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照射时间太短
              C.在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狭缝越窄,光子动量的不确定量越大
              D.任何一个运动物体,无论是大到太阳、地球,还是小到电子、质子,都与一种波相对应,这就是物质波.物质波是概率波
            • 2. 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波长是λ=
              h
              p
              ,式中p是运动物体的动量,h是普朗克常量.已知某种紫光的波长是440nm,若将电子加速,使它的德布罗意波长是这种紫光波长的10-4倍,求:
              (1)电子的动量的大小;
              (2)试推导加速电压跟德布罗意波长的关系,并计算加速电压的大小.(电子质量m=9.1×10-31 kg,电子电荷量e=1.6×10-19 C,普朗克常量h=6.6×10-34 J•s,加速电压的计算结果取一位有效数字)
            • 3. 下列关于概率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概率波就是机械波
              B.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
              C.概率波和机械波的本质是一样的,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有一个粒子,则可以确定它从其中的哪一个缝中穿过
            • 4. 关于近代物理学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B.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在微观物理学中不可以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
              C.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若氢原子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 5. “约索夫森结”由超导体和绝缘体制成.若在“结”两端加上恒定电压U,则它会辐射频率为ν 的电磁波,且ν 与U成正比,即ν=kU.已知比例系数k仅与元电荷e的2倍和普朗克常量h有关.你可能不了解此现象的机理,但仍可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在下列选项中推断出比例系数k的可能值,则这个可能值为(  )
              A.
              h
              2e
              B.
              2e
              h
              C.2he
              D.
              1
              2
              he
            • 6. 质量为m的粒子运动速度为v,其对应的物质波的波长为    ,能证明物质波概念正确的实验是戴维孙、G•P•汤姆孙等观察到电子能发生    
            • 7. 下列关于物质波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任何一个物体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就是物质波
              B.X光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C.电子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D.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
            •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会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B.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短
              C.根据海森伯提出的不确定性关系可知,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定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D.物质波和光波都是概率波
            • 9. 如图所示是利用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m)作为障碍物观察电子的衍射图样,方法是让电子通过电场加速,然后让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格上,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已知电子质量为m=9.1×10-31kg,电量为e=1.6×10-19C,初速度为0,加速电压为U=1.0×106V,普朗克常量为h=6.63×10-34J⋅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
              B.物质波和电磁波一样,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光速c
              C.具有相同动能的质子和电子,质子的物质波波长较长
              D.实验中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为λ=1.0×10-12m
            • 10. 在β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
               
              1
              1
              H
              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1)中微子与水中的
               
              1
              1
              H
              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
               
              1
              0
              n
              )和正电子(
               
              0
              +1
              e
              ),即
              中微子+
               
              1
              1
              H
               
              1
              0
              n
              +
               
              0
              +1
              e
              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0和0             B、0和1        C、1和 0       D、1和1
              (2)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后,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γ),即
               
              0
              +1
              e
               
              0
              -1
              e
              +→2γ
              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9.1×10-31㎏,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     J.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不可能只转变为一个光子,原因是    
              (3)试通过分析比较,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的物质波波长的大小.
              解析:(1)发生核反应前后,粒子的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均不变,据此可知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都是0,A项正确.
              (2)产生的能量是由于质量亏损.两个电子转变为两个光子之后,质量变为零,由E=△mc2,故一个光子的能量为
              E
              2
              ,带入数据得
              E
              2
              =8.2×10-14J.
              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故系统总动量为零,故如果只产生一个光子是不可能的,因为此过程遵循动量守恒.
              (3)物质波的波长为λ=
              h
              p
              ,要比较波长需要将中子和电子的动量用动能表示出来即p=
              2mEk
              ,因为mn<mc,所以pn<pc,故λn<λc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