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为某探究小组设计的测量弹簧弹性势能的装置,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后作平抛运动\((\)小球与弹簧不相连\()\),现测得小球的质量为\(m\),桌子的高度为\(h\),小球落地点到桌边的水平距离为\(s\),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刚脱离弹簧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弹簧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为_______________ 。

            • 2. 如图所示,右边传送带长L=15m、逆时针转动速度为v0=16m/s,左边是光滑竖直半圆轨道(半径R=0.8m),中间是光滑的水平面AB(足够长).用轻质细线连接甲、乙两物体,中间为一压缩的轻质弹簧,弹簧与甲、乙两物体不拴连.甲的质量为m1=3kg,乙的质量为m2=1kg,甲、乙均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固定甲物体,烧断细线,乙物体离开弹簧后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最远距离为Sm=12m.传送带与乙物体间动摩擦因数为0.6,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甲、乙两物体可看作质点.(细线烧断后,可认为弹簧势能全部转化为物体的动能)
              (1)若固定乙物体,烧断细线,甲物体离开弹簧后进入半圆轨道,求通过D点时轨道对甲物体的压力大小;
              (2)若甲、乙两物体均不固定,烧断细线以后,问甲物体和乙物体能否再次在AB面上发生水平碰撞?若碰撞,求再次碰撞前瞬间甲、乙两物体的速度;若不会碰撞,说明原因.
            • 3.

              如图所示为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1)\)若已知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重物质量为\(0.2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打\(P\)点时,重物的速度为零,\(A\)\(B\)\(C\)为另外\(3\)个连续点,根据图中的数据,可知重物由\(P\)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量\(\triangle \)\(E\)\({\,\!}_{p}=\)              \((\)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若\(PB\)的距离用\(h\)表示,打\(B\)点时重物的速度为\(v\)\({\,\!}_{B}\),重力加速度为\(g\),当两者间的关系式满足                 时\((\)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说明下落过程中重锤的机械能守恒.

              \((3)\)实验中发现重物增加的动能略小于减少的重力势能,其主要原因是                        

              A.重物的质量过大

              B.重物的体积过小

              C.使用的直流电源

              D.重物及纸带在下落时受到阻力.

            • 4. \((1)\) 本实验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E\)\({\,\!}_{p}\)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 \(E\)\({\,\!}_{k}\)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为求得 \(E\)\({\,\!}_{k}\),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小球的质量 \(m\)

              B.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 \(s\)

              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 \(h\)

              D.弹簧的压缩量 \(x\)

              E.弹簧原长 \(l\)\({\,\!}_{0}\)
              \((2)\) 用所选取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 \(E\)\({\,\!}_{k}\),得 \(E\)\({\,\!}_{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b)\)中的直线是实验测量得到的 \(s\)\(-\) \(x\)图线。从理论上可推出,如果 \(h\)不变, \(m\)增加, \(s\)\(-\) \(x\)图线的斜率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 \(m\)不变, \(h\)增加, \(s\)\(-\) \(x\)图线的斜率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图\((b)\)中给出的直线关系和 \(E\)\({\,\!}_{k}\)的表达式可知, \(E\)\({\,\!}_{p}\)与 \(x\)的________次方成正比。



              图\((b)\)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