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用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若规定最低位置D处所在水平面势能为零.在某次实验中,将小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用DIS以图象方式显示出图2所示的实验结果.图象的横轴表示小球距最低点D的竖直高度h,纵轴表示摆球的重力势能Ep、动能Ek和机械能E随h的变化关系.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2的图象中,表示小球重力势能Ep、动能Ek和机械能E随小球距最低点D的高度h的变化关系图线分别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2)本次实验小球由静止释放时距最低点D的竖直高度为    m,小球的质量为    kg(取g=9.8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由图2的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2.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选取的重锤应质量较大、体积较小
              B.处理纸带时还需要的器材是刻度尺
              C.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应在竖直平面内
              D.应该的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之前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
            • 3. 小华在实验室中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为了完成实验,下列器材中必备的是    
              A.交流电源         B.刻度尺   C.秒表           D.天平
              (2)选择好器材后,小华同学通过正确的操作得到了一条实验纸带,如图2所示,图中O点是打出的第1个点,计数点A、B、C、D之间分别还有一个点.各计数点与O点之间的距离已测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0.02s,则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重锤的速度vC=    m/s.(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小华通过纸带得到OC的距离h及C点的速度vC,当两者间的关系式满足    时,说明下落过程中重锤的机械能守恒(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4)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4. (2016•扶沟县一模)某同学用光电门和数字计时器测量自由落体的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将光电门A和电磁铁安装在支架上,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二者在一条竖直线内,当电磁铁断电释放小球后,小球能顺利通过光电门A.
              (2)将光电门A固定在支架上,先接通电源,电磁铁吸住小球,再断开电源,小球落下,数字计时器计下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多次实验,得到小球通过光电门A的时间的平均值为△t,若测得小球的直径为d,则小球通过光电门A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3)用直尺测出从小球下落的位置到光电门A中心的距离h,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是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4)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d=    mm.
            • 5.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备有如下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天平、刻度尺等,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    .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A、B、C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相邻的三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在打下B点时物体的速度是    m/s.
            • 6. 某同学用重锺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让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打点计时器就在重锤拖着的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痕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下面是本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请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文字.
              A.图中图     (选填“甲”或“乙”)所示安装方案更好一些,按此示意图组装实验器材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    (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m=1.00kg;
              D.释放纸带,然后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E.重复步骤D多次,得到多条纸带.
              在以上实验步骤中,操作不当的是    (选填步骤前的字母).
              (2)数据处理
              F.从打出的纸带中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丙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O,在便于测量的地方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测量出A、B、C、D各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
              G.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0m/s2,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从打O点到打C点的过程中,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Ep减=    J,增加的动能Ek增=     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得出结论
              H.本次实验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4)评估
              I.该同学重复分析多条纸带,发现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比它增加的动能略大一些,你认为造成此结果的原因是    
              J.本实验处理数据时,若以
              v2
              2
              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给出的
              v2
              2
              ~h图象应是    ,才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v2
              2
              ~h图线的斜率等于    的数值.
            • 7.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实验中做法合理的是(  )
              A.“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供小车运动的平板应光滑
              B.“利用光电门测量小车瞬时速度”实验中,应增大遮光片的宽度
              C.借助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要尽量选用密度大的重物以减少空气阻力的影响
              D.“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为了准确测量系绳拉力,应尽量避免弹簧秤外壳与木板发生摩擦
            • 8. (2016•江门模拟)探究小组利用传感器研究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悬点处装有拉力传感器,可记录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各时刻的拉力值.忽略摆线的质量和摆动过程中摆线长度的变化,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过程如下:
              (1)测量小球质量m和摆线长L;
              (2)为了测量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大小,小组成员将小球拉至某一高度h处无初速释放,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中提取最大值为F,则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表达式为v=    (用F等测定的物理量符号表达),若考虑小球的大小不可忽略,则该速度的计算值与实际值相比较    (填写“偏大”、“偏小”或“相等”).
              (3)小球从释放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    .(用测定物理量的符号表达)
            • 9. 在用重物自由下落验证机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应先接通    的电源,再释放重物;由于纸带受到阻力的作用,使得实验中动能的增加量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0.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如下:
              A.按装置图安装好实验装置;
              B.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
              C.用米尺测量悬线的长度l;
              D.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摆动.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0,此后小球每经过最低点一次,依次计数1、2、3….当数到20 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t;
              E.多次改变悬线长度,对应每个悬线长度,都重复实验步骤C、D;
              F.计算出每个悬线长度对应的t2
              G.以t 2 为纵坐标、l 为横坐标,作出t2-l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完成下列任务:
              (1)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t2-l图线如图2所示.根据图线拟合得到方程t2=404.0l+2.0.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取π2=9.86,结果保留3 位有效数字)
              (2)从理论上分析图线没有过坐标原点的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不应在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应该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开始计时;
              B.开始计时后,不应记录小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而应记录小球做全振动的次数;
              C.不应作t2-l图线,而应作t-l图线;
              D.不应作t2-l图线,而应作t2-(l+
              1
              2
              d)图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