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左端开口右端封闭的导热U形管竖直放置,两管的竖直部分高度均为65cm,水平部分BC长36cm,管内由两段水银柱封闭两端空气柱,左侧水银柱长为10cm,右侧水银柱长为15cm,数据分布均在图中标出。已知大气压强p0=75cmHg,用针管缓慢向左侧试管中加注水银,使左侧水银柱变长直到右侧水银恰好全部进入右侧管中。求:
              (i)加注水银后右侧空气柱的压强;
              (ii)加注水银的长度。
            • 2.

              \((\)一\()[\)选修模块\(3-3]\)

              \((1)\)关于布朗运动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B.布朗运动是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无关

              D.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体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引起的

              B.液晶既具有流动性又具有光学性质各向异性

              C.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

              D.\(0 ℃\)的水和\(0 ℃\)的冰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不相同


              \((3)\)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内有些残存的空气,此时玻璃管竖直放置,如图所示\(.\)假如把玻璃管竖直向上缓慢提升一段距离,玻璃管下端仍浸在水银中,则管内空气分子的密度将     ,空气分子对管中水银面的压力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沿\(abc\)变化到状态\(c\),吸收了\(340J\)的热量,并对外做功\(120J.\)若该气体由状态\(a\)沿\(adc\)变化到状态\(c\)时,对外做功\(40J\),则这一过程中气体    \((\)填“吸收”或“放出”\()\)      \(J\)热量.



              \((5)\)铁的密度\(ρ=7.8×10^{3}kg/m^{3}\)、摩尔质量\(M=5.6×10^{-2}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_{A}=6.0×10^{23}mol^{-1}\),铁原子视为球体\(.\)试估算\((\)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①\)铁原子的平均质量;\(②\)铁原子的平均直径.






              \((\)二\()[\)选修模块\(3-4]\)

              \((1)\)下列色散现象是通过干涉产生的是  

              A.在白光下观察肥皂泡呈现彩色

              B.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墙壁上呈现彩色光斑

              C.两块玻璃砖叠放在一起,玻璃砖上表面出现彩色条纹

              D.将两支铅笔并排放置,其直缝与日光灯平行,通过直缝看到彩色条纹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列波相遇一定出现干涉现象

              B.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

              C.红外线波长比可见光长,主要特点是具有热效应

              D.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

              \((3)\)如图所示,\(P\)、\(Q\)是一列沿\(x\)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两时刻的波形图,由波形\(P\) 经过\(t=2s\)到波形\(Q.\)则波长\(λ=\)      \(m\),波速\(=\)      \(m/s\).




              \((4)\)我们想像这样一幅图景:一列火车以接近光速从观察者身边飞驰而过,火车里的观察者看到沿铁路电线杆距离   __\((\)填“变大”、“变小”、“不变”\()\),而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火车车窗的高度     \((\)填“变大”、“变小”、“不变”\()\) .


              \((5)\)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已知两缝间的距离为\(0.3mm\),以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时,在离双缝\(1.2m\)远的屏上,第\(1\)个亮条纹到第\(10\)个这条纹的中心间距为\(22.78mm.\)求\((\)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①\)这种单色光的波长\(λ\);

              \(②\)双缝到第\(10\)条亮条纹中心的路程差\(S\).

            • 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的压强不为零
              B. 无论技术怎样改进,热机的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
              C. 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和温度有关
              D. 机械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也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E. 凡是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构想,都是能实现的\((2)\)如图所示,一绝热气缸开口向下,内部封闭有理想气体,绝热活塞的质量为\(m=400g\),横截面积为\(S=2cm^{2}\),初始时绝热活塞位于距气缸顶部\(h=15cm\)处,气缸内气体的温度为\(27℃.\)现用电热丝加热,活塞下移到\(2h\)处,已知外界的大气压强为\(P_{0}=1×10^{4}Pa\),不计活塞和气缸之间的摩擦力,取\(0℃=273K\),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i)\)加热前气缸内气体的压强;
              \((ii)\)活塞下移到\(2h\)处时气缸内气体的温度.
            • 4.

