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普朗克常量的值为    
            • 2. 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
              B.光波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
              C.能量较大的光子其波动性越显著
              D.个别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显示波动性
            • 3. 对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实物粒子只具有粒子性,没有波动性,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B.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则不会发生光电效应.
              E.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如果光的频率不变,减弱光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B.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C.如果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和一个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相等,则它们的动能也相等
              D.在光干涉中,暗条纹的地方是光子不会到达的地方
              E.
               
              235
              92
              U
              +
               
              1
              0
              n
               
              140
              54
              Xe
              +
               
              94
              38
              Sr
              +2
               
              1
              0
              n
              是核裂变反应
            •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较重的原子核,中子数大于质子数,越重的元素,两者相差越大
              B.y射线是原子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放出的光子
              C.质量数越大的原子核,比结合能越大
              D.利用晶体做电子束衍射的实验,得到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E.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长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尔将量子理论引入原子领域,成功解释了各种原子光谱的特征
              B.不仅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C.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经过两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后,核内质子数减少了3个
              D.热核反应一旦发生,就不再需要外界给它能量,原子弹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E.在康普顿效应中,入射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有些光子散射后波长变长
            • 7. 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______.
              A.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
              C.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 8. 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    
              A.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
              C.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 9. 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如图(a)、(b)、(c)所示的图象,则(  )
              A.图象(a)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图象(c)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C.用紫外光观察不到类似的图象
              D.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
            • 10. 自然界中的物体由于具有一定的温度,会不断地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因与温度有关,称为热辐射.热辐射具有如下特点:(1)辐射的能量中包含各种波长的电磁波;(2)物体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辐射的能量越大;(3)在辐射的总能量中,各种波长所占的百分比不同.处在一定温度的物体在向外辐射电磁能量的同时,也要吸收由其他物体辐射的电磁能量,如果它处在平衡状态,则能量保持不变.若不考虑物体表面性质对辐射与吸收的影响,我们定义一种理想的物体,它能100%地吸收入射到其表面的电磁辐射,这样的物体称为黑体.单位时间内从黑体表面单位面积辐射的电磁波的总能量与黑体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P=σT4,其中常量σ=5.67×10-8W/
              在下面的问题中,把研究对象都简单地看作黑体.有关数据及数学公式:太阳半径Rs=696000Km,太阳表面温度T=5770K,火星半径r=3395Km.已知球面积S=4πR2,其中R为球半径.
              (1)太阳热辐射能量的绝大多数集中在波长为2×10-7~1×10-5m范围内,求相应的频率范围.
              (2)每小时从太阳表面辐射的总能量为多少?
              (3)火星受到来自太阳的辐射可认为垂直到面积为πr2(r为火星半径)的圆盘上.已知太阳到火星的距离约为太阳半径的400倍,忽略其他天体及宇宙空间的辐射,试估算火星的平均温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