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A.\( (\)选修模块\(3-3)\)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在较暗的房间里,看到透过窗户的“阳光柱”里粉尘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

              B. 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

              C. “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D. 一定量理想气体发生绝热膨胀时,其内能不变

              \((2)\) 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直线\(ABC\)发生状态变化的\(p-V\)图象\(.\) 已知\(A→B\)的过程中,理想气体内能变化量为\(5J\),吸收的热量为\(10J\),则由\(B→C\)的过程中,气体温度____\((\)填“升高”或“降低”\()\),放出热量____\(J.\)  

              \((3)\) 在\(1 atm\)、\(0℃\)下,\(1mol\)理想气体的体积均为\(22.4L.\) 若题\((2)\)中气体在\(C\)时的温度为\(27℃\),求该气体的分子数\(.(\)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阿伏加德罗常数取\(6.0×10^{23}mol^{-1})\)




              B.\( (\)选修模块\(3-4)\)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光速不变原理指出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B. 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C.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 声源与观察者相对靠近时,观察者所接收的频率大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2)\) 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在\(t\)时刻后\(Δt=0.2s\)时刻的波形图\(.\) 已知\(Δt < T.\) 若该简谐波的波速为\(5m/s\),则质点\(M\)在\(t\)时刻的振动方向为      ,质点\(M\)在\(Δ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m.\)  

              \((3)\) 如图所示,一艘赛艇停在平静的水面上,赛艇前部上端有一标记\(P\),在其正前方\(A\)处有一浮标\(.\) 潜水员从\(P\)前方\(s=4m\)处开始下潜,当下潜至深度为\(H=2\sqrt{7}m\)的\(B\)处时,才能看到赛艇尾端后方水面上的景物,且看到\(P\)刚好被浮标挡住\(.\) 测得\(PA\)、\(B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53^{\circ}\)和\(37^{\circ}.\) 忽略赛艇吃水深度,求赛艇的长度\(L.(\sin 53^{\circ}=0.8,\cos 53^{\circ}=0.6)\)

               




              C.\( (\)选修模块\(3-5)\)

              \((1)\)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一种单色光,先后照射锌和银的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关于这两个过程,下列四个物理量中,一定不同的是____\(.\) 

              A. 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 \(B.\) 反向截止电压

              C. 饱和光电流          \(D.\)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 电子俘获是指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轨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 一种理论认为地热是镍\(58({}_{28}^{58}Ni)\)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发生电子俘获核反应生成钴\(57(Co)\)时产生的\(.\) 则镍\(58\)电子俘获的核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若该核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与一个频率为\(ν\)的光子能量相等,已知真空中光速和普朗克常量分别是\(c\)和\(h\),则该核反应中质量亏损\(Δm\)为____\(.\)  

              \((3)\) 如图所示,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滑块\(P\)和\(Q\)均可视为质点,质量均为\(m\),\(Q\)与轻质弹簧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P\)以初速度\(v\)向\(Q\)运动并与弹簧发生作用\(.\) 求整个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 2.

              A.\( (\)选修模块\(3-3)\)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下落的雨滴呈球形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

              B. 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颗粒中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 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手柄压下后反弹,是由分子斥力造成的

              D. 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2)\)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通过如图所示的箭头方向变化到状态\(C.\)则气体由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气体由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与外界总的热交换情况是____\((\)填“吸热”、“放热”或“无法确定”\().\) 

              \((3)\) 某种油酸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油酸分子直径为\(d.\)将该油酸稀释为体积浓度为\(\dfrac{1}{n}\)的油酸酒精溶液,用滴管取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形成油膜,已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V.\)若把油膜看成是单分子层,每个油分子看成球形,则油分子的体积为\(\dfrac{\pi d^{3}}{6}.\)求:

              \(①\) 一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的面积.

              \(②\) 阿伏加德罗常数\(N_{A}\)的表达式.

              B.\( (\)选修模块\(3-4)\)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B. 当波的波长比障碍物的尺寸大时,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C. 当声源相对于观察者远离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音调比声源低

              D. 电磁波由真空进入玻璃后频率变小

              \((2)\) 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当\(t=0.3 s\)时,\(Q\)点恰好处于波谷位置,则\(P\)点此时处于____\((\)填“波峰”、“波谷”或“平衡”\()\)位置\(.\)这列波的波速至少为____\(m/s.\) 

              \((3)\) 如图所示是一段光导纤维的简化图,光纤总长为\(L.\)已知光从左端射入光线在光纤的侧面上恰好能发生全反射\(.\)若已知该光纤的折射率为\(n\),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求:

              \(①\) 光在该光纤中的速度大小.

