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光电效应现象证明了光具有\((\)  \()\)
              A.粒子性
              B.波动性
              C.衍射的特性
              D.干涉的特性
            • 2.
              我们知道,根据光的粒子性,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子,光子具有动量\((\) \(hv/c\) \()\)  和能量\((hv\) \()\),当光子撞击到光滑的平面上时,可以像从墙上反弹回来的乒乓球一样改变运动方向,并给撞击物体以相应的作用力。光对被照射物体单位面积上所施加的压力叫光压。联想到人类很早就会制造并广泛使用的风帆,能否做出利用太阳光光压的“太阳帆”进行宇宙航行呢?
              \(1924\)年,俄国航天事业的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和其同事灿德尔明确提出“用照射到很薄的巨大反射镜上的太阳光所产生的推力获得宇宙速度”,首次提出了太阳帆的设想。但太阳光压很小,太阳光在地球附近的光压大约为\(10^{-6}N/m^{2}\),但在微重力的太空,通过增大太阳帆面积,长达数月的持续加速,使得太阳帆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宇宙速度。\(IKAROS\) 是世界第一个成功在行星际空间运行的太阳帆。\(2010\)年\(5\)月\(21\)日发射,\(2010\)年\(12\)月\(8\)日,\(IKAROS\) 在距离金星 \(80\),\(800\) 公里处飞行掠过,并进入延伸任务阶段。
              设太阳单位时间内向各个方向辐射的总能量为\(E\),太空中某太阳帆面积为\(S\),某时刻距太阳距离为\(r(r\)很大,故太阳光可视为平行光,太阳帆位置的变化可以忽略\()\),且帆面和太阳光传播方向垂直,太阳光频率为\(v\),真空中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
              \((1)\)当一个太阳光子被帆面完全反射时,求光子动量的变化\(\triangle P\),判断光子对太阳帆面作用力的方向。
              \((2)\)计算单位时间内到达该航天器太阳帆面的光子数。
              \((3)\)事实上,到达太阳帆表面的光子一部分被反射,其余部分被吸收。被反射的光子数与入射光子总数的比,称为反射系数。若太阳帆的反射系数为\(ρ\),求该时刻太阳光对太阳帆的作用力。
            • 3. 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
              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
              B.\(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
              C.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
              D.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波是一种概率波
              B.光波是一种电磁波
              C.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D.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宏观物体没有波动性
            • 5.
              如图所示,电子束经过窄缝后,穿过特制的晶体材料,在涂有荧光的底板上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圆环\(.\)这是\(1927\)年戴维逊和革末完成的非常著名的实验,二人因此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关于此项实验的论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明暗相间的圆环是电子形成的衍射条纹
              B.亮条纹是电子到达概率小的地方
              C.此项实验证实了电子具有粒子性
              D.电子所具有的波动性与机械波没有区别
            • 6.

              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光子可以转化为电子
              B.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波动性,少量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
              C.光有时是波,有时是粒子
              D.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和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一样也具有能量和动量
            • 7.

              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能量较大的光子其波动性越显著
              B.光波频率越低,粒子性越明显
              C.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D.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在另外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明显
            • 8.

              \(10.\)如图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为\(4.27\),与纵轴交点坐标为\(0.5)\)。由图可知:


              A.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4.27×10^{14}Hz\)

              B.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5.5×10^{14}Hz\)

              C.该图线的斜率的物理意义是普朗克常量

              D.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eV\)
            • 9.

              近代物理关于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探究成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对应的波长公式为\(\lambda =\dfrac{h}{p}\),其中\(p\)表示粒子对应的动量,\(h\)表示能量子

              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暗条纹是光子不能到达的地方

              C.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微观粒子碰撞时不但有能量而且有动量

              D.光电效应中,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
            • 10.
              不能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
              A.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D.原子的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