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A.\( (\)选修模块\(3-3)\)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在较暗的房间里,看到透过窗户的“阳光柱”里粉尘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

              B. 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

              C. “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D. 一定量理想气体发生绝热膨胀时,其内能不变

              \((2)\) 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直线\(ABC\)发生状态变化的\(p-V\)图象\(.\) 已知\(A→B\)的过程中,理想气体内能变化量为\(5J\),吸收的热量为\(10J\),则由\(B→C\)的过程中,气体温度____\((\)填“升高”或“降低”\()\),放出热量____\(J.\)  

              \((3)\) 在\(1 atm\)、\(0℃\)下,\(1mol\)理想气体的体积均为\(22.4L.\) 若题\((2)\)中气体在\(C\)时的温度为\(27℃\),求该气体的分子数\(.(\)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阿伏加德罗常数取\(6.0×10^{23}mol^{-1})\)




              B.\( (\)选修模块\(3-4)\)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光速不变原理指出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B. 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C.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 声源与观察者相对靠近时,观察者所接收的频率大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2)\) 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在\(t\)时刻后\(Δt=0.2s\)时刻的波形图\(.\) 已知\(Δt < T.\) 若该简谐波的波速为\(5m/s\),则质点\(M\)在\(t\)时刻的振动方向为      ,质点\(M\)在\(Δ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m.\)  

              \((3)\) 如图所示,一艘赛艇停在平静的水面上,赛艇前部上端有一标记\(P\),在其正前方\(A\)处有一浮标\(.\) 潜水员从\(P\)前方\(s=4m\)处开始下潜,当下潜至深度为\(H=2\sqrt{7}m\)的\(B\)处时,才能看到赛艇尾端后方水面上的景物,且看到\(P\)刚好被浮标挡住\(.\) 测得\(PA\)、\(B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53^{\circ}\)和\(37^{\circ}.\) 忽略赛艇吃水深度,求赛艇的长度\(L.(\sin 53^{\circ}=0.8,\cos 53^{\circ}=0.6)\)

               




              C.\( (\)选修模块\(3-5)\)

              \((1)\)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一种单色光,先后照射锌和银的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关于这两个过程,下列四个物理量中,一定不同的是____\(.\) 

              A. 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 \(B.\) 反向截止电压

              C. 饱和光电流          \(D.\)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 电子俘获是指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轨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 一种理论认为地热是镍\(58({}_{28}^{58}Ni)\)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发生电子俘获核反应生成钴\(57(Co)\)时产生的\(.\) 则镍\(58\)电子俘获的核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若该核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与一个频率为\(ν\)的光子能量相等,已知真空中光速和普朗克常量分别是\(c\)和\(h\),则该核反应中质量亏损\(Δm\)为____\(.\)  

              \((3)\) 如图所示,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滑块\(P\)和\(Q\)均可视为质点,质量均为\(m\),\(Q\)与轻质弹簧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P\)以初速度\(v\)向\(Q\)运动并与弹簧发生作用\(.\) 求整个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 2.

              \((1)\) 两列水波周期均为\(2×10^{-3} s\)、振幅均为\(1 cm\),它们相遇的区域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如图所示\(.\)下图中能表示\(B\)点的振动图象是____.

              \((2)\) 一艘太空飞船静止时长度为\(l\),它以\(0.8c(c\)为真空中的光速\()\)的速度沿长度方向飞行经过地球\(.\)飞船上观测者测得该飞船的长度____\(l\),地球上的观测者测得飞船上发来光信号的速度____\(c.(\)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 如图所示,将一块上下两面平行、厚度为\(2.0 cm\)的玻璃砖平放在水平面上,一束光线以\(60^{\circ}\)的入射角射到玻璃砖\(.\)已知玻璃砖对光的折射率为\(\sqrt{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 m/s.\)求光线:

              \(①\) 射入玻璃砖的折射角.

              \(②\) 在玻璃砖中第一次传播到底面的时间.

            • 3.