              \(②\) 光从左端射入最终从右端射出所经历的时间.



              C.\( (\)选修模块\(3-5)\)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发现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 β\)射线与\(γ\)射线一样都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γ\)射线弱

              C. 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单个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

              D. 裂变时释放能量说明发生了质量亏损

              \((2)\)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结构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辐射出光子,辐射出的光子中最长波长为______\((\)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W_{0}\)的金属钠,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_______\(.\) 

              \((3)\) 氚\(\mathrm{(}_{1}^{3}H)\)是最简单的放射性原子核,夜光手表即是利用氚核衰变产生的\(β\)射线激发荧光物质发光\(.\)氚核发生\(β\)衰变过程中除了产生\(β\)粒子和新核外,还会放出不带电且几乎没有静止质量的反中微子\(\overline{\nu_{e}}.\)在某次实验中测得一静止的氚核发生\(β\)衰变后,产生的反中微子和\(β\)粒子的运动方向在一直线上,设反中微子的动量为\(p_{1}\),\(β\)粒子的动量为\(p_{2}.\)求:

              \(①\) 氚发生\(β\)衰变的衰变方程.

              \(②\) 产生新核的动量.

            • 3.

              A.\( (\)选修模块\(3-3)\)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

              B. 由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可以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C. 布朗运动表明分子越小,分子运动越剧烈

              D. 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2)\) 某日中午,南通市空气相对温度为\(65\%\),将一瓶水倒去一部分,拧紧瓶盖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单位时间内进入水中的水分子数____\((\)填“多于”“少于”或“等于”\()\)从水面飞出的分子数\(.\)再经过一段时间后,瓶内水的上方形成饱和汽,此时瓶内气压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 

              \((3)\) 如图所示,一轻活塞将体积为\(V\)、温度为\(2T_{0}\)的理想气体,密封在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导热汽缸内,已知大气压强为\(p_{0}\),大气的温度为\(T_{0}\),气体内能\(U\)与温度\(T\)的关系为\(U=aT(a\)为正的常数\().\)在汽缸内气体温度缓慢降为\(T_{0}\)的过程中,求:

              \(①\)气体内能减少量\(ΔU\).

              \(②\)气体放出的热量\(Q\).


              B.\( (\)选修模块\(3-4)\)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分别用蓝光和红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条纹间距宽

              B. 光纤通信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

              C. 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是由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

              D. 动车组高速行驶时,在地面上测得车厢的长明显变短

              \((2)\) 一列简谐横波沿\(+x\)方向传播,波长为\(λ\),周期为\(T.\)在\(t=0\)时刻该波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O\)、\(a\)、\(b\)是波上的三个质点\(.\)则图乙可能表示____\((\)填“\(O\)”“\(a\)”或“\(b\)”\()\)质点的振动图象\(;t=\dfrac{T}{4}\)时刻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加速度____\((\)填“大”或“小”\().\) 

                甲          乙

              \((3)\) 如图所示,某种透明液体的折射率为\(\sqrt{2}\),液面上方有一足够长的细杆,与液面交于\(O\),杆与液面成\(θ=45^{\circ}\)角\(.\)在\(O\)点的正下方某处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光经折射后有部分能照射到细杆上\(.\)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求:

              \(①\)光在该液体中的传播速度\(v\).

              \(②\)能照射到细杆上折射光对应入射光的入射角.


              C.\( (\)选修模块\(3-5)\)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玻尔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 核力存在于原子核内任意两个核子之间

              C.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类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D.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2)\) 核电站所需的能量是由铀核裂变提供的,裂变过程中利用____\((\)填“石墨”或“镉棒”\()\)吸收一定数量的中子,控制反应堆的反应速度\(.\)核反应堆产物发生\(β\)衰变产生反电子中微子\((\)符号\({\overline{\nu}}_{e})\),又观察到反电子中微子\((\)不带电,质量数为零\()\)诱发的反应:\({\overline{\nu}}_{e}+p→n+x\),其中\(x\)代表____\((\)填“电子”或“正电子”\().\) 

              \((3)\) 一静止的钚核发生衰变后放出一个\(α\)粒子变成铀核\(.\)已知钚核质量为\(m_{1}\),\(α\)粒子质量为\(m_{2}\),铀核质量为\(m_{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①\)如果放出的\(α\)粒子的速度大小为\(v\),求铀核的速度大小\(v{{'}}\).

