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把一片很薄的均匀塑料薄膜放在盐水中,把盐水密度调为\(1.2×10^{3}kg/m^{3}\)时薄膜能在盐水中悬浮\(.\)用天平测出尺寸为\(10cm×20cm\)的这种薄膜的质量是\(36g\),请计算这种薄膜的厚度.

            • 2.

              \((1)\)以下有关热学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在两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一定减小

              B.用\(N\)\({\,\!}_{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M\)表示铜的摩尔质量,\(ρ\)表示实心铜块的密度,那么铜块中一个铜原子所占空间的体积可表示为\( \dfrac{M}{ρN_{A}}\)

              C.雨天打伞时,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D.晶体一定具有规则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

              E.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吸热

              \((2)\)如图所示,气缸放置在水平平台上,活塞质量为\(10 kg\),横截面积\(50 cm\)\({\,\!}^{2}\),厚度不计。当温度为\(27 ℃\)时,活塞封闭的气柱长\(10 cm\)。若将气缸倒过来放置时,活塞下方的空气能通过平台上的缺口与大气相通。\(g\)取\(10 m/s\)\({\,\!}^{2}\),不计活塞与气缸之间的摩擦,大气压强保持不变。

              \(①\)将气缸倒过来放置,若温度上升到\(127 ℃\),此时气柱的长度为\(20 cm\),求大气压强;

              \(②\)分析说明上述过程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

            • 3. \((1)\)利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实验体现了构建分子模型的物理思想,也体现了通过对宏观量的测量来实现对微观量的间接测量方法\(.\)某同学在本实验中测得体积为\(V\)的油滴,落在平静的水面上,扩展成面积为\(S\)的单分子油膜,则该分子的直径为 ______ .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_{A}\),油的摩尔质量为\(M\),则一个油分子的质量为 ______ .
              \((2)\)如图所示为探究“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装置示意图.
              \(①\)因为下落高度相同的平抛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的飞行时间相同,所以我们在“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可以用 ______ 作为时间单位.
              \(②\)入射小球\(a\)与被碰小球\(b\)的直径相同,它们的质量比较,应是\(m_{a}\) ______ \(m_{b}.(\)选填“\( > \)”,“\( < \)”或“\(=\)”\()\)
              \(③\)为了保证小球作平抛运动,必须调整斜槽使其 ______ ,检验方法是 ______ .
              \(④\)如图,其中\(M\)、\(P\)、\(N\)分别是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对应的平均落地点,则实验要验证的关系是 ______ \(.\)   
              A.\(m_{a}ON=m_{a}OP+m_{b}OM\)
              B.\(m_{a}OP=m_{a}ON+m_{b}OM\)
              C.\(m_{a}OP=m_{a}OM+m_{b}ON\)
              D.\(m_{a}OM=m_{a}OP+m_{b}ON\)
              \(⑤\)小球与斜槽之间存在摩擦,对本实验探究结果有无影响:答 ______ \((\)选填“有”或“无”\()\)
            • 4.
              在粗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具体操作如下:
              \(①\)取油酸\(1.00mL\)注入\(250mL\)的容量瓶内,然后向瓶中加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250mL\)的刻度为止,摇动瓶使油酸在酒精中充分溶解,形成油酸酒精溶液.
              \(②\)用滴管吸取制得的溶液逐滴滴入量筒,记录滴入的滴数直到量筒达到\(1.00mL\)为止,恰好共滴了\(100\)滴.
              \(③\)在水盘内注入蒸馏水,静置后用滴管吸取油酸酒精溶液,轻轻地向水面滴一滴溶液,酒精挥发后,油酸在水面上尽可能地散开,形成一油膜.
              \(④\)测得此油膜面积为\(3.60×10^{2}cm^{2}\).
              \((1)\)这种粗测方法是将每个分子视为 ______ ,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则形成的油膜面积可视为 ______ ,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分子的 ______ .
              \((2)\)利用数据可求得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______ \(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5.

              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室内水蒸气接触蒸发器\((\)铜管\()\)液化成水,经排水管排走,空气中水分越来越少,人会感觉干燥\(.\)某空调工作一段时间后,排出液化水的体积\(V\)\(=1.0×10^{3} cm^{3}.\)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 kg/m^{3}\)、摩尔质量\(M\)\(=1.8×10^{-2}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_{A}=6.0×10^{23} mol^{-1}.\)试求:\((\)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该液化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总数\(N\)

              \((2)\)一个水分子的直径\(d\)

            • 6. (1)某同学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实验中,计算结果明显偏大,可能是由于 ______
              A.油酸未完全散开   
              B.油酸中含有大量的酒精
              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D.求每滴体积时,lmL的溶液的滴数误多记了10滴
              (2)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时,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溶液中有纯油酸1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200滴,把一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表面撒有痱子粉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测得油酸膜的近似轮廓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cm,则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 ______ mL,油酸膜的面积是 ______ cm2.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 ______ m.
            • 7.

              利用油膜法可以粗略测出阿伏伽德罗常数。把密度\(ρ=0.8×10^{3}kg/m^{3}\)的某种油,用滴管滴出一滴油在水面上形成油膜,已知这滴油的体积为\(V = 0.3×10^{-3}cm^{3}\)。 形成油膜的面积为\(S = 0.5m^{2}\),油的摩尔质量\(M = 0.06kg/mol\)。把油膜看成单分子层,每个分子看成球形,那么:

              \((1)\)油分子的直径是多少\(?\)

              \((2)\)由以上数据可粗略测出阿伏伽德罗常数\(N_{A}\)是多少\(?\) 先列出文字计算式, 再代入数据计算。\((\)要求两位有效数字\()\)

            • 8.
              某种油酸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油酸分子直径为\(d\),将该油酸稀释为体积浓度为\( \dfrac {1}{n}\)的油酸酒精溶液,用滴管取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形成油膜,已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V.\)若把油膜看成是单分子层,每个油分子看成球形,则油分子的体积为\( \dfrac {πd^{3}}{6}\),求:
              \(①\)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在水面上形成的面积;
              \(②\)阿伏加德罗常数\(N_{A}\)的表达式.
            • 9.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个用“油膜法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他配制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10^{3}\) \(mL\)溶液中有纯油酸\(1mL\),用注射器量得\(1mL\)上述油酸酒精溶液中有液滴\(50\)滴,将其中的\(1\)滴滴入水面撒有痱子粉的浅盘里,待稳定后,形成了清晰的油膜轮廓\(.\)他然后将一有机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在玻璃板上描下了油膜的形状\(.\)但他没有坐标纸,就先用游标卡尺测量了该玻璃板的厚度如甲图所示,然后用剪刀剪出了面积量等于油膜形状的有机玻璃板,如乙图所示,并用天平称出了其质量为\(0.3kg\),已知该有机玻璃板的密度为\(ρ=3×10^{3}\) \(kg/m^{3}\),请根据以上数据估测:

              \((1)\)油酸膜的实际面积;
              \((2)\)油酸分子的直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