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倾角为30°、高为L的固定斜面底端与水平面平滑相连,质量分别为3m、m的两个小球A、B用一根长为L的轻绳连接,A球置于斜面顶端,现由静止释放A、B两球,球B与弧形挡板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且碰后只能沿斜面下滑,它们最终均滑至水平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则

              A.A球刚滑至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为
              B.B球刚滑至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为
              C.小球A、B在水平面上不可能相撞
              D.在A球沿斜面下滑过程中,轻绳对B球先做正功,后不做功
            • 2.

               如图,半径R=0.9m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光滑轨道竖直放置,圆弧最低点B与长为L=1m的水平面相切于B点,BC离地面高h=0.45m,C点与一倾角为°的光滑斜面连接,质量m=1.0kg的小滑块从圆弧顶点D由静止释放,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取g=10m/s2.求:

                          (1)小滑块刚到达圆弧的B点时对圆弧的压力:

                  (2)小滑块到达C点时速度的大小:

                  (3)小滑块从C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 3.

               滑块以初速沿固定斜面由底端向上运动,当它回到出发点时速率为,且<,若滑块向上运动的位移中点为A,取斜面底端重力势能为零,则        (    )

                  A.上升时机械能减少,下降时机械能增大

                  B.上升时机械能减少,下降时机械能也减少

                  C.上升时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A点上方

                  D.上升时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A点下方

               

            • 4.

               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木块B的左端,用恒力F将木块A 拉到板B的右端。第一次将B固定在地面上,F做功为W1,系统产生的热量为Q1;第二次让B可以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自由滑动,F做功为W2,系统产生的热量为Q2,则有     (    )

                  A.W1=W2,Q1=Q2       

                  B.W1<W2,Q1=Q2

                  C.W1<W2, Q1>Q2        

                  D.W1=W2,Q1<Q2

               

               

            • 5.

               古时有“守株待兔”的寓言,设兔子的头部受到大小为自身体重2倍的打击力时即可致死,如果兔子与树桩的作用时间为0.2s,兔子与树桩相撞的过程可视为匀减速运动。则被撞死的兔子其奔跑速度可能是:(g=10m/s2)    (    )

                  A.1.5m/s      B.2.5m/s      C.3.5m/s      D.4.5m/s

               

            • 6.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两物块AB叠放在一起,若它们共同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则

                  A.AB间无摩擦力

                  B.AB间有摩擦力,且AB的摩擦力对B做正功

                  C.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α

              D.B对斜面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

               

            • 7.

               某同学利用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验证机械能

              守恒定律。频闪仪每隔0.05s闪光一次,图中所标数据

              为实际距离,该同学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时刻的速度如下表

              (当地重力加速度取9.8m/s2 ,小球质量m=0.2kg,结

              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时刻

              t2

              t3

              t4

              t5

              速度(m/s)

              4.99

              4.48

              3.98

               

               

               

               

               

                 (1)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计算t5时刻小球的速度v5=          m/s;

                 (2)从t2t5时间内,重力势能增量E p  =        J,动能减少量

              E k=         J;

                 (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E pE k近似相等,从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上述计算得E p         E k  (选填“>”、“<”或“=”),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8.

               如图所示,粗糙斜面AB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BCD相切于B点,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C点在圆心O的正下方,D点与圆心O在同一水平线上,∠COB=θ。现有质量为m的物块从D点无初速释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块第一次通过C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

              (2)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离B点的最远距离。

               

               

               

               

               

               

               

               

               

               

            • 9.

               如图所示,倾角为30°、高为L的固定斜面底端与水平面平滑相连,质量分别为3mm的两个小球AB用一根长为L的轻绳连接,A球置于斜面顶端,现由静止释放AB两球,球B与弧形挡板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且碰后只能沿斜面下滑,它们最终均滑至水平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则(    )

                  A.A球刚滑至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为

                  B.B球刚滑至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为

                  C.小球AB在水平面上不可能相撞

                  D.在A球沿斜面下滑过程中,轻绳对B球先做正功,后不做功

               

            • 10.

               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 = 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轻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如示,则 (    )

                  A.小球加速度的最大值等于重力加速度g

                  B.小球所受弹力的最大值等于其重力大小的2倍

                  C.t2 ~ t3 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D.t2 时刻,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的势能出现最大值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