              \(②\)求此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总能量.

            • 4.

              \((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质量相同的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时内能也相同

              B. 荷叶上的小水珠呈球状,说明水不浸润荷叶

              C. 饱和汽压与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无关

              D.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压强必增大

              \((2)\) 已知铜的摩尔质量是\(M=63.5 g/mol\),铜的密度是\(ρ=8.9 g/cm^{3}\),那么铜原子的质量是\(m_{0}=\)___\(g\),铜原子的体积是\(V_{0}=\)____\(cm^{3}.(\)取阿伏加德罗常数\(N_{A}=6.0×10^{23} mol^{-1}\),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如图所示,轻质活塞将体积为\(V_{0}\)、温度为\(3T_{0}\)的理想气体,密封在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导热汽缸内\(.\)已知大气压强为\(p_{0}\),大气的温度为\(T_{0}\),气体内能\(U\)与温度的关系为\(U=aT(a\)为常量\().\)在汽缸内气体温度缓慢降为\(T_{0}\)的过程中,求:


              \(①\) 气体内能的减少量.

              \(②\) 气体放出的热量.

              \((I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物体做受迫振动时的频率、振幅都与其固有频率无关

              B. 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一个周期内向前传播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C. 在接近光速离开地球的飞行器里的人认为,地球上人的新陈代谢变慢了

              D. 同种介质中频率越低的声波,越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2) P\)、\(Q\)是一列简谐横波中的两质点,相距\(30 m\),各自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如果\(P\)比\(Q\)离波源近,且\(P\)与\(Q\)平衡位置间的距离小于\(1\)个波长,则该列波的波长\(λ=\)____\(m\),波速\(v=\)____\(m/s.\) 


              \((3)\)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扇形\(AOB\)为透明柱状介质的横截面,圆心角\(∠AOB=60^{\circ}.\)一束平行于角平分线\(OM\)的单色光由\(OA\)边射入介质,折射光线平行于\(OB\)且恰好射向\(M.(\)不考虑反射光线,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①\) 从\(M\)处射出的光线与\(OM\)的夹角.

              \(②\) 光在介质中的传播时间.

              \((II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铀\(\mathrm{(}_{92}^{238}U)\)经过\(α\)、\(β\)衰变形成稳定的铅\(\mathrm{(}_{82}^{206}Pb)\),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共有\(6\)个中子转变为质子

              B. 一个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辐射\(3\)个光子

              C. 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D. 某入射光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发生光电效应,当增大入射光频率时,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2)\) 太阳内部不断地进行着各种核聚变反应,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结合成一个氦核就是其中之一,请写出其核反应方程:________\(;\)如果氘核的比结合能为\(E_{1}\),氚核的比结合能为\(E_{2}\),氦核的比结合能为\(E_{3}\),则上述反应释放的能量可表示为______\(.\) 

              \((3)\)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_{1}=3 m/s\),\(v_{2}=2 m/s\),它们发生碰撞后仍在同一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_{1}\)和\(v{{'}}_{2}.\)求:

              \(①\) 当\(v{{'}}_{1}=2 m/s\)时\(v{{'}}_{2}\)的大小.

              \(②\) 在各种可能碰撞中,\(v{{'}}_{1}\)的最大值.

            • 5. \((1)\)在其他能源中,核能具有能量密度大,地区适应性强的优势\(.\)在核电站中,核反应堆释放的核能被转化成电能\(.\)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中子轰击重核发生裂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的核能.
              核反应方程式\(\ ^{235}_{\phantom{0}92}\mathrm{U} +n→\ ^{141}_{\phantom{0}56}\mathrm{B}a +\ ^{92}_{36}\mathrm{K}r +aX\)是反应堆中发生的许多核反应中的一种,\(n\)为中子,\(X\)为待求粒子,\(a\)为\(X\)的个数,则\(X\)为______ ,\(a= \)______\( .\)以\(m_{U}\)、\(m_{Ba}\)、\(m_{Kr}\)分别表示\(\ ^{235}_{\phantom{0}92}\mathrm{U} \)、\(\ ^{141}_{\phantom{0}56}\mathrm{B}a Ba\)、\(\ ^{92}_{36}\mathrm{K}r \)核的质量,\(m_{n}\)、\(m_{p}\)分别表示中子、质子的质量,\(c\)为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则上述核反应过

