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I:(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能源在利用过程中有能量耗散,这表明能量不守恒

              B.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也不可能把吸收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C.非晶体的物理性质各向同性而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

              D.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

              E.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于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气缸,活塞横截面积为\(S=0.01m^{2}\),厚度不计,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气缸侧壁有一个小孔,与装有水银的\(U\)形玻璃管相通,气缸内封闭了一段高为\(L=50cm\)的气柱\((U\)形管内的气体体积不计\().\)此时缸内气体温度为\(27℃\),\(U\)形管内水银面高度差\(h_{1}=5cm.\)已知大气压强\(p_{0}=1.0×10^{5}Pa\),水银的密度\(ρ=13.6×10^{3}kg/m^{3}\),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①\)活塞的质量\(m\);

              \(②\)若在活塞上缓慢添加\(M=26.7kg\)的沙粒时,活塞下降到距气缸底部\(H=45cm\)处,此时气缸内气体的温度.


              \(II:(1)\)如图所示,黄色光从真空射入均匀介质中,入射角为\(53^{\circ}\),折射角为\(37^{\circ}\),\(\sin 53^{\circ}=0.8\),\(\sin 37^{\circ}=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介质对黄色光的折射率为\(\dfrac{4}{3}\)

              B.该介质对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率相同

              C.黄色光在真空中可以产生多普勒效应

              D.黄色光在该介质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的正弦值为\(\dfrac{3}{4}\)

              E.红色光在该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比黄色光传播的速度小

              \((2)\)一列沿着\(x\)轴传播的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甲图中\(x=2cm\)处的质点\(P\)的振动图象如乙图所示\(.\)求:

              \(①\)该波的波速和传播方向;

              \(②\)从\(t=0\)时刻开始,甲图中\(x=5cm\)处的质点\(Q\)第三次出现波峰的时间.

            • 2.

              \((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分子间存在引力,使液体分子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

              B. 气体的温度越高,某速率区间分子占总分子数的百分率一定越大

              C. 液晶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但排列有大致相同的取向

              D. 蜘蛛网上挂着的小露珠呈球状属于毛细现象

              \((2)\) 如图所示,汽车在进行撞击实验时,安全气囊内迅速产生大量氮气而打开,气囊表面的气孔开始排气\(.\)若气囊表面有\(n\)个面积均为\(S\)的气孔,密度为\(ρ\)的氮气以速度\(v\)从气孔排出,氮气的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_{A}\),则在短时间\(t\)内排出的氮气分子数为____\(;\)设气囊内氮气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则排气过程中气囊内温度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导热汽缸水平放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封闭在汽缸内,外界大气压强为\(p_{0}\)、温度为\(T_{0}.\)现对汽缸缓慢加热,体积由\(V_{1}\)增大为\(V_{2}\),此过程气体吸收热量\(Q_{1};\)然后固定活塞,停止加热,封闭气体的温度逐渐降低至与外界大气温度相同\(.\)求:


              \(①\) 刚停止加热时封闭气体的温度\(T\).

              \(②\) 停止加热后,封闭气体向外传递的热量\(Q_{2}\).

              \((II)(1)\) 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1915\)年提出广义相对论,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光的本性\(.\)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光能在弯曲的光导纤维中传播,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曲线传播的

              B. 白光照射到\(DVD\)片表面时出现彩色是因为光具有波动性

              C. 某参考系中的两处同时发光,在另一惯性参考系中观察一定也是同时发光

              D. 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相同,因此光的频率与参考系无关

              \((2)\) 飞机黑匣子是用来记录飞行数据和驾驶舱语音的电子设备\(.\)一旦飞机失事黑匣子入水,水敏开关启动水下超声波脉冲发生器工作,通过金属外壳把频率为\(37.5kHz\)的超声波信号发射到周围水域\(.\)已知超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约\(1500m/s\),则该波在水中的波长约为____\(m;\)超声波不能发生____\((\)填“干涉”、“衍射”或“偏振”\()\)现象\(.\) 

              \((3)\) 如图所示,银行为了安全在水平柜台上安装了厚度为\(d\)的竖直玻璃板\(.\)某同学为了粗测其折射率,用一支激光笔在垂直于板面的竖直平面内,让激光以\(45^{\circ}\)的入射角斜向下射向玻璃板,入射点到柜台面的距离为\(h\),他请银行柜员测量了激光透过玻璃板落在柜台面上光点到玻璃板的距离为\(s.\)求:


              \(①\) 激光透过玻璃板后光线方向与玻璃板的夹角\(θ\).

              \(②\) 该玻璃板的折射率\(n\).

