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I\)、\(II\)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_{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I\)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II\)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B.\(I\)、\(II\)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
              C.\(I\)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II\)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
              D.\(I\)、\(II\)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dfrac {v_{1}+v_{2}}{2}\)
            • 2. 某兴趣小组对一辆自制小遥控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的直轨道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处理转化为v-t图象,如图所示(除2s-10s时间段内的图象为曲线外,其余时间段图象均为直线).已知小车运动的过程中,2s-14s时间段内小车的功率保持不变,在14s末停止遥控而让小车自由滑行.小车的质量为1kg,可认为在整个过程中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求:
              (1)小车运动中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为多少?
              (2)小车匀速行驶阶段的功率为多少?
              (3)小车加速运动过程中牵引力做功为多少?
            • 3. (2016•张家口模拟)一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质点沿X方向可能做匀速运动
              B.质点沿Y方向可能做变速运动
              C.若质点沿Y方向始终匀速运动,则X方向可能先加速后减速
              D.若质点沿Y方向始终匀速运动,则X方向可能先减速后加速
            • 4. 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受到水平力F后开始运动,力F作用4s后撤去,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g=10m/s2,求:
              (1)物体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
              (2)物体与水平间的动摩擦因数.
            • 5. 如图为两个质点A、B同时同地开始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  )
              A.在t1时刻两质点相距最远
              B.在t2时刻两个质点相遇
              C.在0-t1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加速度大
              D.两物体出发后可以相遇两次
            • 6.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A.
              B.
              C.
              D.
            • 7. 两个物体在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经过一段时间分别与水平地面发生碰撞(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后反弹,速度大小不变.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8. 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2s,它们运动的v-t图象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  )
              A.t=2 s时,两球高度相差一定为40 m
              B.t=4 s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
              C.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
              D.甲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相等
            • 9.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某时刻开始计时的v-t图象如图.求:
              (1)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加速度;
              (2)开始计时后向正方向运动的最大位移xm
              (3)位移为1m所对应的时刻.
            • 10. 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粗糙斜面上滑,后又返回到出发点.若规定沿斜面向下为速度的正方向,下列各图象中能够正确反映该木块运动过程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