              A.\( (\)选修模块\(3-3)\)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

              B. 由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可以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C. 布朗运动表明分子越小,分子运动越剧烈

              D. 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2)\) 某日中午,南通市空气相对温度为\(65\%\),将一瓶水倒去一部分,拧紧瓶盖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单位时间内进入水中的水分子数____\((\)填“多于”“少于”或“等于”\()\)从水面飞出的分子数\(.\)再经过一段时间后,瓶内水的上方形成饱和汽,此时瓶内气压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 

              \((3)\) 如图所示,一轻活塞将体积为\(V\)、温度为\(2T_{0}\)的理想气体,密封在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导热汽缸内,已知大气压强为\(p_{0}\),大气的温度为\(T_{0}\),气体内能\(U\)与温度\(T\)的关系为\(U=aT(a\)为正的常数\().\)在汽缸内气体温度缓慢降为\(T_{0}\)的过程中,求:

              \(①\)气体内能减少量\(ΔU\).

              \(②\)气体放出的热量\(Q\).


              B.\( (\)选修模块\(3-4)\)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分别用蓝光和红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条纹间距宽

              B. 光纤通信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

              C. 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是由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

              D. 动车组高速行驶时,在地面上测得车厢的长明显变短

              \((2)\) 一列简谐横波沿\(+x\)方向传播,波长为\(λ\),周期为\(T.\)在\(t=0\)时刻该波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O\)、\(a\)、\(b\)是波上的三个质点\(.\)则图乙可能表示____\((\)填“\(O\)”“\(a\)”或“\(b\)”\()\)质点的振动图象\(;t=\dfrac{T}{4}\)时刻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加速度____\((\)填“大”或“小”\().\) 

                甲          乙

              \((3)\) 如图所示,某种透明液体的折射率为\(\sqrt{2}\),液面上方有一足够长的细杆,与液面交于\(O\),杆与液面成\(θ=45^{\circ}\)角\(.\)在\(O\)点的正下方某处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光经折射后有部分能照射到细杆上\(.\)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求:

              \(①\)光在该液体中的传播速度\(v\).

              \(②\)能照射到细杆上折射光对应入射光的入射角.


              C.\( (\)选修模块\(3-5)\)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玻尔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 核力存在于原子核内任意两个核子之间

              C.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类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D.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2)\) 核电站所需的能量是由铀核裂变提供的,裂变过程中利用____\((\)填“石墨”或“镉棒”\()\)吸收一定数量的中子,控制反应堆的反应速度\(.\)核反应堆产物发生\(β\)衰变产生反电子中微子\((\)符号\({\overline{\nu}}_{e})\),又观察到反电子中微子\((\)不带电,质量数为零\()\)诱发的反应:\({\overline{\nu}}_{e}+p→n+x\),其中\(x\)代表____\((\)填“电子”或“正电子”\().\) 

              \((3)\) 一静止的钚核发生衰变后放出一个\(α\)粒子变成铀核\(.\)已知钚核质量为\(m_{1}\),\(α\)粒子质量为\(m_{2}\),铀核质量为\(m_{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①\)如果放出的\(α\)粒子的速度大小为\(v\),求铀核的速度大小\(v{{'}}\).

              \(②\)求此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总能量.

            • 4.

              \((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质量相同的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时内能也相同

              B. 荷叶上的小水珠呈球状,说明水不浸润荷叶

              C. 饱和汽压与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无关

              D.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压强必增大

              \((2)\) 已知铜的摩尔质量是\(M=63.5 g/mol\),铜的密度是\(ρ=8.9 g/cm^{3}\),那么铜原子的质量是\(m_{0}=\)___\(g\),铜原子的体积是\(V_{0}=\)____\(cm^{3}.(\)取阿伏加德罗常数\(N_{A}=6.0×10^{23} mol^{-1}\),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如图所示,轻质活塞将体积为\(V_{0}\)、温度为\(3T_{0}\)的理想气体,密封在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导热汽缸内\(.\)已知大气压强为\(p_{0}\),大气的温度为\(T_{0}\),气体内能\(U\)与温度的关系为\(U=aT(a\)为常量\().\)在汽缸内气体温度缓慢降为\(T_{0}\)的过程中,求:


              \(①\) 气体内能的减少量.

