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两束不同的单色光\(P\)和\(Q\)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其出射光线都是从圆心\(O\)点沿\(OF\)方向,由此可知

              A.\(Q\)光穿过该玻璃砖所需的时间比\(P\)光短
              B.若\(P\)光照射某金属时恰能逸出光电子,\(Q\)光照射该金属时也能逸出光电子
              C.\(P\)、\(Q\)两束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若\(Q\)光能发生全反射,则\(P\)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D.如果让\(P\)、\(Q\)两束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P\)光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比\(Q\)光的小
            • 2.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彩虹的产生原因是光的色散,如图所示为太阳光射到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色散形成彩虹的光路示意图,\(a\)、\(b\)为两种折射出的单色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光光子能量大于\(b\)光光子能量
              B.在水珠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C.用同一双缝干清装置看到的\(a\)光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宽
              D.如果\(b\)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也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 3.


              A.\( (\)选修模块\(3-3)\)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在较暗的房间里,看到透过窗户的“阳光柱”里粉尘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

              B. 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

              C. “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D. 一定量理想气体发生绝热膨胀时,其内能不变

              \((2)\) 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直线\(ABC\)发生状态变化的\(p-V\)图象\(.\) 已知\(A→B\)的过程中,理想气体内能变化量为\(5J\),吸收的热量为\(10J\),则由\(B→C\)的过程中,气体温度____\((\)填“升高”或“降低”\()\),放出热量____\(J.\)  

              \((3)\) 在\(1 atm\)、\(0℃\)下,\(1mol\)理想气体的体积均为\(22.4L.\) 若题\((2)\)中气体在\(C\)时的温度为\(27℃\),求该气体的分子数\(.(\)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阿伏加德罗常数取\(6.0×10^{23}mol^{-1})\)




              B.\( (\)选修模块\(3-4)\)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光速不变原理指出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B. 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C.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 声源与观察者相对靠近时,观察者所接收的频率大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2)\) 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在\(t\)时刻后\(Δt=0.2s\)时刻的波形图\(.\) 已知\(Δt < T.\) 若该简谐波的波速为\(5m/s\),则质点\(M\)在\(t\)时刻的振动方向为      ,质点\(M\)在\(Δ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m.\)  

              \((3)\) 如图所示,一艘赛艇停在平静的水面上,赛艇前部上端有一标记\(P\),在其正前方\(A\)处有一浮标\(.\) 潜水员从\(P\)前方\(s=4m\)处开始下潜,当下潜至深度为\(H=2\sqrt{7}m\)的\(B\)处时,才能看到赛艇尾端后方水面上的景物,且看到\(P\)刚好被浮标挡住\(.\) 测得\(PA\)、\(B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53^{\circ}\)和\(37^{\circ}.\) 忽略赛艇吃水深度,求赛艇的长度\(L.(\sin 53^{\circ}=0.8,\cos 53^{\circ}=0.6)\)

               




              C.\( (\)选修模块\(3-5)\)

              \((1)\)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一种单色光,先后照射锌和银的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关于这两个过程,下列四个物理量中,一定不同的是____\(.\) 

              A. 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 \(B.\) 反向截止电压

              C. 饱和光电流          \(D.\)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 电子俘获是指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轨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 一种理论认为地热是镍\(58({}_{28}^{58}Ni)\)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发生电子俘获核反应生成钴\(57(Co)\)时产生的\(.\) 则镍\(58\)电子俘获的核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若该核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与一个频率为\(ν\)的光子能量相等,已知真空中光速和普朗克常量分别是\(c\)和\(h\),则该核反应中质量亏损\(Δm\)为____\(.\)  

              \((3)\) 如图所示,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滑块\(P\)和\(Q\)均可视为质点,质量均为\(m\),\(Q\)与轻质弹簧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P\)以初速度\(v\)向\(Q\)运动并与弹簧发生作用\(.\) 求整个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 4.
              如图所示,\(a\)、\(b\)两束单色光\((\)距中心线距离均为\(L)\)平行入射到一半圆柱体玻璃砖,入射光线与\(AOB\)面垂直,若从圆面射出时,两光束交于\(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光束的光子能量大
              B.在同一玻璃中\(a\)光传播速度小
              C.若\(b\)光照射某一光电管能发生光电效应,那么用\(a\)光照射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D.两种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形成的干涉条纹,相邻明条纹的间距\(a\)光较大
            • 5. 关于薄膜干涉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薄膜内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相互叠加产生
              B.同一束光线经薄膜前后两表面反射回来的光线相互叠加产生
              C.入射到薄膜的光线和从薄膜反射回来的光线相互叠加产生
              D.明条纹是波峰和波峰叠加而成,暗条纹是波谷和波谷叠加而成
            • 6.

              \((1)\)如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介质中\(x{=}2m\)处的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是沿\(x\)轴正方向

              B. 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20m{/}s\)

              C. 经过\(0{.}15s\),质点\(P\)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了\(3\ m\)

              D. 经过\(0{.}1s\) 时,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E. 经过\(0{.}35s\) 时,质点\(Q\)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小于质点\(P\)距平衡位置的距离


              \((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光导纤维内层的折射率大于外层的折射率

              B.夜间观看到天边星座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C.照相机镜头涂有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

              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E.水中和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一部分射到其界面上的光发生了全反射

              \((3)\)如图所示,折射率\(n{=}\sqrt{2}\)的透明介质的横截面由等腰直角三角形\({AOC}\)和圆心为\({\ O}\) 、半径为\({\ R\ }\)的四分之一圆弧\({BC}\)组成\(.\)一束单色光从\({\ M}\)点以\(\alpha{=}45{^{\circ}}\)入射角由真空射入透明介质中,已知\({\ M}\)点与\({AB}\)之间距离为\(\dfrac{R}{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1)\)这种透明介质对于真空的临界角\(C\);

              \((2)\)单色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时间\((\)有光折射时,不考虑反射\()\)。

            • 7.

              有\(a\)、\(b\)两束单色光从空气中平行照射在平行玻璃砖上,它们经玻璃折射后射入空气的光线如图所示\(.\)则有关\(a\)、\(b\)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玻璃中传播时\(a\)光的速度较大

              B.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中发生干涉时,\(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

              C.从同一介质射向空气时,\(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小

              D.从同一介质射向空气时,\(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大
            • 8.

              关于光学镜头增透膜,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增透膜是为了减少光的反射损失,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B.增透膜的厚度等于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四分之一
              C.增透膜利用光的干涉原理
              D.涂有增透膜的镜头,各种色光的反射光全部相互抵消,因此这种镜头的成像效果较好
            • 9.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B.变化的磁场一定会产生变化的电场

              C.照相机镜头在阳光下呈现淡紫色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D.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

              E.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从蓝光改为红光,则相邻亮条纹间距一定变大

              \((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源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_{0}=0\)。\(M\)、\(N\)是传播方向上两质点,横坐标分别为\(x_{1}=4 m\)和\(x_{2}=12 m\)。\(t=0\)时波源开始振动,\(t=0.5 s\)时质点\(M\)开始振动,\(M\)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求:

              \((ⅰ)\)波从波源传到\(N\)点的时间;

              \((ⅱ)\)从\(t=0\)时刻到\(N\)点第一次达到波峰时,波源质点所经过的路程。

            • 10.

              如图所示,杨氏双缝实验中,下述情况能否看到干涉条纹?说明理由.

              \((1)\)在单色自然光源\(S\)后加一偏振片\(P\).

              \((2)\)在\((1)\)情况下,再加\(P_{1}\)、\(P_{2}\),\(P_{1}\)与\(P_{2}\)透振方向垂直.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