              中放出的核能\(\triangle E=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如图\(1\)为“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装置示意图


              \(①\)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必须要求的条件是:______
              A.轨道是光滑的.
              B.轨道末端的切线是水平的.
              C.碰撞的瞬间\(m_{1}\) 和\(m_{2}\) 球心连线与轨道末端的切线平行.
              D.每次\(m_{1}\) 都要从同一高度静止滚下
              \(②\)入射小球\(1\)与被碰小球\(2\)直径相同,它们的质量相比较,应是 \(m_{1}\) ___\( m_{2}\).
              \(③\)实验时,小球的落点分别如图\(2\)的\(M\)、\(N\)、\(P\)点,应该比较下列哪两组数值在误差范围内相等,从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______
              A.\(m_{1}⋅\overset{˙}{OP} \)           \(B.m_{1}⋅\overset{˙}{OM} \)           \(C.m_{1}⋅\overset{˙}{ON} \)
              D.\(m_{1}⋅\overset{˙}{OM} +m_{2}⋅\overset{˙}{ON} \)     \(E.m_{1}⋅\overset{˙}{OP} +m_{2}\overset{˙}{ON} \)      \(F.m_{1}⋅\overset{˙}{OM} +m_{2}⋅\overset{˙}{OP} \)
              \(④\)在做此实验时,若某次实验得出小球的落点情况如图\(2\)所示\(.\)假设碰撞中动量守恒,则入射小球质量\(m_{1}\)和被碰小球质量\(m_{2}\)之比\(m_{1}\):\(m_{2}= \)______ .
            • 6.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

              A.\((1)\)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过状态\(B\)变化到状态\(C\),其\(V-T\)图象如图甲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

                      甲

              A.\( A→B\)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B.\( A→B\)的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

              C.\( B→C\)的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

              D.\( A→B→C\)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

              \((2)\) 图乙和图丙是某同学从资料中查到的两张记录水中炭粒运动位置连线的图片,记录炭粒位置的时间间隔均为\(30 s\),两方格纸每格表示的长度相同\(.\)比较两张图片可知若水温相同,图____\((\)填“乙”或“丙”\()\)中炭粒的颗粒较大\(;\)若炭粒大小相同,图____\((\)填“乙”或“丙”\()\)中水分子的热运动较剧烈\(.\) 

                           乙      丙

              \((3)\) 科学家可以运用无规则运动的规律来研究生物蛋白分子\(.\)资料显示,某种蛋白的摩尔质量为\(66 kg/mol\),其分子可视为半径为\(3×10^{-9} m\)的球,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 mol^{-1}.\)请估算该蛋白的密度\(.(\)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B.\((1)\) 接近光速飞行的飞船和地球上各有一只相同的铯原子钟,飞船和地球上的人观测这两只钟的快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 

              A. 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快

              B. 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慢

              C. 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快

              D. 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慢

              \((2)\) 野生大象群也有自己的“语言”\(.\)研究人员录下象群“语言”交流时发出的声音,发现以\(2\)倍速度快速播放录音时,能听到比正常播放时更多的声音\(.\)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播出声波的____\((\)填“周期”或“频率”\()\)也变为原来的\(2\)倍,声波传播速度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人的眼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折射率相同、半径不同的两个球体共轴\(.\)平行光束宽度为\(D\),对称地沿轴线方向射入半径为\(R\)的小球,会聚在轴线上的\(P\)点\(.\)取球体的折射率为\(\sqrt{2}\),且\(D=\sqrt{2}R.\)求光线的会聚角\(α.(\)示意图未按比例画出\()\)


              C.\((1)\)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有____\(.\) 

              A.\({{\;}}_{2}^{4}He\)核的结合能约为\(14 MeV\)

              B.\({{\;}}_{2}^{4}He\)核比\({{\;}}_{3}^{6}Li\)核更稳定

              C. 两个\({{\;}}_{1}^{2}H\)核结合成\({{\;}}_{2}^{4}He\)核时释放能量

              D.\({{\;}}_{92}^{235}U\)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_{36}^{89}Kr\)核中的大

              \((2)\) 质子\(\mathrm{(}_{1}^{1}H)\)和\(α\)粒子\(\mathrm{(}_{2}^{4}He)\)被加速到相同动能时,质子的动量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α\)粒子的动量,质子和\(α\)粒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之比为____\(.\)  

              \((3)\) 甲、乙两运动员在做花样滑冰表演,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速度大小都是\(1 m/s.\)甲、乙相遇时用力推对方,此后都沿各自原方向的反方向运动,速度大小分别为\(1 m/s\)和\(2 m/s.\)求甲、乙两运动员的质量之比.

