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部某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这就是β衰变的本质
              B.已知氦原子核的质量为m1、质子的质量为m2、中子的质量为m3,则质子和中子在结合成核时释放的核能为(m2+m3-m1)c2
              C.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减小
              D.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E.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粒子发生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主要依据
            • 2. 放射性元素具有半衰期,如果将某种放射性元素制成核电池,带到火星上去工作.火星上的温度等环境因素与地球有很大差别,该放射性元素到火星上之后,半衰期    (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若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T年,经过    年,该元素还剩余12.5%.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只与温度有关
              B.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C.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D.氢原子发光时只能发出一种频率的光
            • 4. 下列有关半衰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元素的样品不断衰变,随着剩下未衰变的原子核的减少,元素半衰期也变长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越短,表明有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越短,衰变速度越快
              C.把放射性元素放在密封的容器中,可以减慢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速度
              D.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让该元素与其他物质形成化合物,均可减小衰变速度
            • 5. 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的花岗岩等装修材料,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比如含有铀、钍的花岗岩等岩石会释放出放射性气体氡,而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出α、β、γ射线,这些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等疾病.氡的衰变方程为
               
              222
              86
              Rn→
               
              218
              a
              Po+
               
              b
              2
              X,已知γ射线的频率范围为1018~1022Hz,锌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8.07×1014H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在高温下其半衰期会缩短
              B.用γ射线照射锌板时,锌板会发生光电效应
              C.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也最强
              D.发生α衰变时,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2
              E.以上方程中a=84,b=4,X为α粒子
            • 6. 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B.汤姆逊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复杂结构的
              C.若钍234的半衰期为24天,则8个钍234经过48天还剩2个
              D.波尔理论认为,原子中的电子在某些不连续的特定轨道上绕核转动是稳定的,不产生电磁辐射
              E.
               
              238
              92
              U=
               
              234
              90
              Th+
               
              4
              2
              He是α衰变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根据△E=△mc2,所以生成物的总质量减少
              B.波尔通过粒α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长
              D.
               
              4
              2
              He+
               
              27
              13
              Al→
               
              30
              15
              P+
               
              1
              0
              n是原子核聚变方程
            • 8. 已知氢原子基态的能量为E1,第n能级的能量En=
              E1
              n2
              ,其中h表示普朗克常量,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频率为ν的光子后再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能发出3条光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收光子频率为ν=-
              8E1
              9h
              B.氢原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C.辐射光子的能量可能为-
              3E1
              4
              D.辐射的光子中只有1条能使极限频率为-
              E1
              6h
              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根据△E=△mc2在核裂变过程中减少的质量转化成了能量
              C.太阳内部进行的热核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
              D.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射线或β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
              E.电子的衍射图样表明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能发生干涉、衍射说明光是一种波,光能发生光电效应又说明光是一种粒子.所以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B.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每经历一次β衰变原子核内多一个质子,多一个中子
              C.某种元素的半衰期为5天,如果有10个这样的原子核经过5天后剩于5个原子核
              D.放射性射线可以通过电偏转和磁偏转进行区别
              E.太阳的能量主要来源轻核聚变反应,核电站的能量主要来源重核裂变反应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