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如图为某摄影师用相机抓拍到的某旅游景区的照片,对该照片和摄影师拍摄过程中涉及的光学知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

              A.图中的景物在水中的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B.由于景物发出的光在平静的湖面上发生全反射,所以景物在水中的像看起来很亮

              C.从相机中看不见湖面下物体的原因,可能是湖面下物体发出的光在湖面发生了全反射

              D.如果摄影师向湖面靠近,从相机中仍不能看到湖面下的物体

              E.如果摄影师远离湖面,从相机中一定看不到湖面下的物体

              \((2)\)如图所示,在坐标轴\(x=0\)和\(x=20 m\)处有两个连续振动的波源,在介质中形成相向传播的两列波,\(t=0\) 时刻两列波刚好传到\(x=2 m\)和\(x=16 m\)处,已知两列波的波速均为\(2.5 m/s\)。求:


              \(①\)从\(t=0\)到\(t=2.5 s\)这段时间内,\(x=7 m\)处质点运动的路程;

              \(②t=10 s\)时,\(x=12 m\)处质点的位移。

            • 2.

              A.\( (\)选修模块\(3-3)\)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

              B. 由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可以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C. 布朗运动表明分子越小,分子运动越剧烈

              D. 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2)\) 某日中午,南通市空气相对温度为\(65\%\),将一瓶水倒去一部分,拧紧瓶盖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单位时间内进入水中的水分子数____\((\)填“多于”“少于”或“等于”\()\)从水面飞出的分子数\(.\)再经过一段时间后,瓶内水的上方形成饱和汽,此时瓶内气压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 

              \((3)\) 如图所示,一轻活塞将体积为\(V\)、温度为\(2T_{0}\)的理想气体,密封在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导热汽缸内,已知大气压强为\(p_{0}\),大气的温度为\(T_{0}\),气体内能\(U\)与温度\(T\)的关系为\(U=aT(a\)为正的常数\().\)在汽缸内气体温度缓慢降为\(T_{0}\)的过程中,求:

              \(①\)气体内能减少量\(ΔU\).

              \(②\)气体放出的热量\(Q\).


              B.\( (\)选修模块\(3-4)\)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分别用蓝光和红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条纹间距宽

              B. 光纤通信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

              C. 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是由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

              D. 动车组高速行驶时,在地面上测得车厢的长明显变短

              \((2)\) 一列简谐横波沿\(+x\)方向传播,波长为\(λ\),周期为\(T.\)在\(t=0\)时刻该波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O\)、\(a\)、\(b\)是波上的三个质点\(.\)则图乙可能表示____\((\)填“\(O\)”“\(a\)”或“\(b\)”\()\)质点的振动图象\(;t=\dfrac{T}{4}\)时刻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加速度____\((\)填“大”或“小”\().\) 

                甲          乙

              \((3)\) 如图所示,某种透明液体的折射率为\(\sqrt{2}\),液面上方有一足够长的细杆,与液面交于\(O\),杆与液面成\(θ=45^{\circ}\)角\(.\)在\(O\)点的正下方某处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光经折射后有部分能照射到细杆上\(.\)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求:

              \(①\)光在该液体中的传播速度\(v\).

              \(②\)能照射到细杆上折射光对应入射光的入射角.


              C.\( (\)选修模块\(3-5)\)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玻尔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 核力存在于原子核内任意两个核子之间

              C.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类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D.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2)\) 核电站所需的能量是由铀核裂变提供的,裂变过程中利用____\((\)填“石墨”或“镉棒”\()\)吸收一定数量的中子,控制反应堆的反应速度\(.\)核反应堆产物发生\(β\)衰变产生反电子中微子\((\)符号\({\overline{\nu}}_{e})\),又观察到反电子中微子\((\)不带电,质量数为零\()\)诱发的反应:\({\overline{\nu}}_{e}+p→n+x\),其中\(x\)代表____\((\)填“电子”或“正电子”\().\) 

              \((3)\) 一静止的钚核发生衰变后放出一个\(α\)粒子变成铀核\(.\)已知钚核质量为\(m_{1}\),\(α\)粒子质量为\(m_{2}\),铀核质量为\(m_{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①\)如果放出的\(α\)粒子的速度大小为\(v\),求铀核的速度大小\(v{{'}}\).

              \(②\)求此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总能量.

            • 3.

