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一次汽车拉力比赛中,汽车要经过某半径r=8m的圆弧形水平弯道,弯道对汽车的最大静摩擦力为车重的0.2倍,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汽车要想安全通过该弯道,那么汽车的行驶速度应不大于    km/h.
            • 2. (2016春•烟台期中)如图所示,有一个中心轴线竖直的锥形漏斗,内壁光滑,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B各自在不同水平面内做匀速阏周运动,则线速度vA    vB;小球对漏斗的压力FNA    FNB(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3. 自行车匀速率转弯时,水平地面能提供给车轮的最大静摩擦力为kmg.若转弯半径为R,则自行车转弯的最大行驶速度v=    
            • 4. (2016春•吉林校级期中)长度为1m的轻质细杆OA,A端有一质量为4kg的木球,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面内作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小球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为3m/s,取g=10m/s2,则此时球对轻杆的力大小是    ,方向向    
            • 5. (2016春•姜堰区期中)小明和小亮两个同学合作做体验性实验来来粗略地验证向心力公式Fn=mω2r.他们的做法如下:在绳子的一端拴一个小沙袋,绳子上离小沙袋重心不同距离的地方各打一个绳结A、B,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看手表,小亮同学按下列步骤操作:
              操作一:手握住绳结A,使沙袋和绳子近似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乙所示,每秒运动1周,体会绳子拉力的大小.
              操作二:手仍然握绳结A,使它们还是做匀速圆周运动,但是每秒运动2周,体会此时绳子拉力的大小.
              操作三:改为手握绳结B,仍然每秒运动2周,体会此时绳子拉力的大小.
              根据以上操作步骤填空:
              (1)两个同学采用了那种科学实验方法?    
              (2)操作一与操作二两个过程中,小亮同学会感到操作    (选填“一”或“二”)向心力比较大;
              (3)操作二与操作三    (选填“半径”或“角速度”)相同,小亮同学会感到操作    (填“二”或“三”)向心力比较大.
            • 6. 向心力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力,方向总指向圆心,时刻变化(变力),大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a=    =    =    
            • 7. (2016春•淮阴区期中)某同学探究“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如图用细线吊着一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并用仪器测出了小球的下列物理量:
              运动n圈的总时间t;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质量m;
              到悬点O的竖直距离h.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球所需要的向心力的表达式F=    
              小球所受的合力的表达式为F=    .(用字母n、t、r、m、h、g表示)
            • 8. (2016春•永州校级月考)2004年世界双人花样滑冰锦标赛,我国运动员申雪(女)和赵宏博(男)以优异成绩取得亚军.如图所示,赵宏博拉着申雪使申雪做匀速圆周运动.若申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s,申雪触地冰鞋的线速度大小为6.28m/s,求申雪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    rad/s,申雪冰鞋到圆心的半径    m.
            • 9. “太极球”是近年来在广大市民中较流行的一种健身器材,做该项运动时,健身者半马步站立,手持太极球拍,拍上放一橡胶太极球,健身者舞动球拍时,球却不会掉落地上.现将太极球简化成如图所示的平板和小球,熟练的健身者让质量为m的球在竖直面内始终不脱离板而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在运动到图中的A、B、C、D位置时球与板之间无相对运动的趋势.A为圆周的最高点,C为最低点,B、D与圆心O等高.不计板的重力,则球在C处所受板的弹力大小与在A处所受板的弹力大小之差是    
            • 10. 如图所示,一绝缘细圆环半径为r,其环面固定在水平面上,电场强度为E的云强电场与圆环平面平行,环上穿有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可沿圆环做无摩擦的圆周运动,若小球经A点时速度vA的方向恰与电场垂直,且圆环与小球间沿水平方向无力的作用,则速度vA=    ,当小球运动到与A点对称的B点时,小球对圆环在水平方向的作用力FB=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