              \(②\) 气体放出的热量.

              \((I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物体做受迫振动时的频率、振幅都与其固有频率无关

              B. 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一个周期内向前传播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C. 在接近光速离开地球的飞行器里的人认为,地球上人的新陈代谢变慢了

              D. 同种介质中频率越低的声波,越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2) P\)、\(Q\)是一列简谐横波中的两质点,相距\(30 m\),各自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如果\(P\)比\(Q\)离波源近,且\(P\)与\(Q\)平衡位置间的距离小于\(1\)个波长,则该列波的波长\(λ=\)____\(m\),波速\(v=\)____\(m/s.\) 


              \((3)\)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扇形\(AOB\)为透明柱状介质的横截面,圆心角\(∠AOB=60^{\circ}.\)一束平行于角平分线\(OM\)的单色光由\(OA\)边射入介质,折射光线平行于\(OB\)且恰好射向\(M.(\)不考虑反射光线,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①\) 从\(M\)处射出的光线与\(OM\)的夹角.

              \(②\) 光在介质中的传播时间.

              \((II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铀\(\mathrm{(}_{92}^{238}U)\)经过\(α\)、\(β\)衰变形成稳定的铅\(\mathrm{(}_{82}^{206}Pb)\),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共有\(6\)个中子转变为质子

              B. 一个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辐射\(3\)个光子

              C. 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D. 某入射光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发生光电效应,当增大入射光频率时,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2)\) 太阳内部不断地进行着各种核聚变反应,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结合成一个氦核就是其中之一,请写出其核反应方程:________\(;\)如果氘核的比结合能为\(E_{1}\),氚核的比结合能为\(E_{2}\),氦核的比结合能为\(E_{3}\),则上述反应释放的能量可表示为______\(.\) 

              \((3)\)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_{1}=3 m/s\),\(v_{2}=2 m/s\),它们发生碰撞后仍在同一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_{1}\)和\(v{{'}}_{2}.\)求:

              \(①\) 当\(v{{'}}_{1}=2 m/s\)时\(v{{'}}_{2}\)的大小.

              \(②\) 在各种可能碰撞中,\(v{{'}}_{1}\)的最大值.

            • 5.

              \((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就越容易平衡

              B. 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C.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t=T+273.15\)

              D. 液体表面的分子距离大于分子间的平衡距离,使得液面有表面张力

              \((2)\) 如图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它由状态\(A\)经等容过程到状态\(B\),再经等压过程到状态\(C.\)设\(A\)、\(B\)、\(C\)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为\(T_{A}\)、\(T_{B}\)、\(T_{C}\),则\(T_{A}=\)____\(T_{C}.\) 从状态\(B\)到状态\(C\)过程中气体____\((\)填“吸”或“放”\()\)热\(.\)  


              \((3)\) 某教室的空间体积约为\(120 m^{3}.\)试计算在标准状况下教室里的空气分子数\(.\)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N_{A}=6.0×10^{23} mol^{-1}\),标准状况下摩尔体积\(V_{0}=22.4×10^{-3} m^{3}.(\)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I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静止时长

              B. 根据多普勒效应可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

              C. 大量事实证明,电磁波不能产生衍射现象

              D. 受迫振动的频率总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

              \((2)\) 过去已知材料的折射率都为正值\((n > 0).\)现已有针对某些电磁波设计制作的人工材料,其折射率可以为负值\((n < 0)\) ,称为负折射率材料\(.\)位于空气中的这类材料,入射角\(i\)与折射角\(r\)依然满足\(\dfrac{\sin i}{\sin r}=n\),但是折射线与入射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此时折射角取负值\().\)现空气中有一上下表面平行的负折射率材料,一束电磁波从其上表面以入射角\(α\)射入,下表面射出\(.\)若该材料对此电磁波的折射率\(n=-1\),请在图甲中画出正确反映电磁波穿过该材料的传播路径的示意图,若在上下两个表面电磁波的折射角分别为\(r_{1}\)、\(r_{2}\),则\(r_{1}\)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r_{2}.\) 


              \((3)\) 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下端装有记录笔,在竖直平面内放置记录纸\(.\)当振子上下振动时,以水平向左速度\(v=10m/s\)匀速拉动记录纸,记录笔在纸上留下记录的痕迹,建立坐标系,测得的数据如图乙所示,求振子振动的振幅和频率.


