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运行的轨道如图,关于两颗卫星,以下判断正确的有(  )
              A.A卫星的速度一定比B快
              B.A卫星的运动周期一定比B长
              C.A卫星的运动加速度一定比B大
              D.A卫星受到地球的引力一定比B的大
            • 2. (2016春•蓟县期中)如图所示,a、b为地球的两颗人造卫星,b的轨道半径大于a的轨道半径,则a的速度    b的速度,a的运动周期    b的运动周期(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3. 已知火星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火星的半径为R,火星自转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绕火星表面飞行的卫星运行速度v=    ,火星的同步卫星距火星表面的高度h=    
            • 4. (2016•浙江模拟)2015年12月,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进入高为5.0×102km的预定轨道.“悟空”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R=6.4×103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悟空”卫星的线速度比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小
              B.“悟空”卫星的角速度比同步卫星的角速度小
              C.“悟空”卫星的运行周期比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小
              D.“悟空”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
            • 5. 人造卫星绕地球只受地球的引力,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线速度为v,周期为T,为使其周期变为8T,可采用的方法有(  )
              A.保持轨道半径不变,使线速度减小为
              v
              8
              B.使轨道半径增大为4r
              C.使轨道半径增大为8r
              D.保持线速度不变v,使轨道半径增加到8r
            • 6. 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某颗中轨道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离地面的高度是地球半径的3倍.求:
              (1)该卫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为多少?
              (2)该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多少?
            • 7. (2016春•合肥校级期中)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如图所示,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Ⅰ,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则(  )
              A.卫星在同步轨道Ⅱ上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
              B.在轨道Ⅰ上,卫星在P点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
              C.卫星在Ⅰ、Ⅱ轨道经过Q点的速度v=v
              D.卫星在Ⅰ、Ⅱ轨道经过Q点的加速度a=a
            • 8.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地球半径为6400km.地面的重力加速度g取9.8m/s2.求:
              (1)人造地球卫星最大的向心加速度;
              (2)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周期.
            • 9. (2016•四川)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km,远地点高度约为2060km;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786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a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3,则a1、a2、a3的大小关系为(  )
              A.a2>a1>a3
              B.a3>a2>a1
              C.a3>a1>a2
              D.a1>a2>a3
            • 10. 假设在赤道平面内有一颗侦察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某一时刻恰好处在另一颗同步卫星的正下方,已知侦察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同步卫星的四分之一,则有(  )
              A.同步卫星和侦察卫星的线速度之比为2:1
              B.同步卫星的和侦察卫星的角速度之比为8:1
              C.再经过
              12
              7
              h两颗卫星距离最远
              D.再经过
              6
              7
              h两颗卫星距离最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