            • 7.

              \((1)\)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分子质量为\(m\)。若\(1\)摩尔该气体的体积为\(V_{m}\),密度为\(ρ\),则该气体单位体积分子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_{A})\)

              A.\(\dfrac{{{N}_{{A}}}}{{{V}_{{m}}}}\)          \(B\).\(\dfrac{M}{m{{V}_{{m}}}}\)         \(C\).\(\dfrac{\rho {{N}_{{A}}}}{M}\)         \(D\).\(\dfrac{\rho {{N}_{{A}}}}{m}\)

              \((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等温或等压过程\(ab\)、\(bc\)、\(cd\)、\(da\)回到原状态,其\(p–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对角线\(ac\)的延长线过原点\(O\)。气体在\(a\)状态的体积               \(c\)状态的体积\((\)填写“大于”、“相等”或“小于”\()\),气体在状态\(a\)时的内能          它在状态\(c\)时的内能\((\)填写“大于”、“相等”或“小于”\()\)


              \((3)\)如图所示,一直立汽缸用一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活塞横截面积为\(S\),汽缸内壁光滑且缸壁导热良好,开始时活塞被螺栓\(K\)固定。现打开螺栓\(K\),活塞下落,经过足够长时间后,活塞停在\(B\)点,已知\(AB=h\),大气压强为\(p_{0}\),重力加速度为\(g\)。


              \(①\)求活塞停在\(B\)点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p\);

              \(②\)设周围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整个过程中通过缸壁传递的热量\(Q\)。

              C.\((1)\)如图所示,某原子的三个能级的能量分别为\(E_{1}\)、\(E_{2}\)和\(E_{3}.a\)、\(b\)、\(c\) 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E_{1} > E_{3} > E_{2}\)       \(B.(E_{3}-E_{2})=(E_{2}-E_{1})\)

              C.\(a\)光的波长最长          \(D.a\)光的频率最高

              \((2)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强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危机\(.\)核中的\(\rlap{_{92}}{^{235}}U\)发生着裂变反应,试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235 92U+1 0n→141 56Ba+92 36Kr+\)            ;已知\(235 92U\)、\(141 56Ba\)、\(92 36Kr\)和中子的质量分别是\(m_{U}\)、\(m_{Ba}\)、\(m_{Kr}\)、\(m_{n}\),该反应中一个\(\rlap{_{92}}{^{235}}U\)裂变时放出的能量为               \(.(\)已知光速为\(c)\)

              \((3)1922~1923\)年康普顿研究了\(X\)射线被较轻物质散射后光的成分,发现散射谱线中除了有波长与原波长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较长的成分。这种散射现象称为康普顿散射或康普顿效应。康普顿效应可以用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可以简化为\(X\)射线对应的光子和静止电子的碰撞过程。设入射\(X\)射线波长为\(λ\),电子质量为\(m\),测得与\(X\)射线入射方向相反的散射后的\(X\)射线波长减小了\(Δλ\),普朗克常量为\(h\),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①\)入射\(X\)射线的动量\(p\)  

              \(②\)电子的速度\(v\)

            • 8.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

              A.\( (\)选修模块\(3—3)\)

              \((1)\)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如图\(ABCDA\)的循环过程,其中\(A→B\)、\(C→D\)是两个等压过程,\(B→C\)、\(D→A\)是两个绝热过程\(.\)关于气体状态及其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

              A.\( A→B\)过程,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增大

              B.\( B→C\)过程,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C.\( ABCDA\)循环过程中,气体吸热,对外做功

              D.\( ABCDA\)循环过程中,\(A\)状态气体温度最低

              \((2)\) 要增强雨伞的防水作用,伞面选择对水是____\((\)填“浸润”或“不浸润”\()\)的布料\(;\)布料经纬线间有空隙,落在伞面上的雨滴不能透过,是由于水的______的作用\(.\) 