              \((II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 光和电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C.\( 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数量级为\(10^{-10}m\)

              D. 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2)\) 用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当用光子能量为\(5 eV\)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测得电流计上的示数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J\),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J.(\)电子电荷量为\(1.6×10^{-19}C)\) 

              \((3)\) 一枚火箭搭载着卫星以速率\(v_{0}\)进入太空预定位置,由控制系统使箭体与卫星分离\(.\)已知前部分的卫星质量为\(m_{1}\),后部分的箭体质量为\(m_{2}\),分离后箭体以速率\(v_{2}\)沿火箭原方向飞行,若忽略空气阻力及分离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则分离后卫星的速率\(v_{1}\)是多大\(?\)

            • 6.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受迫振动的物体的振动频率可能等于其固有频率

              B. 多普勒效应不仅适用于声波,也适用于电磁波

              C. 光是一种电磁波,而且是一种纵波

              D. 火车由静止加速到接近光速,车中乘客会看到火车长度比上车时短


              \((2)\) 如图, \(a\)、\(b\)、\(c\)、\(d\)是均匀介质中\(x\)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依次为\(2 m\)、\(4 m\)和\(6 m.\)一列简谐横波以\(2 m/s\)的波速沿\(x\)轴正向传播,在\(t=0\)时刻到达质点\(a\)处,质点\(a\)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t=3 s\)时\(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波的频率是____\(Hz\),在\(t=5 s\)时质点\(c\)向____\((\)填“上”“下”“左”或“右”\()\)运动\(.\) 



              \((3)\)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一束平行复色光被透明的三棱镜\(ABC(\)截面为正三角形\()\)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a\)、\(b\)、\(c\)三种色光,分别照射到三块板上\(.\)则:



              \(①\)若将\(a\)、\(b\)、\(c\)三种色光分别通过某狭缝,则发生衍射现象最明显的是哪种色光\(?\)

              \(②\)若\(OD\)平行于\(CB\),三棱镜对\(a\)色光的折射率\(n_{a}\)是多少\(?\)

            • 7.

              \((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分子间存在引力,使液体分子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

              B. 气体的温度越高,某速率区间分子占总分子数的百分率一定越大

              C. 液晶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但排列有大致相同的取向

              D. 蜘蛛网上挂着的小露珠呈球状属于毛细现象

              \((2)\) 如图所示,汽车在进行撞击实验时,安全气囊内迅速产生大量氮气而打开,气囊表面的气孔开始排气\(.\)若气囊表面有\(n\)个面积均为\(S\)的气孔,密度为\(ρ\)的氮气以速度\(v\)从气孔排出,氮气的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_{A}\),则在短时间\(t\)内排出的氮气分子数为____\(;\)设气囊内氮气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则排气过程中气囊内温度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导热汽缸水平放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封闭在汽缸内,外界大气压强为\(p_{0}\)、温度为\(T_{0}.\)现对汽缸缓慢加热,体积由\(V_{1}\)增大为\(V_{2}\),此过程气体吸收热量\(Q_{1};\)然后固定活塞,停止加热,封闭气体的温度逐渐降低至与外界大气温度相同\(.\)求:


              \(①\) 刚停止加热时封闭气体的温度\(T\).

              \(②\) 停止加热后,封闭气体向外传递的热量\(Q_{2}\).

