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实验小组采用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动能定理“。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沙桶尚未到达地面,打点计时器工作电源频率为\(50Hz\)。

              \((1)\)在已经正确平衡小车的摩擦力后,实验时为了保证小车受到的合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沙和沙桶的总质量 ______ 小车的质量。\((\)填“远小于“、“等于”或“远大于”\()\)
              \((2)\)图乙是沙和沙桶质量为\(0.03kg\)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0\)及\(A\)、\(B\)、\(C\)、\(D\)和\(E\)五个计数点,可测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s\)如表,请计算出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_{e}=\) _____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纸带的测量结果
              测量点 \(0\) \(A\) \(B\) \(C\) \(D\) \(E\)
              \(s/cm\) \(0.00\) \(1.51\) \(3.20\) \(5.06\) \(7.15\) \(9.41\)
              \((3)\)根据上述的测量数据,要验证“动能定理”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______ 。
            • 2. 为了“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查资料得知,弹簧的弹性势能Ep=kx2,其中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
              某同学就设想用压缩的弹簧推静止的小球(质量为m)运动来探究这一问题.
              为了研究方便,把小铁球m放在水平桌面上做实验,让小球m在弹力作用下运动,即只有弹簧推力做功.
              该同学设计实验如下:
              首先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将轻质弹簧竖直挂起来,在弹簧的另一端挂上小铁球m,静止时测得弹簧的伸长量为d.
              在此步骤中,目的是要确定物理量 ______ ,用m、d、g表示为 ______
              接着进行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将这根弹簧水平放在桌面上,一端固定,另一端被小铁球m压缩,测得压缩量为x,释放弹簧后,小铁球被推出去,从高为h的水平桌面上抛出,小铁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距离为L.
              小铁球的初动能Ek1= ______ ,小铁球的末动能Ek2= ______
              弹簧对小铁球做的功W= ______ .(用m、x、d、g表示)
              对比W和Ek2-Ek1就可以得出“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即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 3. 某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有关“动能定理”研究的实验.其步骤如下:

              1、按图1把实验器材安装好,不挂配重,反复移动垫木直到小车能够做匀速直线运动;
              2、把细线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质量为100g的配重.接通电源,放开小车,电火花计时器在被小车带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从某点A开始,此后在纸带上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标为B、C、D…;
              3、测量出B、C、D、…各点与A点的距离,分别记为x1、x2、x3、…;
              4、用配重受到的重力分别乘以x1、x2、x3、…,得到配重重力所做的功W1、W2、W3、…;(重力加速度g=9.80m/s2
              5、求出B、C、D、…各点速度的大小,分别记为v1、v2、v3、…,再求出它们的平方v12、v22、v32、…;
              6、用纵坐标表示速度的平方v2,横坐标表示配重重力所做的功W,作出v2-W图象.
              (以下计算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1)步骤1的目的是 ______
              (2)在步骤4中,该同学测得x4=40.00cm,则配重重力所做的功W4______ J
              (3)该同学得到的v2-W图象如图2所示.通过图象可知,打A点时对应小车的速度v0= ______ m/s
              (4)小车的质量M= ______ kg.
            • 4.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
              (1)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则: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应 ______ (填:远大于、远小于或等于)滑块的质量M,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 ______
              (2)实验时,应该先 ______ ,再 ______ (填:释放纸带或接通电源).
            • 5.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器材做“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在实验中,该小组同学把砂和砂桶的总重力当作小车受到的合外力.

              (1)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误差尽量小,在实验操作中,下面做法必要的是 ______
              A.实验前要对装置进行平衡摩擦力的操作
              B.实验操作时要先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在利用纸带进行数据处理时,所选的两个研究点离得越近越好
              D.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除实验装置中的仪器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 ______
              (3)如图2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现选取纸带中的A、B两点来探究“动能定理”.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图中已经标明了要测量的物理量,另外,小车的质量为M,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请你把要探究的结果用题中给出的字母表达出来 ______
            • 6.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当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 ______ (填测量工具)和 ______ 电源(填“交流”或“直流”).
              (2)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的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3)在正确操作情况下,需要垫起木板的一端平衡摩擦,平衡摩擦时,小车是否要拖着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进行? ______ (填“是”或“否”),平衡摩擦的目的是 ______ .实验时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如图乙所示.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______ 部分进行测量(根据下面所示的纸带回答,并用字母表示).
            • 7. 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是:
              ①摆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②将质量为200g的小车拉到打点计时器附近,并按住小车.
              ③在质量为10g、30g、50g的三种钩码中,他挑选了一个质量为50g的钩码挂在拉线的挂钩P上.
              ④释放小车,打开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1)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经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
              ①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为40.0cm.
              ②打下第N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1.00m/s.
              该同学将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所受的拉力,算出: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 ______ J,小车动能的增量为 ______ J.(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此次实验探究结果,他没能得到“恒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且误差很大.显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忽视了各种产生误差的因素.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过程帮助分析一下,造成较大误差的三个主要原因是: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 8. 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过程中有平衡摩擦力的步骤,并且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以整数倍增大,即分别为W0、2W0、3W0、4W0

              (1)实验中首先通过调整木板倾斜程度以平衡摩擦力,目的是 ______ (填写字母代号).
              A.为了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做匀加速运动
              B.为了增大橡皮筋对小车的弹力
              C.为了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
              D.为了使小车获得较大的动能
              (2)图2是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出的一条纸带,从中截取了测量小车最大速度所用的一部分,已知相邻两点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则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vm= ______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几名同学在实验中分别得到了若干组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W与小车获得最大速度vm的数据,并利用数据绘出了图丙给出的四个图象,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
            • 9.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动能定理,

              (a)该装置中的错误有:
              ______ ______ ______
              (b)纠正装置错误后,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必须进行平衡摩擦力:将小车水平静止地放在长木板上,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慢慢垫高,如图(乙),直到小车 ______
              (c)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后,重新进行正确的操作,设砂与砂桶的质量为m,小车的质量为M,从静止释放小车,测得小车运动距离S,小车速度为v,设重力加速度为g,(设M>>m),则验证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 ______ (用所给的字母表达).
            • 10.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了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数字计时器

              (1)将气垫导轨接通气泵,通过调平螺丝调整气垫导轨使之水平,检查是否调平的方法是 ______
              (2)如图2所示,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d= ______ cm;实验时,将橡皮条挂在滑块的挂勾上,向后拉伸一定的距离,并做好标记,以保证每次拉伸的距离恒定.现测得挂一根橡皮条时,滑块弹离橡皮条后,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则滑块最后匀速运动的速度表达式为 ______ (用字母表示).
              (3)逐条增加橡皮条,记录每次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时间,并计算出对应的速度.则画出的W-v2图象应是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