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虚线左侧无磁场,右侧有磁感应强度B=0.25T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质量mc=0.001kg、带电量qc=-2×10-3C的小球C静置于其中;虚线左侧有质量mA=0.004kg,不带电的绝缘小球A以速度v0=20m/s进入磁场中与C球发生正碰,碰后C球对水平面压力刚好为零,碰撞时电荷不发生转移,g取10m/s2,取向右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碰后A球速度为15 m/s
              B.C对A的冲量为0.02 N•s
              C.A对C做的功为0.2 J
              D.AC间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 2. 如图,真空中xOy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ABC三点构成等边三角形,边长L=2.0m。若将电荷量均为q=+2.0×10-6C的两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B点,已知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
              (1)求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
              (2)求C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3)已知O、C两点的电势差,若将一个不计重力、质量m=2.0×10-15kg、电荷量q=-2.0×10-10C的检验电荷由C点静止释放,求它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最大值。
            • 3. 如图所示为研究电子枪中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简化模型示意图。已知电子的质量是m,电量为e,在Oxy平面的ABCD区域内,存在两个场强大小均为E的匀强电场I和Ⅱ,两电场的边界均是边长为L的正方形(不计电子所受重力)。

              (1)在该区域AB边的中点处由静止释放电子,求电子在ABCD区域内运动经历的时间和电子离开ABCD区域的位置坐标(x,y);
              (2)在电场I区域内适当位置由静止释放电子,电子恰能从ABCD区域左下角D处离开,求所有释放点的位置坐标x、y间满足什么关系?。
              (3)若将左侧电场II整体水平向右移动(n≥1),仍使电子从ABCD区域左下角D处离开(D不随电场移动),求在电场I区域内由静止释放电子的所有位置x,y满足的关系?。
            • 4. 如图所示,半径R=0.4m的固定光滑半圆轨道与粗糙的水平面相切于A点,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由C点运动到A点,物体从A点进入半圆轨道的同时撤去恒力F,物体沿半圆轨道通过最高点B后做平抛运动,正好落在C点,已知A、C两点间的距离为x=2m,F=15N,g取10m/s2,试求:
              (1)物体在B点时的速度大小以及此时物体对半圆轨道压力大小;
              (2)物体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改用另一水平恒力F1作用,仍在A点撤去外力,物体恰能沿半圆轨道到达B点,求F1的大小。
            • 5. 如图所示,AB、BC为倾角不同的斜面,斜面BC与水平面夹角为30°.CD段水平,B、C处均以平滑小圆弧连接。一物块从距水平面高度为h的A点由静止沿斜面滑下,物块在BC段做匀速运动,最终停在水平面上D点。物块与斜面、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求:
              (1)物块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A点到D点的水平距离。
            • 6. 据报道,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首先探测到宇宙射线能谱在1.4×1012eV处的异常波动。1eV表示一个电子经过1V电压加速后增加的动能,则1.4×1012eV约为(  )
              A.1.4×1012J
              B.2.2×10-7J
              C.1.6×10-19J
              D.8.8×1030J
            • 7.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在水平恒力F推动下,从山坡(粗糙)底部A处由静止起运动至高为h的坡顶B,获得速度为v,A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s,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mgh
              B.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是mv2
              C.推力对小车做的功是mv2+mgh
              D.阻力对小车做的功是mv2+mgh-Fs
            • 8. 如图所示,EF为水平地面,O点左侧是粗糙的、右侧是光滑的.一轻质弹簧右端与墙壁固定,左端与静止在O点质量为m的小物块A连结,弹簧处于原长状态.质量为m的物块B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下由C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已知物块B与地面EO段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物块B运动到O点与物块A相碰并一起向右运动(设碰撞时间极短),A、B虽接触而不粘连,当运动到D点时撤去外力F.已知CO 长度为4S,OD 长度为S,整个过程中弹簧都在其弹性限度内.求撤去外力后:

              (1)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2)物块B最终离O点的距离.
            • 9. 如图,与水平面夹角θ=37°的斜面和半径R=0.4m的光滑圆轨道相切于B点,且固定于竖直平面内。滑块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经B点后沿圆轨道运动,通过最高点C时轨道对滑块的弹力为零。已知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5.(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滑块在C点的速度大小vC
              (2)滑块在B点的速度大小vB
              (3)A、B两点间的高度差h。
            • 10. 如图所示,质量M=10kg、上表面光滑的足够长的木板的在F=5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5m/s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现有足够多的小铁块,它们的质量均为m=1kg,将一铁块无初速地放在木板的最右端,当木板运动了L=1m时,又无初速地在木板的最右端放上第2块铁块,只要木板运动了L=1m就在木板的最右端无初速放一铁块.试问.(取g=10m/s2
              (1)第2块铁块放上时,木板的速度多大?
              (2)最终木板上放有多少块铁块?
              (3)从第1块铁块放上去之后,木板最大还能运动多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