              \((II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γ\)射线是原子受激发后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的

              B. 在稳定的重原子核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多

              C. 核反应过程中如果核子的平均质量减小,则要吸收核能

              D. 诊断甲状腺疾病时,注入放射性同位素碘\(131\)作为示踪原子

              \((2) 2014\)年三位科学家因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发光二极管\((LED)\)产生波长\(450~455nm\)的蓝光,照射荧光粉后发光\(.\)荧光粉辐射光子的波长____\((\)填“\(\geqslant \)”、“\(\leqslant \)”或“\(=\)”\()\)入射蓝光光子的波长\(.\)荧光粉辐射光形成的光谱是_____\((\)填“连续光谱”或“线状谱”\().\) 

              \((3) 1930\)年英国物理学家考克饶夫和瓦尔顿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粒子加速器,他们获得了高速运动的质子,用来轰击静止的锂\(7\mathrm{(}_{3}^{7}Li)\)原子核,形成一个不稳定的复合核后分解成两个相同的原子核.

              \(①\) 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②\) 已知质子的质量为\(m\)、初速度为\(v_{0}\),反应后产生的一个原子核速度大小为\(\dfrac{3}{4}v_{0}\),方向与质子运动方向相反,求反应后产生的另一个原子核的速度以及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设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变为动能\()\).

            • 3.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三题都做,则按\(A\)、\(B\)两题评分.

              A.\( (\)选修模块\(3-3)\)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B. 利用点阵结构可以解释晶体外形的规则性和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

              C. 一定量的水蒸发为同温度的水蒸气,吸收的热量大于其增加的内能

              D. 只要两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相等,两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

              \((2)\) 冬天和夏天相比,冬天的气温较低,水的饱和汽压值____\((\)填“较大”或“较小”\()\),在相对湿度相同的情况下,冬天的绝对湿度____\((\)填“较大”或“较小”\().\) 

              \((3)\) 游客到高原旅游常购买便携式氧气袋,袋内密闭一定质量的氧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温度为\(0 ℃\)时,袋内气体压强为\(1.25 atm\),体积为\(40 L\),求袋内氧气的分子数\(.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 mol^{-1}\),在标准状况\((\)压强\(p_{0}=1 atm\)、温度\(t_{0}=0 ℃)\)下,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都为\(22.4 L\).



              B.\( (\)选修模块\(3-4)\)

              \((1)\) 如图所示,\(A\)、\(B\)、\(C\)三个小钢球的质量分别为\(2m\)、\(\dfrac{1}{2}m\)、\(m\),\(A\)球振动后,通过张紧的水平细绳给其他各摆施加驱动力\(.\) 当\(B\)、\(C\)振动达到稳定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B\)的振动周期最大

              B.\( C\)的振幅比\(B\)的振幅小

              C.\( C\)的振幅比\(B\)的振幅大

              D.\( A\)、\(B\)、\(C\)的振动周期相等

              \((2)\) 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棱镜\(ABC\)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向\(E\)点,并偏折到\(F\)点\(.\) 已知入射方向与\(AB\)边的夹角为\(θ=30^{\circ}\),\(E\)、\(F\)分别为\(AB\)、\(BC\)的中点,则该棱镜的折射率为____,光线\(EF\)____\((\)填“能”或“不能”\().\) 从\(BC\)界面射出\(.\)  

              \((3)\) 一列简谐波沿\(-x\)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t=0.3 s\)时\(Q\)质点恰好第一次到达波谷位置\(.\) 求:

              \(① 0.3 s\)内\(P\)质点通过的路程.

              \(②\) 这列波的波速\(v\).


              C.\( (\)选修模块\(3-5)\)

              \((1)\) 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 

              A.\( 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B. 原子核外电子吸收能量脱离原子核束缚形成\(β\)射线

              C. 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的质量之和等于\({{\;}}_{2}^{4}He\)原子核的质量

              D. 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

              \((2)\) “正电子湮没”是指正电子与电子相遇后一起消失而放出光子的过程\(.\) 若一个电子和一个正电子相撞发生湮灭转化成一对光子,正、负电子的质量均为\(m\),相碰前动能均为\(E_{k}\),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则对撞过程中系统动量____\((\)填“守恒”或“不守恒”\()\),光子的频率为____\(.\) 

              \((3)\) 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_{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求:

              \(①\) 普朗克常量\(h(\)用图中字母表示\()\).

