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利用悬线悬挂等大小球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悬挂两球的细绳长度要适当,且等长
              B.由静止释放小球,以便较准确计算小球碰前速度
              C.两小球必须都是钢性球,且质量相同
              D.两小球碰后可以粘在一起共同运动
            • 2.

              半径相等的两个小球甲和乙,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若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碰撞前两球动能相等,则碰撞后两球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

              A.两球的速度均为零
              B.甲球的速度为零而乙球的速度不为零
              C.乙球的速度为零而甲球的速度不为零
              D.两球的速度方向均与原方向相反,两球的动能仍相等
            • 3.

              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槽高h处开始自由下滑(      )

              A.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动量始终守恒
              B.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
              C.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都做速率不变的直线运动
              D.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小球能回到槽高h
            • 4.

              (选修模块3-5)(1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测原子核的大小

              B.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加速度增大

              C.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在微观物理学中不可以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

              D.若氢原子从 n = 6 能级向 n = 1 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 n = 6 能级向 n = 2 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2.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象(PET)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注入人体,在人体内衰变放出的正电子与人体内的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为一对γ光子,被探测器探测到,并经计算机处理后产生清晰的图象.根据PET的原理,在人体内衰变的方程式是                ;在PET中,的主要用途是作为              

              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分别以速度v1v2同向运动,并发生对心碰撞,碰后m2被右侧墙壁原速率弹回,又与m1碰撞,再一次碰撞后两球都静止.求第一次碰后m1球速度的大小.

               

               

            • 5.

              如图,虚线下方有足够大的场强大小E=5.0×103 V/m和上方场强为8mg/3q的匀强电场,方向均水平向右。质量均为m=1.5×10-2kg的A、B小球,其中B球为绝缘小球且不带电,被长为R的绝缘丝线悬挂在O点刚好静止在虚线上, A球带电荷量为qA=+6.0×10-6C,在竖直平面内的以某一初速度v竖直进入电场,运动到B点速度刚好水平,同时与B球发生正碰并立即粘在一起围绕O点做半径为R=0.7m完整的圆周运动,假设甲、乙两球可视为质点,g取10 m/s2。(sin53°=0.8,c0s53°=0.6)

              1.假设初速度v=20m/s ,试求小球A与B球碰撞前能运动的水平位移的大小和整个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球做功的最大值。

              2.如果小球刚好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试求碰撞前A球的最小速度和绳子所受的最大拉力分别多大。

               

            • 6.

              (15分)

              如图,MNP为竖直面内一固定轨道,其圆弧段MN与水平段NP相切于N、P端固定一竖直挡板。M相对于N的高度为h,NP长度为s。一木块自M端从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挡板发生一次完全弹性碰撞后停止在水平轨道上某处。若在MN段的摩擦可忽略不计,物块与NP段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求物块停止的地方与N点距离的可能值。

               

               

            • 7.

              (18分)如图甲所示,物块AB的质量分别是mA=4.0kg和mB=3.0kg. 用轻弹簧栓接,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B右侧与竖直墙相接触. 另有一物块Ct=0时以一定速度向右运动,在t=4s时与物块A相碰,并立即与A粘在一起不再分开,物块Cv-t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物块C的质量mC

                 (2)墙壁对物块B的弹力在4 s到12s的时间内对B做的功W及对B的冲量I的大小和方向;

                 (3)B离开墙后的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Ep

               

            • 8.

              如图7所示,质量为的玩具小车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车上固定着一个质量为,半径为R的内壁光滑的硬质小圆桶,桶内有一质量为,可视为质点的光滑小铅球静止在圆桶的最低点。现让小车和铅球均以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当小车遇到固定在地面的障碍物后,与之碰撞,碰后小车速度反向,且碰撞无能量损失。关于碰后的运动(小车始终没有离开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铅球上升的最大高度大于R,则铅球在经过圆桶上与圆心等高的A点处,其速度方向必竖直向上

                     B.若铅球能到达圆桶最高点,则铅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可以等于零

                     C.若铅球上升的最大高度小于R,则铅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等于

                     D.若铅球一直不脱离圆桶,则铅球再次到达最低点时与小车具有相同的速度

               

            • 9.

              轻质弹簧上端与质量为M的木板相连,下端与竖直圆筒的底部相连时,木板静止位于图中B点。O点为弹簧原长上端位置。将质量为m的物块从O点正上方的A点自由释放,物块m与木板瞬时相碰后一起运动,物块m在D点达到最大速度,且M恰好能回到O点。若将m从C点自由释放后,m与木板碰后仍一起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m达到最大速度的位置在D点的下方
              B.物块m达到最大速度的位置在D点的上方
              C.物块m与木板M从B到O的过程作匀减速运动
              D.物块m与木板M向上到达O点时仍有速度,且在O点正好分离
            • 10.

              两球AB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mA=1 kg,mB=2 kg,vA=6 m/s,vB=2 m/s。当A追上B并发生碰撞后,两球AB速度的可能值是(    )

              A.vA′=5 m/s, vB′=2.5 m/s
              B.vA′=7 m/s, vB=1.5 m/s
              C.vA′=-4 m/s,vB′=7 m/s
              D.vA′=2 m/s, vB′=4 m/s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