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1\),为\(《\)探究加速度与外力间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中\(A\)为小车,\(B\)为带滑轮的长木板,\(C\)为水平桌面\()\)

              \((1)\)为了探究加速度跟力和质量的关系,应该采用的研究实验方法是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假设法
              C.理想实验法     \(D.\)图象法
              \((2)\)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的图\(2\)所示,则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3)\)在探究保持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间关系时,小车质量\(M\)和砝码质量\(m\)分别选取下列四组值。
              A.\(M=500g\),\(m\)分别为\(50g\)、\(70g\)、\(100g\)、\(125g\)
              B.\(M=500g\),\(m\)分别为\(20g\)、\(30g\)、\(40g\)、\(50g\)
              C.\(M=200g\),\(m\)分别为\(50g\)、\(75g\)、\(100g\)、\(125g\)
              D.\(M=200g\),\(m\)分别为\(30g\)、\(40g\)、\(50g\)、\(60g\)
              若其它操作都正确,那么在选用______组值测量时所画出的图线较准确。
            • 2.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某同学在接通电进行实验之前,将实验器材组装,如图所示。请你指出该装置中错误或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


              \((2)\)改正实验装置后,该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如图是他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由图中的数据可算得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通过数据的处理作出了\(a-F\)图象,如图所示,则


              \(①\)图中的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图中直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砂桶质量_____\((\)填“偏大”或“偏小”\()\)。

            • 3.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图中小车的质量为\(M\),钩码的质量为\(m\),小车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

                  

                                    甲                                             乙

              \((1)\)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拉力近似等于钩码的总重力,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某学生由于疏忽没有平衡摩擦力,他测量得到的\(aF\)图象,可能是图乙中的图线________\((\)选填“\(A\)”“\(B\)”或“\(C\)”\()\);

              \((3)\)如图丙所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中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在计数点\(2\)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 4.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面拉动的纸带经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计算得到.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 ______ 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总重力.
              \((2)\)一组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得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作出\(a\)与 ______ 图象.
              \((3)\)甲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一\(F\)图线,如图\(2(a)\)所示\(.\)则实验存在的问题是 ______ .
              \((4)\)乙、丙两同学用同一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一\(F\)图线,如图\(2(b)\)所示\(.\)则是两同学做实验时 ______ 取值不同造成的.
              \((5)\)随着\(F\)的增大,\(a\)一\(F\)图线最后会略微向 ______ 弯曲\((\)填上或下\()\).
            • 5.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裝置,小车的质量用\(M\)表示,钩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上打的点计算出.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M\)______\(m(\)填“远大于”或“远小于”\()\)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
              \((2)\)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钩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质量\(M\)是不是存在反比的关系,应该做\(a\)与______的图象.
              \((3)\)某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 图象如图\(2\),该同学在实验中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4)\)为了测量小车的加速度,需要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填“交”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其打点频率为\(50Hz.\)如图\(3\)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出\(AB=1.20cm\),\(BC=2.40cm\),\(CD=3.60cm\),计数点\(A\)、\(B\)、\(C\)、\(D\)中,毎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小点未画出,则相邻两计数点\(A\)、\(B\)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m/s^{2}\).
            • 6. 采用图\(1\)所示的装置,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实验中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单选\()\)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假设法
              \((2)\)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测得加速度 \(a\)和拉力 \(F\)的数据如下表:
              \(F/N\) \(0.20\) \(0.30\) \(0.40\) \(0.50\) \(0.60\)
              \(a/(m⋅s^{-2})\) \(0.10\) \(0.20\) \(0.28\) \(0.40\) \(0.52\)
              \(①\)根据表中的数在图\(2\)的坐标系中作出\(a-F\)的图象;
              \(②\)由图可知,当小车的质量保持不变时加速度 \(a\)和拉力\(F\)是______\((\)选填“线性”或“非线性”\()\)的关系
              \(③\)图线在纵轴或横轴上的截距是______,不为零的原因是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