              \(②\) 入射光的频率为\(3ν_{c}\)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_{k}{{'}}.\)

            • 4.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

              A.\( (\)选修模块\(3-3)\)

              \((1)\)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先把空烧瓶放入冰箱冷冻,取出后迅速用一个气球紧套在烧瓶颈上,再将烧瓶放进盛满热水的烧杯里,气球胀大起来,如图所示,与烧瓶放进热水前相比,放进热水后密闭气体的____\(.\) 

              A. 内能减小

              B. 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C. 分子对烧瓶底的平均作用力增大

              D. 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

              \((2)\) 我国科技人员用升温析晶法制出了超大尺寸单晶钙钛矿晶体,尺寸超过\(71 mm\),这是世界上首次报导尺寸超过\(0.5\)英寸的钙钛矿单晶,假设该单晶体的体积为\(V\),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_{A}\),则该晶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____,分子直径为____\(.(\)球的体积\(V=\dfrac{1}{6}πD^{3}\),\(D\)为球的直径\()\) 

              \((3)\)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图\(A→B→C\)状态变化过程\(.\)气体在\(A\)状态时温度为\(300 K\).

              \(①\) 求气体在\(B\)状态时的温度\(T_{B}\).

              \(②\) 若\(A→B→C\)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了\(40 J.\) 求此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Q\).




              B.\( (\)选修模块\(3-4)\)

              \((1)\) 某同学用插针法测量平行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图景如图所示\(.\)他按正确的方法插了大头针\(a\)、\(b\)、\(c\)、\(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实验中,入射角应适当大些

              B. 该同学在插大头针\(d\)时,使\(d\)挡住\(a\)、\(b\)的像和\(c\)

              C. 若入射角太大,光会在玻璃砖内表面发生全反射


              D. 该实验方法只能测量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

              \((2)\) 如图所示,一列火车以速度\(v\)相对地面运动\(.\)如果地面上的人测得:地面上一只光源发出的闪光同时到达车厢的前壁和后壁,则火车上的人测得此闪光先到达____\((\)填“前壁”或“后壁”\()\),这两束闪光的传播速度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3)\) 有一列沿水平绳传播的简谐横波,频率为 \(10 Hz\),振动方向为竖直方向,某时刻,绳上质点\(P\)位于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在\(P\)点右方 \(0.6 m\)处有一质点\(Q.\) 已知此波向左传播且波速为\(8 m/s\).

              \(①\) 求此列简谐波的波长\(λ\).

              \(②\) 画出该时刻\(P\)、\(Q\)间波形图并标出质点\(Q\)的位置.


              C.\( (\)选修模块\(3—5)\)

              \((1)\) 如图是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用一定频率的光照射阴极\(K\),当滑片\(P\)处于图示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不为零\(.\)为使电流表示数减小,下列办法可行的是____\(.\) 

              A. 将滑片\(P\)向右移动

              B. 减小入射光的强度

              C. 换用电动势更大的电源

              D. 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

              \((2)\) 由玻尔原子理论,氦离子\(He^{+}\)能级如图所示,电子在\(n=3\)轨道上比在\(n=4\)轨道上离氦核的距离____\((\)填“大”或“小”\().\)当大量处在\(n=3\)的激发态的\(He^{+}\)发生跃迁时,所发射的谱线有____条\(.\) 

              \((3)\) 以一定速度运动的原子核\({{\;}}_{Z}^{A}X\)放出\(α\)粒子后变成静止的原子核\(Y.\)若\(X\)、\(Y\)和\(α\)粒子的静质量分别是\(M\)、\(m_{1}\)和\(m_{2}\),真空中光速为\(c\),不考虑相对论效应\(.\)求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以及\(α\)粒子的动能.

            • 5.

              \([\)物理\(——\)选修\(3-3]\)

              \((1)\)下列关于各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一杯热茶在打开杯盖后,茶会自动变得更热

              B.蒸汽机不能把蒸汽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C.电冰箱通电后把冰箱内部低温物体的热量传到冰箱外部的高温物体

              D.在水平面滚动的足球克服摩擦力做功,其动能会全部转化为内能,最后会停下来

              E.空气会自发地分离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各种不同的气体

              \((2)\)如图所示,金属容器被不漏气的活塞\(P\)分成\(A\)、\(B\)两部分,\(A\)与\(U\)形管压强计相连,\(B\)与阀门\(K\)相连。整个容器内温度均匀而且恒定,\(A\)内充有\(1.5L\)空气,\(B\)内充有\(3L\)氧气,大气压强为\(P0=76cmHg\),此时\(U\)形管压强计左右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h=38cm\)。打开阀门\(K\),直到压强计左右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h/=19cm\)时,再关闭阀门\(K\)。求这时容器内\(B\)中氧气质量与原来氧气质量的比值。不计活塞\(P\)和容器壁之间的摩擦。

            • 6.