              \((1)\)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4 900 m/s\)。一平直桥由钢铁制成,某同学用锤子敲击一下桥的一端发出声音,分别经空气和桥传到另一端的时间之差为\(1.00 s\)。桥的长度为_______\(m\),若该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为\(λ\),则它在钢铁中波长为\(λ\)的_______倍。

              \((2)\)如图,\(\triangle ABC\)是一直角三棱镜的横截面,\(\angle A=90{}^\circ \),\(\angle B=60{}^\circ \)。一细光束从\(BC\)边的\(D\)点折射后,射到\(AC\)边的\(E\)点,发生全反射后经\(AB\)边的\(F\)点射出。\(EG\)垂直于\(AC\)交\(BC\)于\(G\),\(D\)恰好是\(CG\)的中点。不计多次反射。


              \((i)\)求出射光相对于\(D\)点的入射光的偏角;

              \((ii)\)为实现上述光路,棱镜折射率的取值应在什么范围?

            • 4.

              \((1)\)弹性绳沿\(x\)轴放置,波源位于原点\(O\),当\(t=0\)时,波源开始沿\(y\)轴做简谐运动,振幅为\(8 cm\)。在\(t=0.05s\)时,波恰好传到\(x=5cm\)处,绳上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波源开始运动时,初速度沿\(y\)轴负方向

              B.      波源的振动速度为\(1m/s\)

              C.      从\(t=0s\)到\(t=0.05s\),波源\(O\)点加速度变大

              D.     \(t=0.55s\),\(x=45cm\)处的\(N\)点速度为零

              E.      从\(t=0s\)到\(t=0.6s\),\(x=50cm\)处的\(N\)点运动路程为\(16cm\)

              \(⑵\)如图所示,一不透明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满折射率\(n =\sqrt{2}\)的透明液体,容器底部正中央\(O\)点处有一点光源\(S\),平面镜\(MN\)与底面成\(45^{\circ}\)角放置,若容器高为\(2m\),底边半径为\((1+\sqrt{3})m\),\(OM = 1m\),在容器中央正上方\(1 m\) 处水平放置一足够长的刻度尺,求光源 \(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射到刻度尺的长度。\((\)不考虑容器侧壁和液面的反射\()\)

            • 5.

              \((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m/s\),振幅\(A=2cm\),\(M\),\(N\)是平衡位置相距为\(3m\)的两个质点,如图所示,在\(t=0\)时,\(M\)通过其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N\)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已知该波的周期大于\(1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该波的周期为\(6s\)

              B.在\(t=0.5s\)时,质点\(N\)正通过平衡位置沿\(y\)轴负方向运动

              C.从\(t=0\)到\(t=1s\),质点\(M\)运动的路程为\(2cm\)

              D.在\(t=5.5s\)到\(t=6s\),质点\(M\)的动能逐渐增大

              E.\(t=0.5s\)时刻,处于\(M\)、\(N\)正中央的质点加速度与速度同向

              \((2)\)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单色光照射到半圆形玻璃砖的平面上,入射光线的方向与玻璃砖平面成\(45^{\circ}\)角,玻璃砖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sqrt{2}\),入射到\(A\)点的光线折射后,折射光线刚好射到圆弧的最低点\(B\),照射到\(C\)点的光线折射后在圆弧面上的\(D\)点刚好发生全反射,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为\(R\),求:

              \(①\)在\(B\)点的光线反射与折射后,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大小\(;\)

              \(②OA\)间的距离及\(∠CDO\)各为多少?

            • 6.

              \((1)\)如图所示,甲图是一列沿\(z\)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在\(t=2 s\)时的波动图像,乙图是该波传播方向上介质中某质点从\(t=0\)时刻起的振动图像,\(a\)、\(b\)是介质中平衡位置为\(x\)\({\,\!}_{1}\)\(=3 m\)和\(x\)\({\,\!}_{2}\)\(=5 m\)的两个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该波的波速是\(2 m/s\)

              B.在\(t=2 s\)时刻,\(a\)、\(b\)两质点的速度相同

              C. 在\(0~4 s\)内,\(a\)质点运动的路程为\(20 cm\)

              D.\(x=200 m\)处的观察者向\(x\)轴负方向运动时,接收到该波的频率一定为\(0 25 Hz\)

              E.若该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频率为\(0. 25 Hz\)的另一波时,可能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2)\)如图所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玻璃砖\(ABDE\)处于真空中,其边长为\(d\)。现有与\(ABDE\)在同一平面内的单色细光束\(P\)经\(AB\)边中点\(O\)射入玻璃砖中。已知细光束与\(AB\)边成\(θ=30^{\circ}\)夹角,玻璃砖的折射率\(n= \sqrt{3}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不考虑光的多次反射,求:

               

              \((i)\)该光束从玻璃砖射出时,相对入射光束\(P\)的偏向角\((\)出射方向与入射方向间的夹角\()\);

              \((ii)\)该光束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

            • 7.