              \((3)\)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将\(V_{0}=1 mL\)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V=600 mL\)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1 mL\)的油酸酒精溶液有\(75\)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稳定的油膜面积\(S=0.04 m^{2}\),由此估算的油酸分子的直径为多大\(?(\)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B.\( (\)选修模块\(3—4)\)

              \((1)\) 利用光的干涉,两台相距很远\((\)几千千米\()\)联合动作的射电望远镜观察固定的射电恒星,可以精确测定大陆板块漂移速度\(.\)模型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射电恒星看成点光源\(S\),分布在地球上不同大陆的两个望远镜相当于两个狭缝\(S_{1}\)、\(S_{2}\),它们收到的光满足相干条件,汇集两望远镜信号的接收器相当于光屏\(.\)设某时刻光屏上\(P\)点到\(S_{1}\)、\(S_{2}\)的距离相等,\(S\)到\(S_{1}\)、\(S_{2}\)的距离也相等,当\(S_{2}\)向上远离\(S_{1}\)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

               

              A.\( P\)点接收到的干涉信号先变强        

              B.\( P\)点接收到的干涉信号先变弱

              C. 干涉条纹间距发生改变

              D. 干涉条纹间距不变

              \((2)\) 图甲是一列沿\(x\)轴传播的正弦波在某时刻的图象,\(O\)点是波源,图乙为波源\(O\)点的振动图象,图中\(x_{0}\)、\(T\)、\(A\)均为已知量\(.\)由图象可求波的传播速度\(v=\)____,从\(t=0\)时刻到图甲对应时刻,波源\(O\)点的位移为____\(.\) 

              \((3)\) 如图所示,玻璃砖\(ABCD\)的折射率\(n=\sqrt{3}\),左右两个侧面\(AD\)、\(BC\)垂直上表面\(AB\),\(∠ADC=120^{\circ}.\)一束光从图示方向射到\(AB\)面上,试通过计算作出光经过玻璃砖的光路图.


              C.\( (\)选修模块\(3—5)\)

              \(2017\)年\(1\)月,我国“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正式进入应用研究\(.\)在量子理论中,有共同来源的两个微观粒子,不论它们相距多远,它们总是相关的,一个粒子的行为会立即影响到另一个粒子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量子纠缠.

              \((1)\) 关于量子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 

              A. 玻尔氢原子理论,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观念

              B. 爱因斯坦研究光电效应提出光子说,光子说属于量子理论的范畴

              C. 量子理论中,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D. 微观粒子在受力情况和初速度确定的前提下,可以确定它此后的运动状态和位置

              \((2)\) 设一对静止的正、负电子湮灭后产生两个光子\(A\)和\(B\),已知电子质量为\(m\),真空中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则光子\(A\)的频率是____\(;\)若测得光子\(A\)的波长为\(λ\),则光子\(B\)的动量大小为____\(.\) 

              \((3)\) 原子核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钍核\(\mathrm{(}_{90}^{226}Th)\)的能级图如图所示\(\mathrm{{.}}_{89}^{226}Ac\)发生\(β\)衰变产生钍核,钍核处于\(n=3\)的能级.

              \(①\) 写出\({{\;}}_{89}^{226}Ac\)发生\(β\)衰变的方程.

              \(②\) 发生上述衰变时,探测器能接收到\(γ\)射线谱线有几条\(?\)求波长最长的\(λ\)光子的能量\(E\).

            • 9.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

              A.\( (\)选修模块\(3-3)\)

              \((1)\)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先把空烧瓶放入冰箱冷冻,取出后迅速用一个气球紧套在烧瓶颈上,再将烧瓶放进盛满热水的烧杯里,气球胀大起来,如图所示,与烧瓶放进热水前相比,放进热水后密闭气体的____\(.\) 

              A. 内能减小

              B. 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C. 分子对烧瓶底的平均作用力增大

              D. 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

              \((2)\) 我国科技人员用升温析晶法制出了超大尺寸单晶钙钛矿晶体,尺寸超过\(71 mm\),这是世界上首次报导尺寸超过\(0.5\)英寸的钙钛矿单晶,假设该单晶体的体积为\(V\),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_{A}\),则该晶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____,分子直径为____\(.(\)球的体积\(V=\dfrac{1}{6}πD^{3}\),\(D\)为球的直径\()\) 

              \((3)\)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图\(A→B→C\)状态变化过程\(.\)气体在\(A\)状态时温度为\(300 K\).

              \(①\) 求气体在\(B\)状态时的温度\(T_{B}\).

