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实验“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中,小明用螺旋测微器、\(10\)分度游标卡尺分别多次测量了同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读数为\(0.82mm\),则使用的是螺旋测微器
              B.若读数为\(0.8mm\),则使用的是\(10\)分度游标卡尺
              C.若使用的是螺旋测微器,读数可能为\(0.819mm\)
              D.若使用的是\(10\)分度游标卡尺,读数可能为\(0.81mm\)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的原理基本一样
              B.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外接的交流电压一样
              C.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外拉的交流电频率是一样的
              D.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都是0.02s
            • 3. 打点计时器是中学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实验器材,常见的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两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的运动越快
              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
              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D.使用打点计时器在拉动纸带时,拉动方向应尽量与限位孔平行
            • 4. 小明在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一本书的长度时读数如下,哪一个读数是正确的(  )
              A.29.0cm
              B.29.00cm
              C.29.000cm
              D.0.2900m
            • 5. 关于误差和有效数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出一个物体长为123.6cm,采用的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是厘米
              B.0.92与0.920含义是不一样的
              C.多测几次求平均值可减小系统误差
              D.0.082是三位有效数字,103.6cm是四位有效数字
            • 6. 一同学在某次实验中测量一物体长度,正确的记录结果为8.750cm,则该同学所使用的测量工具可能为(  )
              A.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
              B.10分度的游标卡尺
              C.20分度的游标卡尺
              D.50分度的游标卡尺
              E.螺旋测微器
            • 7. 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测物体重力时,正确的操作是(  )
              A.用手握紧弹簧秤侧部使其保持竖直放置
              B.绳子悬挂住物体的不同部位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C.要保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上不能做这个实验
              D.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位置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 8. 关于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为了减少误差,进行任何一个测量,都要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B.记录测量的结果,所用单位不同时,不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
              C.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值,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
              D.测量长度要有估计数字,估计数字的位数越多,误差就越小
            • 9.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下列哪些读数符合有效数字要求(  )
              A.1.532m
              B.1.6514m
              C.19.40cm
              D.4.82mm
            • 10. 下列数字中是三位有效数字的有(  )
              A.0.03
              B.3.00
              C.1.03×104
              D.1.03×10-3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