              \((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辆质量\(M=8kg\)的平板小车,车上有一个质量\(m=1.9kg\)

              的木块,木块在小车左端\((\)木块可视为质点\()\),车与木块一起以\(v=1m/s\)的速度水平向右匀速行驶\(.\)一颗质量\(m_{0}=0.1kg\)的子弹以\(v_{0}=179m/s\)的初速度水平向左飞,瞬间击中木块并留在其中,则木块获得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如果木块刚好不从车上掉下,小车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

              \((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将单摆用磁铁悬挂在铁质黑板上的\(O\)点,在\(O\)点下方将穿在圆环状磁铁的细铁钉同样吸在黑板上的\(P\)点,同时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一条水平线\(MN\),将细线拉直,让非磁性摆球从\(MN\)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与其摆至另一侧最高点时,观察其位置是否在水平线上,从而验证摆球在此过程中在误差范围内机械能是否守恒.

              \(①\)为进行多次实验验证,该同学通过调整________然后再次重复实验.

              \(②\)在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小球摆至右侧最高点时位置总比水平线\(MN\)略低,造成该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①\)如图是某同学连接的实验电路实物图\(.\)若\(L_{1}\)、\(L_{2}\)灯都不亮,他采用下列两种方法进行故障检查,应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进行检查,那么选择开关应置于________量程.

              A.直流电压\(2.5V\)

              B.直流电压\(10V\)

              C.直流电压\(50V\)

              D.直流电压\(250V\)

              \(②\)该同学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在测试\(a\)、\(b\)间电压时,红表笔应接触\((\)填“\(a\)”或“\(b\)”\().\)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判定出故障是________.

              表\(1\)

              测试点

              电压示数

              \(a\)、\(b\)

              有示数

              \(e\)、\(d\)

              无示数

              \(d\)、\(f\)

              有示数

              A.灯\(L_{1}\)短路

              B.灯\(L_{2}\)短路

              C.\(cd\)段断路

              D.\(df\)段断路

              \(③\)将开关断开,再选择欧姆挡测试,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那么进一步检查出现的故障是\((\)   \()\)

              表\(2\)

              测试点

              表针偏转情况

              \(c\)、\(d\)

              \(d\)、\(c\)

              \(e\)、\(d\)

              A.灯\(L_{1}\)断路

              B.灯\(L_{2}\)断路

              C.灯\(L_{1}\)、\(L_{2}\)都断路

              D.\(de\)间导线断路

            • 7.

              \((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A\)以速率\(v_{0}\)向右运动时与静止的等质量的小球\(B\)发生碰撞,碰后两球粘在一起,则碰后两球的速率\(v=\)________;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ΔE=\)________.

              \((2)\)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合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A\)为小车,质量为\(m_{1}\),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B\),它们均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固定长木板上,\(P\)的质量为\(m_{2}\),\(C\)为弹簧测力计\(.\)实验时改变\(P\)的质量,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不计轻绳与滑轮、滑轮与轮轴的摩擦,和滑轮的质量.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m_{2}\)应远小于\(m_{1}\)

              B.长木板必须保持水平

              C.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小车运动过程中测力计的读数为\(\dfrac{{{m}_{2}}g}{2}\)

              \(②\)下图是实验过程中得到的一条纸带,\(O\)、\(A\)、\(B\)、\(C\)、\(D\)为选取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

              \(8.00cm\)、\(17.99cm\)、\(30.00cm\)、\(44.01cm\),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则由该纸带可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图线________

              \((3)\)一位同学想测量一个有清晰刻度,但没有示数、量程、内电阻未知的电流表\(Ax\),为了测量电流表\(Ax\)的量程和内电阻,可以使用的实验器材如下:

              A.电源\((\)电动势约\(4V\),内电阻忽略不计\()\)

              B.待测电流表\(A_{x}(\)量程和内电阻未知\()\)

              C.标准电流表\(A_{0}(\)量程\(0.6A\),内电阻未知\()\)

              D.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

              E.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20Ω)\)

              F.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20kΩ)\)

              G.开关\(S\)和导线若干

              该同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为:

              \(①\)将实验仪器按图所示电路连接,滑动变阻器\(R_{0}\)应选________\((\)选填仪器前的字母序号\()\);

              \(②\)将电阻箱\(R_{1}\)的阻值凋至最大,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某一位置,闭合开关\(S\);接着调节电阻箱,直至电流表\(A_{x}\)满偏,记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和标准电流表\(A_{0}\)的示数;

              \(③\)移动滑片\(P\)至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位置,再次调节电阻箱\(R_{1}\)直至电流表\(A_{x}\)满偏,记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和标准电流表\(A_{0}\)的示数;

              \(④\)重复步骤\(③3~5\)次;

              \(⑤\)该同学记录了各组标准电流表\(A_{0}\)的示数\(I\)和电阻箱的阻值\(R_{1}\)的数据,并作出\(I-\dfrac{1}{{{R}_{1}}}\)图线;

              \(⑥\)根据图线可以求得电流表\(A_{x}\)的量程为________\(A\),内电阻为________\(Ω.\)将电流表\(A_{x}\)与一个阻值为________\(Ω\)的电阻串联就可以组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