              \(②\) 若\(A→B→C\)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了\(40 J.\) 求此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Q\).




              B.\( (\)选修模块\(3-4)\)

              \((1)\) 某同学用插针法测量平行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图景如图所示\(.\)他按正确的方法插了大头针\(a\)、\(b\)、\(c\)、\(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实验中,入射角应适当大些

              B. 该同学在插大头针\(d\)时,使\(d\)挡住\(a\)、\(b\)的像和\(c\)

              C. 若入射角太大,光会在玻璃砖内表面发生全反射


              D. 该实验方法只能测量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

              \((2)\) 如图所示,一列火车以速度\(v\)相对地面运动\(.\)如果地面上的人测得:地面上一只光源发出的闪光同时到达车厢的前壁和后壁,则火车上的人测得此闪光先到达____\((\)填“前壁”或“后壁”\()\),这两束闪光的传播速度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3)\) 有一列沿水平绳传播的简谐横波,频率为 \(10 Hz\),振动方向为竖直方向,某时刻,绳上质点\(P\)位于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在\(P\)点右方 \(0.6 m\)处有一质点\(Q.\) 已知此波向左传播且波速为\(8 m/s\).

              \(①\) 求此列简谐波的波长\(λ\).

              \(②\) 画出该时刻\(P\)、\(Q\)间波形图并标出质点\(Q\)的位置.


              C.\( (\)选修模块\(3—5)\)

              \((1)\) 如图是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用一定频率的光照射阴极\(K\),当滑片\(P\)处于图示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不为零\(.\)为使电流表示数减小,下列办法可行的是____\(.\) 

              A. 将滑片\(P\)向右移动

              B. 减小入射光的强度

              C. 换用电动势更大的电源

              D. 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

              \((2)\) 由玻尔原子理论,氦离子\(He^{+}\)能级如图所示,电子在\(n=3\)轨道上比在\(n=4\)轨道上离氦核的距离____\((\)填“大”或“小”\().\)当大量处在\(n=3\)的激发态的\(He^{+}\)发生跃迁时,所发射的谱线有____条\(.\) 

              \((3)\) 以一定速度运动的原子核\({{\;}}_{Z}^{A}X\)放出\(α\)粒子后变成静止的原子核\(Y.\)若\(X\)、\(Y\)和\(α\)粒子的静质量分别是\(M\)、\(m_{1}\)和\(m_{2}\),真空中光速为\(c\),不考虑相对论效应\(.\)求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以及\(α\)粒子的动能.

            • 10.

              本题包括\(A\)、\(B\)两小题.

              A.\([\)选修\(3 – 4]\)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B.阳光下肥皂泡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

              C.受迫振动的频率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有关

              D.爱因斯坦根据“同时”的相对性认为真空中光速在不同惯性系中是不同的

              \((2)\)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0\)时刻的波形图,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质点\(P\)平衡位置的坐标为\(x\)\(=0.32m\),此时质点\(P\)的振动方向________,若从\(0\)时刻开始计时,\(P\)点经\(0.8s\)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则波速为________\(m/s\).


              \((3)\)如图所示,一透明半圆柱体折射率为\(n\)\(=2\),半径为\(R\)、长为\(L\)\(.\)一平行光束从半圆柱体的矩形表面垂直射入,从部分柱面射出\(.\)求:


              \(①\)光在该介质中的速度大小;

              \(②\)光束射出部分的柱面所对应的圆心角.

              B.\([\)选修\(3 – 5]\)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原子核越稳定

              B.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反映了能量与质量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可以用物体的质量作为它所蕴藏的能量的量度

              C.动量相同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相等

              D.一块纯净的放射性元素矿石,经过一个半衰期以后,它的总质量仅剩下一半

              \(2)\)自然界里放射性原子核并非一次衰变就能达到稳定,而是发生一系列连续的衰变,直到稳定的原子核而终止,这就是“级联衰变”\(.\)某个钍系的级联衰变过程如图\((\)\(N\)轴表示中子数,\(Z\)轴表示质子数\()\),图中\(Ra→Ac\)的衰变是________衰变,从\(N\)\(=138\)的\(Th\)核到\({\,\!}^{208}Pb\)共发生________次\(α\)衰变.


              \((3)\)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氢原子从\(n\)\(=2\)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


              \(①\)求氢原子辐射的光子能量;

              \(②\)氢原子辐射的光子照射逸出功为\(3.34eV\)的锌板时,求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