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开了人类研究原子核结构的序幕\(.\)如图\(5\)中\(P\)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中分成\(A\)、\(B\)、\(C\)三束.
              \((1)\)构成\(A\)射线的粒子是 ______ ;构成\(B\)射线的粒子是 ______ ;
              \((2)\)三种射线中,电离作用最强,动量最大,经常用来轰击原子核的是 ______ 射线;当原子核中的一个核子由中子转化为质子时将放出一个 ______ 粒子.
            • 2. (2016春•南阳期中)在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后,人们对三种放射线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图所示为三种射线在同一磁场中的运动轨迹,请从三种射线中任选一种,写出它的名称和一种用途.
              名称:    
              用途:    
            • 3. 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开了人类研究原子核结构的序幕.如图7中P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中分成A、B、C三束.
              (1)构成A射线的粒子是 ______
              构成B射线的粒子是 ______
              构成C射线的粒子是 ______
              (2)三种射线中,穿透能力最强,经常用来对金属探伤的是 ______ 射线;电离作用最强,动量最大,经常用来轰击原子核的是 ______ 射线;当原子核中的一个核子由中子转化为质子时将放出一个 ______ 粒子.
              (3)请完成以下与上述粒子有关的两个核反应方程:
              Th→Pa+ ______
              ______ +Al→P+n.
            • 4.
              \(1971\)年,屠呦呦等获得了青蒿乙醚提取物结晶,研究人员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X\)射线衍射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最常用方法,用于分析的\(X\)射线波长在\(0.05nm~0.25nm\)范围之间,因为\(X\)射线的波长 ______ \((\)选填“远大于”、“接近”或“远小于”\()\)晶体内部原子间的距离,所以衍射现象明显\(.\)分析在照相底片上得到的衍射图样,便可确定晶体结构\(.X\)射线是 ______ \((\)选填“纵波”或“横波”\()\).
            • 5.
              如下图所示, \(x\)为放射源,\(L\)为一纸板,纸板与计数器之间有强磁场 \(B\)\(.\)当强磁场移开时,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说明放射源中没有    \((\)选填“\(α\)”、“\(β\)”或“\(γ\)”\()\)粒子;将纸板\(L\)移开,计数器计数率大幅度上升,这表明放射源中有        \((\)选填“\(α\)”、“\(β\)”或“\(γ\)”\()\)粒子.




                 

            • 6.
              如图,\(R\)为真空室内一放射源,\(LL′\)为一张薄纸板,\(MN\)为荧光屏,放射源正对荧光屏的中心\(O\)点射出\(α\)、\(β\)、\(γ\)三种射线\(.\)若在虚线框内加上垂直于线框平面的匀强磁场时,荧光屏上只观察到\(O\)、\(P\)两个亮点,则打在\(O\)点的是 ______ 射线,虚线框内磁场的方向 ______ \((\)选填“向里”或“向外”\()\).
            • 7.
              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开了人类研究原子核结构的序幕\(.\)如图\(7\)中\(P\)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中分成\(A\)、\(B\)、\(C\)三束.
              \((1)\)构成\(A\)射线的粒子是 ______ ;
              构成\(B\)射线的粒子是 ______ ;
              构成\(C\)射线的粒子是 ______ .
              \((2)\)三种射线中,穿透能力最强,经常用来对金属探伤的是 ______ 射线;电离作用最强,动量最大,经常用来轰击原子核的是 ______ 射线;当原子核中的一个核子由中子转化为质子时将放出一个 ______ 粒子.
              \((3)\)请完成以下与上述粒子有关的两个核反应方程:
              \( \;_{ 90 }^{ 234 }Th→ \;_{ 91 }^{ 234 }Pa+\) ______ ;
              ______ \(+ \;_{ 13 }^{ 27 }Al→ \;_{ 15 }^{ 30 }P+ \;_{ 0 }^{ 1 }n.\)
            • 8. 各种粒子的符号:
              α粒子     β粒子      正电子      质子     
              电子      中子       氘核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