              \((II)(1)\) 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1915\)年提出广义相对论,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光的本性\(.\)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光能在弯曲的光导纤维中传播,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曲线传播的

              B. 白光照射到\(DVD\)片表面时出现彩色是因为光具有波动性

              C. 某参考系中的两处同时发光,在另一惯性参考系中观察一定也是同时发光

              D. 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相同,因此光的频率与参考系无关

              \((2)\) 飞机黑匣子是用来记录飞行数据和驾驶舱语音的电子设备\(.\)一旦飞机失事黑匣子入水,水敏开关启动水下超声波脉冲发生器工作,通过金属外壳把频率为\(37.5kHz\)的超声波信号发射到周围水域\(.\)已知超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约\(1500m/s\),则该波在水中的波长约为____\(m;\)超声波不能发生____\((\)填“干涉”、“衍射”或“偏振”\()\)现象\(.\) 

              \((3)\) 如图所示,银行为了安全在水平柜台上安装了厚度为\(d\)的竖直玻璃板\(.\)某同学为了粗测其折射率,用一支激光笔在垂直于板面的竖直平面内,让激光以\(45^{\circ}\)的入射角斜向下射向玻璃板,入射点到柜台面的距离为\(h\),他请银行柜员测量了激光透过玻璃板落在柜台面上光点到玻璃板的距离为\(s.\)求:


              \(①\) 激光透过玻璃板后光线方向与玻璃板的夹角\(θ\).

              \(②\) 该玻璃板的折射率\(n\).

              \((II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γ\)射线是原子受激发后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的

              B. 在稳定的重原子核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多

              C. 核反应过程中如果核子的平均质量减小,则要吸收核能

              D. 诊断甲状腺疾病时,注入放射性同位素碘\(131\)作为示踪原子

              \((2) 2014\)年三位科学家因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发光二极管\((LED)\)产生波长\(450~455nm\)的蓝光,照射荧光粉后发光\(.\)荧光粉辐射光子的波长____\((\)填“\(\geqslant \)”、“\(\leqslant \)”或“\(=\)”\()\)入射蓝光光子的波长\(.\)荧光粉辐射光形成的光谱是_____\((\)填“连续光谱”或“线状谱”\().\) 

              \((3) 1930\)年英国物理学家考克饶夫和瓦尔顿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粒子加速器,他们获得了高速运动的质子,用来轰击静止的锂\(7\mathrm{(}_{3}^{7}Li)\)原子核,形成一个不稳定的复合核后分解成两个相同的原子核.

              \(①\) 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②\) 已知质子的质量为\(m\)、初速度为\(v_{0}\),反应后产生的一个原子核速度大小为\(\dfrac{3}{4}v_{0}\),方向与质子运动方向相反,求反应后产生的另一个原子核的速度以及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设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变为动能\()\).

            • 8. 以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在广阔的领域里与实际相符,显示了经典力学的巨大魅力,但它也没有穷尽一切真理,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下列关于对经典力学适用性和局限性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远小于真空中的光速的情况下,经典力学完全适用
              B.经典力学不能解释物体的质量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C.经典力学也完全能够解释如电子\(.\)质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D.在太阳或者行星的引力场中,广义相对论和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引力没有很大的差别
            • 9.

              \((\)选修\(3-4)\)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眼镜镜片的表面上镀有增透膜,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B.用照相机拍摄较小物体时,物体的边缘轮廓模糊,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C.戴\(3D\)眼镜看立体电影,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

              D.为了更有效地发射电磁波,应该采用波长较长的电磁波发射

              \((2)\)甲、乙两人站在地面上时身高都是\(L_{0}\),乙乘坐速度为\(0.8c(c\)为真空中光速\()\)的飞船相对于甲运动,此时站在地面上的甲观察到乙的身高\(L\)   \(L\)\({\,\!}_{0}\),若甲向乙挥手,动作时间为\(t\)\({\,\!}_{0}\),乙观察到甲动作时间为\(t\)\({\,\!}_{1}\),则\(t\)\({\,\!}_{1}\)   \(t\)\({\,\!}_{0}(\)选填“\( > \)”、“\(=\)”或“\( <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B.医生利用超声波探测病人血管中血液的流速应用了多普勒效应

              C.两列波发生干涉,振动加强区质点的位移总比振动减弱区质点的位移大

              D.除了从光源直接发出的光以外,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偏振光

              \((4)\)如图所示,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P\)的振动图象\(.\)则该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为        \(m/s\);在\(t\)\(=0.25s\)时质点\(Q\)的加速度       \((\)填“大于”或“小于”\()\)质点\(P\)的加速度。

            • 10.

