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湖南二模)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极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一共可以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巴耳末系是指氢原子由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则(  )
              A.6种光子中有2种属于巴耳末系
              B.6种光子中波长最长的是n=4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产生的
              C.使n=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0.85eV的能量
              D.在6种光子中,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的光子康普顿效应最明显
              E.若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的光子能使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也一定能使该板发生光电效应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针对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律
              B.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C.当某种色光照射金属表面时,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入射光的频率越高,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D.现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均来自于轻核聚变
              E.由玻尔的原子模型可以推知,氢原子处于激发态,量子数越大,核外电子动能越小
            •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减少
              B.光波是概率波,光子在前进和传播过程中,其位置和动量能够同时确定
              C.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其他条件不变,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 4. 已知氦离子(He+)的能级图如图所示,根据能级跃迁理论可知(  )
              A.氦离子(He+)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比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光子的频率低
              B.大量处在n=3能级的氦离子(He+)向低能级跃迁,只能发出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氦离子(He+)处于n=1能级时,能吸收45eV的能量跃迁到n=2能级
              D.氦离子(He+)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需要吸收能量
            • 5. 许多情况下光是由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产生的,因此光谱研究是探索原子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利用氢气放电管可以获得氢原子光谱,根据玻尔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氢原子光谱的产生机理.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激发态能量为En=
              E1
              n2
              ,其中n=2,3,4….1885年,巴尔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四条谱线做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能够用一个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写做
              1
              λ
              =R(
              1
              22
              -
              1
              n2
              )
              ,n=3,4,5,….式中R叫做里德伯常量,这个公式称为巴尔末公式.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里德伯常量R可以表示为(  )
              A.-
              E1
              2hc
              B.
              E1
              2hc
              C.-
              E1
              hc
              D.
              E1
              hc
            • 6. 处于n=3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的频率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建立了光子说,指出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
              B.汤姆逊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断定,阴极射线的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测出了这种粒子的比荷
              C.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能量减小了
              D.已知中子、质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n、mp和mD,则氘核的比结合能为
              (mn+mp-mD)c2
              2
              (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E.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新核的化学性质不变
            • 8. 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eV,氦离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
              A.54.4eV
              B.51.0eV
              C.43.2eV
              D.40.8eV
              E.13.6eV
            • 9.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最低的四个能级,当氢原子在这些能级间跃迁时,放出一些频率不同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多可能放出6种频率的光
              B.一定放出6种频率的光
              C.只有一条可见光
              D.在紫外区一定有三条光线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中子与一个质子结合成氘核时吸收能量
              B.光电效应实验中,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C.按照波尔原子理论,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氢原子的能量越大
              D.在放射性元素中掺杂某种稳定元素并大幅度地降低它的温度就可以减小它的半衰期
              E.在关于物质波的表达式ɛ=hv和p=
              h
              λ
              中,能量和动量p是描述物质的粒子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λ或频率v是描述物质的波动性的典型物理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