              \((1)\)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P\)此时刻沿\(-y\)轴方向运动,经过\(0.1s\)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波速为\(5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Q\)点的振幅比\(P\)点的振幅大

              C.\(P\)点的横坐标为\(x=2.5m\)

              D.\(Q\)点\((\)横坐标为\(x=7.5m\)的点\()\)的振动方程为\(y=5\cos \dfrac{\mathrm{5 }\!\!\pi\!\!{ }}{3}t({cm})\)

              E.\(x=3.5m\)处的质点与\(P\)点振动的位移始终相反

              \((2)\)如图所示,折射率为\(\sqrt{2}\)的上下两面平行的梯形玻璃砖,下表面涂有反射物质,上表面右端垂直于上表面放置一标尺\(MN.\)一细光束以入射角\(i=45^{\circ}\)射到玻璃砖上表面的\(A\)点,会在标尺上的两个位置出现光点\((\)图中未画出\()\),若折射进入玻璃砖内的光在玻璃砖内传播时间为\(t\),则在标尺上出现的两光点的距离为多少?\((\)设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不考虑细光束在玻璃砖下表面的第二次反射\()\).

            • 8.

              【物理\(——\)选修\(3-4\)】

              \((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应选择伸缩性小、尽可能长的细线做摆线

                 \(B.\)用刻度尺测出细线的长度并记为摆长\(l\)

                 \(C.\)在小偏角下让单摆摆动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测量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单摆的周期\(T\)

                 \(E.\)通过简单的数据分析,若认为周期与摆长的关系为\(T\)\({\,\!}^{2}\)\(∝l\),则可作\(T\)\({\,\!}^{2}\)\(—l\)图象;如果图象是一条直线,则关系\(T\)\({\,\!}^{2}\)\(∝l\)成立

              \((2)\)在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有一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周的柱形玻璃如图放置,半径为\(R\),圆心在\(O\)点。一光源发出的单色光始终垂直于\(y\)轴射入玻璃,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n\)\(=\sqrt{2}\),该光源从\(P\) 点自由下落,当光源在\(R\)\( > \)\(y\)\( > 0\)的范围内运动时,求:

              \((i)\)经过多长时间单色光可从圆弧面射出?

              \((ii)\)在\(x\)轴上玻璃的外部,单色光不能照射的长度\((\)不考虑光沿\(x\)轴方向射入和经玻璃全反射后的情况\()\)。

            • 9.

              【物理\(——\)选修\(3-4\)】

              \((1)\)一列简谐横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在\(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P\)、\(Q\)两质点的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1,0)\)、\((-7,0).\)已知\(t=0.7s\)时,质点\(P\)第二次出现波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的波长为\(5m\)

              B.该波的波速为\(10m/s\)

              C.振源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D.当质点\(Q\)位于波峰时,质点\(P\)位于波谷

              E.\(t=0.9s\)时,质点\(Q\)第一次出现波峰

              \((2)\)如图所示,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某种透明柱体介质,截面\(ABC\)的半径\(R=10cm\),直径\(AB\)与水平屏幕\(MN\)垂直并与\(A\)点接触\(.\)由红光和紫光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沿半径方向射向圆心\(O\),已知该介质对红光和紫光的折射率分别为\(n_{1}= \dfrac{2 \sqrt{3}}{3} \)、\(n_{2}= \sqrt{2} \)。

              \(①\)求红光和紫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比;

              \(②\)若逐渐增大复色光在\(O\)点的入射角,使\(AB\)面上刚好只有一种色光射出,求此时入射角的大小及屏幕上两个亮斑的距离。

            • 10.    

               \((1)\)如图所示,甲图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在\(t\)\(=2 s\)时的波动图象,乙图是该波传播方向上介质中某质点从\(t\)\(=0\)时刻起的振动图象,\(a\)\(b\)是介质中平衡位置为\(x\)\({\,\!}_{1}=3 m\)和\(x\)\({\,\!}_{2}=5 m\)的两个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_\)。


                             


                    \(A.\)该波的波速是\(2 m/s\)

                    \(B.\)在\(t\)\(=2 s\)时刻,\(a\)\(b\)两质点的速度相同

                    \(C.\)在\(0~4 s\)内,\(a\)质点运动的路程为\(20 cm\)

                    \(D\).\(x\)\(=200 m\)处的观察者向\(x\)轴负方向运动时,接收到该波的频率一定为\(0.25 Hz\)

                    \(E.\)若该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频率为\(0.25 Hz\)的另一波时,可能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2)\)如图所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玻璃砖\(ABDE\)处于真空中,其边长为\(d\)。现有与\(ABDE\)在同一平面内的单色细光束\(P\)\(AB\)边中点\(O\)射入玻璃砖中。已知细光束与\(AB\)边成\(θ\)\(=30^{\circ}\)夹角,玻璃砖的折射率\(n\)\(= \sqrt{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不考虑光的多次反射,求:


                    \((i)\)该光束从玻璃砖射出时的折射角

                    \((ii)\)该光束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