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你用手掌平托一苹果,保持这样的姿势在竖直平面内以速率\(v\)按顺时针方向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假设\(t=0\)时刻苹果在最低点\(a\)且重力势能为零,关于苹果从最低点\(a\)运动到最高点\(c\)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在最高点\(c\)受到手的支持力为\(mg+m \dfrac {v^{2}}{R}\)
              B.苹果的重力势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E_{p}=mgR[1-\cos ( \dfrac {v}{R}t)]\)
              C.苹果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苹果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越来越小
            • 2.
              如图所示,一根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座猴山的\(A\)、\(B\)处,\(A\)、\(B\)两点水平距离为\(16m\),竖直距离为\(2m\),\(A\)、\(B\)间绳长为\(20m\)。质量为\(10kg\)的猴子抓住套在绳子上的滑环从\(A\)处滑到\(B\)处。以\(A\)点所在水平面为参考平面,猴子在滑行过程中重力势能最小值约为\((\)绳处于拉直状态\()(\)  \()\)
              A.\(-1.2×10^{3}J\)
              B.\(-7.5×10^{2}J\)
              C.\(-6.0×10^{2}J\)
              D.\(-2.0×10^{2}J\)
            • 3.
              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动能\(E_{k0}\)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已知上升过程中受到阻力作用,图中两条图线分别表示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中的某一个与其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以地面为零势能面,\(h_{0}\)表示上升的最大高度,图中坐标数据中的\(k\)值为常数且满足\(0 < k < 1)\)则由图可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的是重力势能随上升高度的图象\(②\)表示的是动能随上升高度的图象
              B.上升过程中阻力大小恒定且\(f=kmg\)
              C.上升高度\(h= \dfrac {k+1}{k+2}h_{0}\)时,重力势能和动能不相等
              D.上升高度\(h= \dfrac {h_{0}}{2}\)时,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差为\( \dfrac {k}{2}mgh_{0}\)
            • 4.
              如图所示,由电动机带动着倾角\(θ=37^{\circ}\)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以速率\(v=4m/s\)顺时针匀速转动。一质量\(m=2kg\)的小滑块以平行于传送带向下\(v{{"}}=2m/s\)的速率滑上传送带,已知小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dfrac {7}{8}\),取\(g=10m/s^{2}\),\(\sin 37^{\circ}=0.6\),\(\cos 37^{\circ}=0.8\),则小滑块从接触传送带到与传送带相对静止的时间内\((\)  \()\)
              A.小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B.重力势能增加了\(120J\)
              C.小滑块与传送带因摩擦产生的内能为\(84J\)
              D.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为\(336J\)
            • 5.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53^{\circ}\)的足够长固定斜面底端,一质量\(m=lkg\)的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上滑,一段时间后返回出发点\(.\)物块上滑所用时间\(t_{1}\)和下滑所用时间\(t_{2}\)大小之比为\(t_{1}\):\(t_{2}= \sqrt {5}\):\( \sqrt {11}\),则\((\)  \()\)
              A.物块由斜面底端上滑时初速度\(v_{l}\)与下滑到底端时速度\(v_{2}\)的大小之比为\( \sqrt {11}\):\( \sqrt {5}\)
              B.物块上滑时的初速度\(α_{1}\)与下滑的加速度的\(α_{2}\)大小之比为\( \sqrt {11}\):\( \sqrt {5}\)
              C.物块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D.物块沿斜面上滑和下滑的过程中,系统机械能的改变量相同
            • 6.
              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电动机带动下,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_{1}\)匀速向右运动,一质量为\(m\)的滑块从传送带右端以水平向左的速率\(v_{2}(v_{2} > v_{1})\)滑上传送带,最后滑块返回传送带的右端。关于这一过程的下列判靳,正确的有\((\)  \()\)
              A.滑块返回传送带右端的速率为\(v_{2}\)
              B.此过程中传送带对滑块做功为\( \dfrac {1}{2}m v_{ 1 }^{ 2 }- \dfrac {1}{2}m v_{ 2 }^{ 2 }\)
              C.此过程中电动机对传送带多做的功为\(2mv_{1}^{2}\)
              D.此过程中滑块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dfrac {1}{2}m(v_{1}+v_{2})^{2}\)
            • 7.
              如图所示,地面光滑,质量为\(m_{1}\)的\(A\)物块,以\(v_{0}=10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质量分别为\(m_{2}﹑m_{3}\)的物块\(B\)与\(C\),由轻质并且处于原长状态的弹簧相固连,\(B﹑C\)和弹簧初始静止放置,某时刻\(A\)与\(B\)碰撞后立刻粘在一起\(.\)已知\(m_{1}=2kg\),\(m_{2}=m_{3}=3kg\),求:
              \((1)A\)与\(B\)碰撞粘在一起后瞬间的速度大小
              \((2)\)此后运动过程中,弹簧被第一次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大小.
            • 8.
              如图所示,滑块\(A\)以一定的初速度从粗糙斜面体\(B\)的底端沿斜面向上滑,然后又返回,整个过程中斜面体\(B\)与地面之间没有相对滑动。那么滑块向上滑和向下滑的两个过程中\((\)  \()\)
              A.滑块向上滑动的加速度等于向下滑动的加速度
              B.滑块向上滑动的时间等于向下滑动的时间
              C.斜面体\(B\)受地面的支持力大小始终等于\(A\)与\(B\)的重力之和
              D.滑块上滑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等于下滑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 9.
              如图所示,一个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30^{\circ}\),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v=5m/s\)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一质量为\(1kg\)的物体以\(v_{0}=10m/s\)的初速度从传送带底端向上运动,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dfrac { \sqrt {3}}{6}\),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物体在传送带底端时的加速度
              \((2)\)求物体沿传送带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3)\)若传送带向上匀速运动的速度\((v)\)的大小可以调节,物体的初速度不变,当传送带的速度调节为多大时,物体从底端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最小?最小值是多大?
            • 10.
              如图所示,有半径相同的小球\(a\)、\(b\),\(a\)球质量为\(2m\),\(b\)球质量为\(m\),\(b\)球位于光滑轨道\(ABC\)的水平段\(BC\)的末端\(C\)处。\(a\)球从距\(BC\)水平面高\(h\)的\(A\)处由静止滑下,在\(C\)处与\(b\)球发生弹性正碰。求:
              \((1)\)碰前瞬间\(a\)球的速度\(v\);
              \((2)\)两球在水平地面\(DE\)上的落点间的距离\(s\)。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