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物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光屏处放上照相用的底片.若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子;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会出现规则的干涉条纹.对这个实验结果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曝光时间不太长时,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子,表现出光的波动性
              B.单个光子通过双缝后的落点可以预测
              C.只有大量光子的行为才能表现出光的粒子性
              D.干涉条纹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达机会较多的地方
            • 2. (选修模块3-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黑体辐射时电磁波的强度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B.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稳定
              C.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D.用质子流工作的显微镜比用相同速度的电子流工作的显微镜分辨率高
              (2)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n=1)的氢原子上,被激发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色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____________eV.用这种光照射逸出功为4.54eV的金属表面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____________eV.
              (3)静止的63Li核俘获一个速度v1=7.7×104m/s的中子而发生核反应,生成两个新核.其中42He的速度大小为v2×104m/s,其方向与反应前中子速度方向相同.①写出上述核反应方程____________.②另一新核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
            • 3.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普朗克最先提出能量子观念,但至于微观世界量子化的观念,是爱因斯坦跨出了真正说明物质世界量子性质的第一步
              B.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但实物粒子所具有的物质波不是概率波
              C.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线状谱,线状谱是原子的特征谱线
              D.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而弱相互作用是引起原子核β衰变的原因
              E.在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中铀235需要捕获热中子才能保证反应继续下去
            • 4. 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波长λ=
              h
              p
              ,式中h为普朗克常量,p为运动物体的动量,人们把这种波叫做德布罗意波.现有一德布罗意波波长为λ1的中子和一德布罗意波波长为λ2的氘核相向对撞后结合成一个氚核,该氚核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为(  )
              A.
              |λ1-λ2|
              2
              B.
              λ1+λ2
              2
              C.
              λ1λ2
              λ1+λ2
              D.
              λ1λ2
              |λ1-λ2|
            •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具有波动性,属于一种概率波
              B.电磁波以机械振动的形式传播
              C.光的偏振现象表明光是一种横波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6. 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波长是λ=h/p,式中P是运动物体的动量,h是普朗克常量,人们把这种波叫做德布罗意波.现有一个德布罗意波波长为λ1的中子和一个德布罗意波波长为入:的氘核相向对撞后结合成一个氚核,该氚核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为(  )
              A.
              λ1+λ2
              2
              B.
              |λ1-λ2|
              2
              C.
              λ1λ2
              λ1+λ2
              D.
              λ1λ2
              |λ1-λ2|
            • 7. 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的概念,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大到行星、恒星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波长为λ=h/p,p为物体运动的动量,h是普朗克常数.同样光也具有粒子性,光子的动量为:p=h/λ.根据上述观点可以证明一个静止的自由电子如果完全吸收一个γ光子,会发生下列情况:设光子频率为ν,则E=hν,p=h/λ=hν/c,被电子吸收后有hν=mev2/2,hν/c=mev.由以上两式可解得:v=2c,电子的速度为两倍光速,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关于上述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在微观世界动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上述论证错误,所以电子可能完全吸收一个γ光子
              B.因为在微观世界能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上述论证错误,所以电子可能完全吸收一个γ光子
              C.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普遍适用规律,所以唯一结论是电子不可能完全吸收一个γ光子
              D.若γ光子与一个静止的自由电子发生作用,则γ光子被电子散射后频率不变
            • 8. 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波长是λ=h/p,式中P是运动物体的动量,h是普朗克常量,人们把这种波叫做德布罗意波.现有一个德布罗意波波长为λ1的中子和一个德布罗意波波长为入:的氘核相向对撞后结合成一个氚核,该氚核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为( )
              A.
              B.
              C.
              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