              \(33.(1)\)气闸舱是载人航天器中供航天员进入太空或由太空返回用的气密性装置,其原理图如图所示。座舱\(A\)与气闸舱\(B\)之间装有阀门\(K\),座舱\(A\)中充满空气,气闸舱\(B\)内为真空。航天员从太空返回气闸舱时,打开阀门\(K\),\(A\)中的气体进入\(B\)中,最终达到平衡。假设此过程中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舱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气体并没有对外做功,气体内能不变

              B.\(B\)中气体可自发地全部退回到\(A\)中

              C.气体温度不变,体积增大,压强减小

              D.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E.气体体积变大,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对气缸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将变少

              \((2)\)如图所示,密闭性能良好的杯盖扣在盛有少量热水的杯身上,杯盖的质量为\(m\),杯身与热水的总质量为\(M\),杯盖的面积为\(S\)。初始时,杯内气体的温度为\(T_{0}\),压强与大气压强\(P_{0}\)相等。因杯子不保温,杯内气体温度逐渐降低,不计摩擦,不考虑杯内水的汽化和液化,重力加速度为\(g\)。


              \((i)\)求温度降为\(T_{1}\)时杯内气体的压强\(P_{1}\);

              \((ii)\)杯身保持静止,温度为\(T_{1}\)时缓慢提起杯盖所需的力至少多大?

              \((iii)\)温度为多少时,用上述方法提杯盖恰能将整个杯子提起?

            •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较暗的房间里,看到透过窗户的“阳光柱”里粉尘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
              B.气体分子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
              C.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
              D.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绝热膨胀时,其内能不变
              E.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 6.

              【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导热性、导电性、机械强度等物理性质不一样

              B.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保持气体的压强不变,温度越高,体积越大

              D.功可以完全转化为热量,而热量不能完全变为功,即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全部变为有用的功

              E.若气体的温度不变,压强增大,说明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2)\)如图所示,两个侧壁绝热,顶部和底部都导热的相同气缸直立放置,气缸底部和顶部均由细管连通,顶部的细管带有阀门\(K\),两气缸的容积均为\({{V}_{0}}\),气缸中各有一个绝热活塞\((\)质量不同,厚度可忽略\()\),开始时\(K\)关闭,两活塞下方和右活塞上方充有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压强分别为\({{p}_{0}}\)和\(\dfrac{{{p}_{0}}}{3}\)。左活塞在气缸正中间,其上方为真空,右活塞上方气体体积为\(\dfrac{{{V}_{0}}}{4}\)。现使气缸底部与一恒温热源接触,平衡后左活塞升至气缸顶部,且与顶部刚好没有接触,然后打开\(K\),经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到平衡,已知外界温度为\({{T}_{0}}\),不计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擦,求:

              \(①\)恒温热源的温度\(T\);

              \(②\)重新达到平衡后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V}_{x}}\)。

            • 7.

              \((1)\)根据热学知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分子间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势能一定减少

              B.绝对零度就是当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为零时,用实验方法测出的温度

              C.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吸引和排斥产生的

              D.物体温度改变时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改变

              E.在热传导中,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2)\)如图所示,一圆柱形绝热气缸开口向上竖直放置,通过绝热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与容器底部相距\(h\)。现通过电热丝缓慢加热气体,当气体吸收热量\(Q\)时停止加热,活塞上升了\(2h\)并稳定,此时气体的热力学温度为\(T_{1}\)。已知大气压强为\(P_{0}\),重力加速度为\(g\),活塞与气缸间无摩擦且不漏气。求:


              \(①\)加热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量;

              \(②\)停止对气体加热后,在活塞上缓缓添加砂粒,当添加砂粒的质量为\(m_{0}\)时,活塞恰好下降了\(h\)。求此时气体的温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