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用下列器材测量电容器的电容:
              一块多用电表,一台直流稳压电源,一个待测电容器(额定电压16V),定值电阻R1(阻值未知),定值电阻R2=150Ω,电流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单刀双掷开关S,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次数实验步骤
              第1次①用多用电表的“×10”挡测量电阻R1,指针偏转如图甲所示.
              ②将电阻R1等器材按照图乙正确连接电路,将开关S与1端连接,电源向电容器充电.
              ③将开关S掷向2端,测得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如图丙中的实线a所示.
              第2次④用电阻R2替换R1,重复上述实验步骤②③,测得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如图丁中的某条虚线所示.
              说明:两次实验中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压恒定且相同.

              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电阻R1的测量值为    Ω.
              (2)第1次实验中,电阻R1两端的最大电压U=    V.利用计算机软件测得i-t曲线和两坐标轴所围的面积为42.3mA•S,已知电容器放电时其内阻可以忽略不计,则电容器的电容为C=    
              (3)第2次实验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应该是图丁中的虚线    (选填“b”、“c”或“d”),判断依据是    
            • 2. 高电阻放电法测电容的实验,是通过对高阻值电阻放电的方法测出电容器充电电压为U时所带的电荷量Q,从而再求出待测电容器的电容C,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下:
              (1)按图1所示电路连接好实验电路.
              (2)接通开关S,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小量程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接近满刻度,记下这时电流表的示数I0=500μA、电压表的示数U0=6.0V,I0和U0分别是电容器放电的初始电流和初始电压,此时电阻箱R的阻值为8.5kΩ,则电流表的内阻为    kΩ.
              (3)断开开关S,同时开始计时,每隔5s或10s读一次电流I的值,将测得数据填入预先设计的表格中,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标出以时间t为横坐标、电流I为纵坐标纸的坐标上的点,如图2中用“×”表示的点.
              (4)请在图中描绘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并根据图线估算出该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0时所带的电荷量Q0约为    C;(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根据公式    来计算电容器的电容.(只要求写出表达式,不要求计算结果)
            • 3. (2015秋•攀枝花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把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固定在绝缘支架上,极板B可上下左右移动.两极板分别与静电计的金属球和金属外壳相连,静电计外壳接地(此时静电计指针的偏转程度显示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实验中给电容器充电后,静电计指针偏转一定角度,若保持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不变,改变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的距离或正对面积都可以使静电计指针偏角发生改变.某次变化过程中发现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大了,则可能是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的距离    或正对面积    .(填“变大”、“变小”)
            • 4.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为了定性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装置图.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的平行板电容器的A板与静电计相连,B板和静电计金属壳都接地,A板通过绝缘柄固定在铁架台上,人手通过绝缘柄控制B板的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在该实验中,静电计的作用是    
              A.测定该电容器的电荷量        B.测定该电容器两极的电势差
              C.测定该电容器的电容          D.测定A、B两板之间的电场强度
              (3)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甲图中的手水平向左移动时,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
              B.乙图中的手竖直向上移动时,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
              C.丙图中的手不动,而向两板间插入陶瓷片时,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
              D.丙图中的手不动,而向两板间插入金属板时,静电计指针的张角不变.
            • 5. (2015•成都模拟)如图为“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装置图,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与一静电计相连接,极板B接地,若极板B竖直向上移动少许,则电容器的电容    ,静电计指针偏角    ,电容器的电荷量    (填“增大”、“减小”或“几乎不变”)
            • 6. (2014秋•涪城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其中电容器左侧极板和静电计外壳接地,电容器右侧极板与静电计金属球相连.
              (1)用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接触右侧极板,使电容器带电.
              ①上移其中一极板,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偏转角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将极板间距离减小时,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偏转角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两板间插入电介质时,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偏转角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下列关于实验中使用静电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使用静电计的目的是观察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的变化情况
              B.使用静电计的目的是测量电容器电量的变化情况
              C.静电计可以用电压表替代
              D.静电计可以用电流表替代.
            • 7. (2014秋•潍坊期中)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在如图实验装置中,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的A极板与灵敏的静电计相接,B极板接地.若极板B稍向上移动一点,则:
              (1)将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偏角     (填“变大”或“变小”);
              (2)此实验说明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随    而减小.
            • 8. 在“用传感器观察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实验中,电路图如图甲.一位同学使用的电源电动势为8.0V,测得放电的I-t图象如图乙所示.

              (1)若按“四舍五入”法,根据“I-t 图线与两坐标轴包围面积”,试计算电容器全部放电过程的放电量为    
              (2)根据以上数据估算电容器的电容值为    
            • 9. (2013秋•福州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与平行板电容器A相连的器材叫做    ,它是用来检测    的大小的.给平行板电容器A充电后与电源断开,B中指针偏转一定角度.如果在A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则B中指针的偏转角度将    (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 10. 小彭同学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
              q
              U
              测量某一电容器的电容,他利用电流传感器测量电容器上充电的电荷量,实验原理如图甲所示,其中电源电动势E=15V,内阻r=2.0Ω,R=200Ω,开始时电容器C不带电.电流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其作用可以观察和描绘电容器充电时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线.接通开关S,电源对电容器充电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该电容器充电完成时两端的电压为    V,用    的方法可以知道电容器充电完成时所带的电荷量.该电容器的电容C=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