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将两支铅笔并排放在一起,中间留一条狭缝,通过这条狭缝去看与其平行的日光灯,能观察到彩色条纹,这是由于光的______(选填“折射”“干涉”或“衍射”)。当缝的宽度______(选填“远大于”或“接近”)光波的波长时,这种现象十分明显。
            • 2.
              如图,\(\triangle ABC\)是一直角三棱镜的横截面,\(∠A=90^{\circ}\),\(∠B=60^{\circ}.\)一细光束从\(BC\)边的\(D\)点折射后,射到\(AC\)边的\(E\)点,发生全反射后经\(AB\)边的\(F\)点射出,\(EG\)垂直于\(AC\)交\(BC\)于\(G\),\(D\)恰好是\(CG\)的中点。不计多次反射。
              \((i)\)求出射光相对于\(D\)点的入射光的偏角;
              \((ii)\)为实现上述光路,棱镜折射率的取值应在什么范围?
            • 3.
              如图,\(\triangle ABC\)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A=30^{\circ}\),一束红光垂直\(AB\)边射入,从\(AC\)边上的\(D\)点射出。其折射角为\(60^{\circ}\),则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 ______ 。
              若改用蓝光沿同一路径入射,则光线在\(D\)点射出时的折射角 ______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60^{\circ}\)。
            • 4. 某种材料制成的边长为L的等边三棱镜,其截面ABC如图所示,BC边有不透光均匀涂层.一束垂直BC边的光线从AB边距B点处的E点入射,光线在三棱镜内经过一次反射后从AC边上距A点的F点射出,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求:
              ①该材料的折射率n;
              ②从AC边上射出的光在三棱镜中的传播时间t.
            • 5. 如图所示,一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玻璃棱镜ABC,∠A=30°.一条光线以45°的入射角从AC边上的D点射入棱镜,光线最终垂直BC边射出.
              ①求玻璃的折射率.
              ②画出光在玻璃棱镜中的传播路线.
            • 6.
              如图,空气中有两块材质不同、上下表面平行的透明玻璃板平行放置;一细光束从空气中以某一角度\(θ(0 < θ < 90^{\circ})\)入射到第一块玻璃板的上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第一块玻璃板下表面一定有出射光
              B.在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一定没有出射光
              C.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方向一定与入射光方向平行
              D.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一定在入射光延长线的左侧
              E.第一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线一定在入射光延长线的右侧
            • 7.
              人的眼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折射率相同、半径不同的两个球体共轴,平行光束宽度为\(D\),对称地沿轴线方向射入半径为\(R\)的小球,会聚在轴线上的\(P\)点\(.\)取球体的折射率为\( \sqrt {2}\),且\(D= \sqrt {2}R\),求光线的会聚角\(α.(\)示意图未按比例画出\()\)
            • 8.
              图中给出了“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示意图,双缝\(S_{1}\)和\(S_{2}\)间距为\(0.80mm\),双缝到屏的距离为\(0.80m\),波长为\(500nm\)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双缝\(S_{1}\)和\(S_{2}\)上,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中心轴线\(OO′\)上方第\(1\)条亮纹中心位置在\(P_{1}\)处,第\(3\)条亮纹中心位置在\(P_{2}\)处,现有\(1\)号、\(2\)号虫子分别从\(S_{1}\)和\(S_{2}\)出发以相同速度沿垂直屏方向飞行,\(1\)号虫子到达屏后,沿屏直线爬行到\(P_{1}\),\(2\)号虫子到达屏后,沿屏直线爬行到\(P_{2}\),假设两条虫子爬行速率均为\(10^{-3}m/s\),正确的是\((\)  \()\)
              A.\(1\)号虫子运动路程比\(2\)号短
              B.两只虫子运动的时间差为\(0.2s\)
              C.两只虫子运动的时间差为\(1.0s\)
              D.已知条件不够,两只虫子运动时间差无法计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