④纸带  ⑤打点计时器用的复写纸
              (2)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的器材是: ______
              (3)相邻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______ s
              (4)点E由于不清晰而未画出,试根据纸带上的数据,推测OE点间的距离为 ______ cm
              (5)打C点时纸带运动的速度vc= ______ m/s;(取三位有效数字)
              (6)利用这些数据求出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值为 ______ m/s2;(取三位有效数字)
            • 2. 如图1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小圆柱由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拴住,轻绳另一端固定.将轻绳拉至水平后由静止释放.在最低点附近放置一组光电门,测出小圆柱运动到最低点的挡光时间△t,再用游标卡尺测出小圆柱的直径d,如图2,重力加速度为g.则

              (1)小圆柱的直径d= ______ cm;
              (2)测出悬点到圆柱重心的距离为l,若等式gl= ______ 成立,说明小圆柱下摆过程机械能守恒.
            • 3. 小张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他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如图甲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先打开电源后释放重物,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下落,打出几条纸带并选出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在纸带上取出若干计数点,其中每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分别用s1、s2、s3、s4、s5表示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f.图中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______ (用f表示),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 ______ (用f、s2、s5表示),计数点5的速度公式是v5= ______ (用f、s4、s5表示)
            • 4. 某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后在上面放上A、B两个光电门,滑块通过一根细线与小盘相连.测得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质量为M的滑块上固定的挡光片宽度为d.实验中,静止释放滑块后测得滑块通过光电门A的时间为△tA,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为△tB
              (1)实验中,该同学还需要测量 ______
              (2)实验测得的这些物理量若满足表达式 ______ 即可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相应字母表示)
            • 5. 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系统在金属轨道上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将一端带有滑轮的长金属轨道水平放置,重物通过细绳水平牵引小车沿轨道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 
              (1)本实验中小车质量 ______ (填“需要”、“不需要”)远大于重物质量;
              (2)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将穿好的纸带拉直,接通电源,释放小车.图乙是打出的一条清晰纸带,O点是打下的第一个点,1、2、3、4、5是连续的计数点,O点和计数点1之间还有多个点(图中未画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在打计数点4时小车的速度v= ______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已知重物的质量为m,小车的质量为M,则从点O到点4的过程中,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为 ______ J,增加的动能为 ______ J(g取9.8m/s2,数字保留两位小数).
            • 6.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
              (1)释放纸带前,甲、乙两同学操作正确的是 ______ (填“甲”或“乙”);纸带下端所挂物体应选图2中 ______ (填“A”、“B”、“C”或“D”),理由是 ______

              (2)经正确操作后获得的一条如图3所示的纸带,A、B、C、D、E、F、G为打点计时器依次打出的点,则所挂物体的加速度a= ______ 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 7. 可以用不同方式记录时间,如打点计时器可以计时,利用匀速圆周运动也可以计时. 如图甲所示,用包有白纸的质量为m千克的圆柱棒代替纸带和重物,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电动机上并随之转动,代替打点计时针.当烧断悬挂圆柱棒的线后,圆柱棒竖直自由下落,毛笔就在圆柱棒表面的纸上画出记号,如图乙所示,设毛笔接触棒时不影响棒的运动.测得记号之间的距离依次为 20.0mm,44.0mm,68.0mm,92.0mm,116.0mm,140.0mm,已知电动机铭牌上标有“1200r/min”字样,由此研究圆柱棒的运动情况.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毛笔画相邻两条线的时间间隔T= ______ s,图乙中的 ______ 端是圆柱棒的悬挂端(选填“左”、“右”).
              (2)根据图乙所给的数据,可知毛笔画下记号D时,圆柱棒下落的速度vD= ______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圆柱棒由记号C至D减少的重力势能 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增加的动能,选C-D段来研究对测量的 ______ (选填“偶然”、“系统”)误差会增大.
            • 8. 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实验中,利用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光滑水平轨道与光滑圆弧轨道相切,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轨道的左端,OP是可绕O点转动的轻杆,且摆到某处就能停在该处,另有一小球,现在利用这些器材测定弹簧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
              (1)还需要的器材是 ______ ______
              (2)以上测量实际上是把对弹性势能的测量转化为对 ______ 的测量,进而转化为对质量和上升高度的直接测量.
            • 9. 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步骤操作(如图1),并选得一条如图2所示的纸带.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2中(单位cm),重锤质量为0.5kg,重力加速度g=9.80m/s2

              (1)根据图2中的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量△Ep= ______ J,动能的增加量△Ek= ______ J.(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往往大于动能的增加量△Ek,这是因为 ______
              (3)他进一步分析,发现本实验存在较大误差,为此设计出用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通过电磁铁控制的小铁球从A点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经过光电门B时,通过与之相连的毫秒计时器(图中未画出)记录挡光时间t,用毫米刻度尺测出AB之间的距离h,用精密仪器测得小铁球的直径d.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前应调整光电门位置使小球下落过程中球心通过光电门中的激光束.题中所给的d、t、h、g应满足关系式 ______ ,方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4)比较两个方案,改进后的方案相比原方案的优点是: ______
            • 10.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m1=50g、m2=150g,取g=9.8m/s2,则(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 ______ m/s;
              ②在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 ______ 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 ______ J;由此可以验证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