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摆锤A拴在长L的轻绳一端,另一端固定在O点,在A上放一个小铁块,现将摆锤拉起,使绳偏离竖直方向成θ角时由静止开始释放摆锤,当其到达最低位置时,受到竖直挡板P阻挡而停止运动,之后铁块将飞离摆锤而做平抛运动。
              (1)为了验证摆锤在运动中机械能守恒,必须求出摆锤在最低点的速度。为了求出这一速度,实验中还应该测量的物理量:铁片遇到挡板后铁片的水平位移x和竖直下落高度h;
              (2)根据测得的物理量表示摆锤在最低点的速度v=______。
              (3)根据已知的和测得的物理量,写出摆锤在运动中机械能守恒的关系式为______。
            • 2. 为了测定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由弹簧与方形薄管组成速度发射器,弹簧原长小于管长,发射器出口末端与水平桌面相切。每次实验时,都将发射器固定于水平桌面上,将弹簧压缩到相同长度,测量发射器出口B与桌面右端距离为x,小滑块从发射器出口射出,经桌面滑行x距离后从桌面右端水平抛出,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量水平距离为s。已知桌面到水平地面高度H=1m,不计空气阻力。该同学在实验中几组x、s数据(如下表)请根据数据在图2中画出s2-x图象,得到μ=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x/cm 0 10 20 30 40
              s/cm 70 61 50 36 10
              s2/m2 0.49 0.37 0.25 0.13 0.01
            • 3.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平抛运动中物体机械能是否守恒。在斜槽轨道的末端安装一个光电门B,调节激光束与球心等高,斜槽末端水平。地面上依次铺有白纸、复写纸,让小球从斜槽上固定位置A点无初速释放,通过光电门后落在地面的复写纸上,在白纸上留下打击印。重复实验多次,测得小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时间为3.30ms(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
              (1)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直径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直径为d=______mm,由此可知小球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B

              (2)实验测得轨道离地面的高度h=0.784m,小球的平均落点P到轨道末端正下方O点的距离x=0.600m,则由平抛运动规律解得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______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实验结果中小球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B与由平抛运动规律求解的平抛初速度v0相等,就可以认为平抛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
            • 4.
              近期,一种名为口袋弹弓的玩具开始流行。这种玩具由一个类似气球的橡胶“袋”和一个塑料圆环组成。但这不是普通玩具,拉动橡胶部分,就可以弹射钢球和弓箭,具有一定的“杀伤力”。某探究小组在口袋弹弓内投放质量为\(8.8g\)的小钢珠对其“杀伤力”进行了测试:\((\)不考虑空气阻力\()\)
              测试一:测试钢珠的最大速度。选择无人的沙滩进行测试,将射袋拉伸到最大长度,将钢珠从\(1.25m\)高处水平射出,测得落地点与出射点的水平距离为\(20.0m\)。则钢珠射出的最大初速度值为 ______ ;\((\)取\(g=10m/s^{2})\)
              测试二:将一个玻璃瓶放在水平面上,在距离\(3m\)远处用射袋将钢珠以最大速度水平射出,钢珠瞬间击碎玻璃瓶并竖直下落。已知钢珠与玻璃的碰撞时间为\(0.001s\)。则钢珠对玻璃瓶的平均作用力约为 ______ ;
              测试三:取三个未开封的易拉罐雪碧并列固定在水平面上,在距离\(3m\)远处用射袋将钢珠以最大速度水平射出,钢珠恰好击穿三个易拉罐,则钢珠击穿第二个易拉罐后的速率与击穿第一个易拉罐后的速率之比约为 ______ 。\((\)设阻力恒定\()\)
            • 5.

              A.如图所示为频闪摄影方法拍摄的研究物体做平抛运动规律的照片,图中\(A\)、\(B\)、\(C\)为三个同时由同一点出发的小球。\(AA{{'}}\)为\(A\)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v\)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轨迹;\(BB{{'}}\)为\(B\)球以速度\(v\)被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CC{{'}}\)为\(C\)球作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通过分析上述三条轨迹可知,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_______________和竖直方向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

              B.下图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纸带上\(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若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 \(s\),各计数点间距离如图所示,单位是\(cm\)。小车经过点\(E\)时的速度为_____\(m/s\)。

            • 6.

              如图为某探究小组设计的测量弹簧弹性势能的装置,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后作平抛运动\((\)小球与弹簧不相连\()\),现测得小球的质量为\(m\),桌子的高度为\(h\),小球落地点到桌边的水平距离为\(s\),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刚脱离弹簧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弹簧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为_______________ 。

            • 7. \((1)\) 本实验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E\)\({\,\!}_{p}\)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 \(E\)\({\,\!}_{k}\)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为求得 \(E\)\({\,\!}_{k}\),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小球的质量 \(m\)

              B.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 \(s\)

              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 \(h\)

              D.弹簧的压缩量 \(x\)

              E.弹簧原长 \(l\)\({\,\!}_{0}\)
              \((2)\) 用所选取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 \(E\)\({\,\!}_{k}\),得 \(E\)\({\,\!}_{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b)\)中的直线是实验测量得到的 \(s\)\(-\) \(x\)图线。从理论上可推出,如果 \(h\)不变, \(m\)增加, \(s\)\(-\) \(x\)图线的斜率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 \(m\)不变, \(h\)增加, \(s\)\(-\) \(x\)图线的斜率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图\((b)\)中给出的直线关系和 \(E\)\({\,\!}_{k}\)的表达式可知, \(E\)\({\,\!}_{p}\)与 \(x\)的________次方成正比。



              图\((b)\)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