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为“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装置示意图.
              (1)入射小球1与被碰小球2直径相同,均为d,它们的质量相比较,应是
              m1______ m2
              (2)不放小球2,让球1从滑槽的G点由静止滚下,平抛后落点为 ______
              (3)放上球2,让球1从滑槽的G点由静止滚下,碰撞后分别平抛,球1的落点为 ______ .球2的落点为 ______
              (4)看 ______ ______ 是否相等,以验证动量守恒.
            • 2. 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 ______ (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C.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2)图中O点时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由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由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
              接下俩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 ______ .(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平抛射程OM、ON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的高度h
              E.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 3. 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验证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O点是水平槽末端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A、B两球的质量乙比mA:mB=3:1.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在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落点痕迹P,重复10次,得到10个落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的末端R处,让A球仍从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与B球碰撞,碰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10次.A、B两球在记录纸上留下的落点痕迹如图2所示,其中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1)碰撞后A球的水平射程应取 ______  cm.
              (2)本实验巧妙地利用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表示小球的水平速度.下面的实验条件中,可能不能使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的大小表示为水平初速度大小的是 ______
              A.使A、B两小球的质量之比改 变为5:1       B.升高小球初始释放点的位置
              C.使A、B两小球的直径之比改变为1:3        D.升高桌面的高度,即升高R点距地面的高度
              (3)利用此次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计算碰撞前的总动量与碰撞后的总动量的比值为 _____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4. 如图所示,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和滑块A和B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a.松开手的同时,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计时器结束计时,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和t2
              b.在A、B间水平放入一个轻弹簧,用手压住A、B使弹簧压缩,放置在气垫导轨上,并让它静止在某个位置.
              c.给导轨送气,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
              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离L1;B的右端至D板的距离L2
              (1)实验步骤的顺序是 ______
              (2)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______ 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______
              (3)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 ______
              (4)实验中弹簧与A、B滑块是粘连好还是不粘连好?理由是 ______
            • 5.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1)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______
              A.将斜槽末端调成水平
              B.在斜槽上涂润滑油
              C.使入射球A每次都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
              D.从P点附近多个落点中选取最清晰的一个点做为P的标记
              (2)图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以下选项中哪些是实验中必须进行测量的 ______
              A.水平槽上未放被碰小球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d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3)实验中小球的质量m1>m2,若其表达式满足 ______ ,则可验证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用相关的物理量符号:H、d、m1、m2、OP、OM、ON、PM等表示)
            • 6.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在下面所列举的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中,有两项是错误的或者是没有必要进行的,它们是 ______  (填字母代号)
              A.按照图1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学生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C.用天平测量出重物的质量
              D.先接通电源开关,再放手让纸带和重物下落
              E.在打出的纸带上,选取合适的两点,测量两点的速度和他们之间的距离
              F.验证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即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2)本次实验中,打点周期为0.02s,自由下落的重物质量为2kg,打出一条理想纸带的数据如图2所示,单位是cm,g取9.8m/s2.点 O、A之间还有多个点没画出,打点计时器打下点B时,物体的速度vB= ______  m/s,从起点O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 ______ 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量△Ek= ______  J.(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实验结论是 ______
            • 7.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小车A的前端黏有橡皮泥,在小车A后面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得到打点纸带如图乙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离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 ______ 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填“AB”、“BC”、“CD”或“DE”)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为0.40kg,小车B的质量为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总动量为 ______ kg•m/s,碰后总动量为 ______ kg•m/s.
            • 8. 某实验小组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关于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 ______
              A.打点计时器安装时要使两限位孔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并安装稳定,以减小纸带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B.需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C.打点计时器用四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作为电源
              D.用手托着重锤,先闭合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开关,然后释放重锤
              E.打出的纸带中,只要点迹清晰,就可以运用公式mg△h=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F.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必须先确定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
              (2)实验结果往往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关于这个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A.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B.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C.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该误差
              D.可以通过减小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来减小该误差.
            • 9.
              如图,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 ______ \((\)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_{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_{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_{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_{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 ______ \(.(\)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_{1}\)、\(m_{2}\)         
              B.测量小球\(m_{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_{1}\)、\(m_{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 ______ 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