              \((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当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时,随着分子间距增加,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一定减小

              B. 单晶硅中原子排列成空间点阵结构,因此其他物质分子不能扩散到单晶硅中

              C. 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D. 密闭容器中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2)\)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汽缸内活塞左边密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与大气压\(p_{0}\)相同\(.\)如果把汽缸和活塞固定,使汽缸内气体升高一定的温度,空气吸收的热量为\(Q_{1};\)如果让活塞无摩擦滑动,也使汽缸内气体缓慢升高相同的温度,气体体积增加\(ΔV\),此过程中封闭气体对外做的功为____,其吸收的热量\(Q_{2}\)为____.

              \((3)\) 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汽缸竖直放置,用不漏气的轻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固定导热隔板上有一小孔,将\(A\)、\(B\)两部分气体连通\(.\)已知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初始时\(A\)、\(B\)两部分体积相同,温度为\(T_{0}\),大气压强为\(p_{0}\).

              \(①\)若缓慢加热气体,使\(A\)、\(B\)两部分体积之比达到\(2∶1\),求此时的温度\(T_{1}\).

              \(②\)保持气体温度\(T_{0}\)不变,在活塞上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推力,缓慢推动活塞,当\(A\)、\(B\)两部分体积之比为\(1∶2\)时,求气体的压强\(p\)和所加推力大小\(F\).

              \((I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 

              A. 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其势能变化的周期等于速度变化的周期

              B. 无线互联网\((Wi-Fi)\)利用红外线传输信息

              C. 在单缝衍射实验中,减小缝的宽度,中央条纹变宽变暗

              D. 沿杆方向相对杆运动的人观察到的杆长总小于与杆相对静止的人观察到的杆长

              \((2)\) 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刷新了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悬停在深海中某处的滑翔机发出声呐信号\((\)超声波\()\)的频率为\(f\),在该处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则声呐信号在该处海水中的波长为____\(;\)若停在海面上的监测船接收到的频率稍大于滑翔机发出声呐信号的频率,说明滑翔机正在____\((\)填“靠近”或“远离”\()\)该监测船\(.\) 

              \((3)\)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倒立着一个透明圆锥,底面是半径\(r=0.24 m\) 的圆,圆锥轴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竖直截面是等腰三角形,底角\(θ=30^{\circ}.\)有一束光线从距轴线\(a=0.15 m\)处垂直于圆锥底面入射,透过圆锥后在水平桌面上形成一个小光点\(.\)已知透明圆锥介质的折射率\(n=\sqrt{3}\),真空中光速\(c=3.0×10^{8} m/s.\)求:

              \(①\)光在圆锥中传播的时间\(t\).

              \(②\)桌面上光点到圆锥顶点\(O\)间的距离\(l\).

              \((II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汽车安全气囊是通过减小撞击过程中动量变化量来减轻对乘员的伤害程度的

              B. 由\(α\)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可以估测核半径、确定核电荷量

              C. 电子束穿过铝箔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粒子性

              D. 原子核的能量是不连续的,能级越高越稳定

              \((2) 1946\)年,我国物理学家何泽慧发现铀核的四裂变,铀\(235\)核俘获中子后裂变成三个质量较大的核和一个质量较轻的核,径迹如图所示\(.\)在铀核裂变过程中,产生新核的核子平均质量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铀核的核子平均质量\(;\)若释放的核能为\(ΔE\),则此反应中发生质量亏损\(Δm\)为____\(.(\)真空中的光速为\(c)\) 

              \((3)\) 冰雪游乐场上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质量为\(m\)的冰车\(A\)上一起运动,迎面而来一个质量也为\(m\)的冰车\(B\),为了防止相撞,该人跳上冰车\(B\),冰车\(A\)速度立即变为零,人和冰车\(B\)一起以速度\(v\)沿\(A\)原来的方向运动\(.\)不计冰面与冰车间的摩擦,则:

              \(①\)相撞前该人和两冰车的总动量大小\(p\)是多少\(?\)

              \(②\)若要使两冰车恰好不相撞,求该人跳到冰车\(B\)上后冰车\(A\)的速度大小\(v_{A}\).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