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开普勒\(1609\)年一\(1619\)年发表了著名的开普勒行星运行三定律,其中第三定律的内容是: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万有引力定律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它于\(1687\)年发表在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
              \((1)\)请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等推导万有引力定律\((\)设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
              \((2)\)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可以通过“月\(-\)地检验”来证明:
              如果重力与星体间的引力是同种性质的力,都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关系,那么,由于月心到地心的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倍;月球绕地球做近似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就应该是重力加速度的\( \dfrac {1}{3600}\)。
              试根据上述思路并通过计算证明:重力和星体间的引力是同一性质的力\((\)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6}m\),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8\)天,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2})\)。
            • 2. \((\)多选\()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km\)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速度大小可能会增加
              C.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
              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 3.

              已知地球半径为\(R\) , 引力常量为\(G\) ,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 , 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 , 求地球的平均密度。

            • 4. \(17.(10\)分\()2014\)年\(10\)月\(8\)日,月全食带来的“红月亮”亮相天空,引起人们对月球的关注。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在环月圆轨道绕行\(n\)圈所用时间为\(t\),如图所示。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为\(g_{月}\),引力常量为\(G.\)试求:

              \((1)\)月球的质量\(M\);

              \((2)\)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_{1}\);

              \((3)\)“嫦娥三号”卫星离月球表面高度\(h\).

               

               

            • 5. 荷兰“\(MardOne\)”研究所推出了\(2023\)年让志愿者登陆火星、建立人类聚居地的计划,\(2013\)年该机构将通过电视真人秀的方式招募首批\(4\)名志愿者,并与\(2024\)年前往火星,登陆火星需经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已知引力常数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在轨道上运动时,运行的周期\(T_{Ⅲ} > T_{Ⅱ} > T_{Ⅰ}\)
              B.飞船在轨道Ⅰ上\(P\)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Ⅱ上\(P\)点的加速度
              C.飞船在\(P\)点从轨道Ⅱ变轨到轨道Ⅰ,需要在\(P\)点朝速度方向喷气
              D.若轨道Ⅰ贴近火星表面,已知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的角速度,可以推知火星的密度
            • 6.
              第一次在实验室测得引力常量\(G\)的是\((\)  \()\)
              A.第谷
              B.开普勒
              C.牛顿
              D.卡文迪许
            • 7.

              如图所示为“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上着陆最后阶段的示意图,首先在发动机作用下,探测器受到推力在距月面高度为\(h_{1}\)处悬停\((\)速度为\(0\),\(h_{1}\)远小于月球半径\()\);接着推力改变,探测器开始竖直下降,到达距月面高度为\(h_{2}\)处的速度为\(v\),此后发动机关闭,探测器仅受重力下落至月面,已知探测器总质量为\(m(\)不包括燃料\()\),地球和月球的半径比为\(k_{1}\),质量比为\(k_{2}\),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及探测器刚接触月面时的速度大小;

              \((2)\)从开始竖直下降到刚接触月面时,探测器机械能的变化。

            • 8. 地球公转轨道的半径在天文学上常用来作为长度单位,叫做天文单位,用来量度太阳系内天体与太阳的距离\(.\)已知木星公转的轨道半径约\(5.0\)天文单位,请估算木星公转的周期约为多少地球年(    )
              A.\(3\)年       
              B.\(5\)年       
              C.\(11\)年      
              D.\(25\)年
            • 9.

              如图所示,美国的“卡西尼”号探测器经过长达\(7\)年的“艰苦”旅行,进人绕土星飞行的轨道\(.\)若“卡西尼”号探测器在半径为\(R\)的土星上空离土星表面高\(h\)的圆形轨道上绕土星飞行,环绕\(n\)周飞行时间为\(t\),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关于土星质量\(M\)和平均密度\(ρ\)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M=\dfrac{4{{\pi }^{2}}{{n}^{2}}{{(R+h)}^{3}}}{G{{t}^{2}}}\)
              B.\(M=\dfrac{4{{\pi }^{2}}{{(R+h)}^{3}}}{G{{t}^{2}}}\)
              C.\(\rho =\dfrac{3\pi {{t}^{2}}{{(R+h)}^{3}}}{G{{n}^{2}}{{R}^{2}}}\)
              D.\(\rho =\dfrac{3\pi {{n}^{2}}{{(R+h)}^{3}}}{G{{t}^{2}}{{R}^{3}}}\)
            • 1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规律可适用于任何两物体之间的引力

              B.一定强度的入射光照射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

              C.根据玻尔理论可得,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

              D.伽利略通过他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0/40

            进入组卷